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有效情境的創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情境教學理論是具有實踐意義的,它不只是一種行為,而是真正能夠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到知識與技能,并加以運用?;谇榫辰虒W理論,本文對高中美術鑒賞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做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中美術 教學情境 教材 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3-0125-01
  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是高中階段培養學生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美術鑒賞教學同樣也需要教師精心的設計,進而尋找到真正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以求達到高效,以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為最終歸宿的美術鑒賞教學。
  1.教學內容的取舍
  教材是教師設計教學的主要參考依據,但美術教學不應確定教材的唯一性,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二次開發。如在高中美術鑒賞課程中,很多課程內容都安排了中西方美術文化的對比,且信息量較為豐富,而教師應考慮到教學時間的問題,既要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目標,也不會使鑒賞流于形式,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例如,在《現代主義繪畫》一課中,教師可以從中西方的繪畫史入手,讓學生在經歷繪畫演變和發展歷程的過程中,感受不同時期的美術作品所體現的時代特征。而這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了解不同時代的不同繪畫風格,感受藝術流派的存在意義。
  在確定教學目標后,教師可以將教學過程分為兩個課時,也就是將中西方分開講解,在講解西方繪畫發展史時,以主題的形式來講解,如選取表現主義到抽象主義的演變歷程來概括西方繪畫發展史的演變歷程,其原因是因為學生接觸較多的就是寫實類的繪畫,更能夠節省教學時間。在講解抽象主義時可以選擇康定斯基為代表人物,以他來代表、概括整個西方美術繪畫史的發展,是在不斷地嘗試和演變中進行的。
  2.分析內容后創設適當的教學情境
  分析內容除了要對教學內容做出取舍之外,還要分析實際學情,預設學生的學習反映。首先,學情分析是確定教學目標的基礎,也是分析教學內容的根據,教師要清楚教材中的每一課都不是獨立存在的,教材是一個整體,每一課的內容都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使學生在固定的一個學段中的學習具有一定的連續性和邏輯性,避免重復學習的同時,提高教學效率。其次,預設學生的學習反映,這需要教師對學生有較為充分的認識,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才能夠全面且有效地預測學生的反映,從而計劃和安排課程教學節奏。完成這兩點之后,教師就需要開始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情境來輔助教學,加入一節課的教學主題是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那么教師從課程導入階段就應該致力于創設一種自由、開放的教學氛圍,如提出問題的答案都是不固定的,多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等等。例如,在《吶喊》的鑒賞中,考慮到抽象主義本身的特點就是要敢于想象,放開一切顧忌,所以教師也應如此引導學生去感受這些抽象美術作品中的直接情感,不要用世俗標準來評判和分析作品的藝術性。可見,對于一個比較感性的教學主題來講,情境預設決定著教學的成敗。再如,在《青銅器》一課中,教師在組織課堂討論活動時,也應營造出一個開放、自由地表達情境,可以將學生置身于博物館的真實情境中,使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熱情得以激發,對于每個環節都能夠躍躍欲試,致使最終討論得出的結果也一定是具有新意且符合實際的。
  3.合理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不代表表面的熱鬧和活躍,而是要讓學生能夠進入到教學內容中,在引發共鳴的情況下展開深入探究和學習。教學情境的創設,起初會通過刺激感官的方式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某處情感上的共鳴,而后在情境中更能夠對學習內容有所體會和理解?,F階段,教學輔助工具不再只是簡單的投影、圖片、音樂等,更多是通過網絡、色彩等一些多元化的應用程序進行搭配使用,教師在豐富的教學工具選擇上也應時刻銘記,選取的輔助工具要切合課程主題,不能喧賓奪主,否則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此外,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也不應忘記教室的作用。例如,在《青銅器》一課中,教師可以在教室中擺放一些青銅器的圖騰飾品和一些其它仿制的紀念品,在課前引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的注意力始終能夠集中在課堂教學中。
  4.教師角色的轉變
  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如果教師所教授的知識被學生奉為鐵律和定律,從不去思考和推敲這些已有的觀念,教育的功能就只存在了繼承,失去了發展。因此教師要將自己的身份變得與學生平等,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也要讓學生思考自己說的是否正確,有了平等的觀念,學生才會有勇氣去質疑和思考,進而在思考中不斷進步,甚至會幫助教師發現自己固有思維模式中的錯誤,從而為教師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積累寶貴經驗。
  實現師生關系平等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在設置問題情境時,教師不應采用質問的形式,可以試著用對話的形式來與學生溝通,使學生感覺到教師仿佛是在找尋話題,這種對話式的教學氛圍不僅輕松,而且能夠有效地使學生放松,從而進行深入地觀察、思考,使思維得到啟發。
  綜上所述,有效的教學情境需要建立在教師對學生和教學內容的充分了解基礎之上,在此基礎上制定教學目標,選取恰當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從而促使有效教學情境的生成,引發學生的共鳴,感知美術作品的內涵和情感。
  參考文獻
  [1]李巧蘭.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有效情境創設探究[J].學周刊,2019(12):145
  [2]黃建棟.情景教學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民族博覽,2018(06):39-4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67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