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小提琴曲《前奏與快板》的演奏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克萊斯勒的《前奏與快板》,是一首藝術性和技術性都非常有價值的作品。這首作品同時具有古典與浪漫的雙重色彩,悲壯的前奏與活潑的快板活勾勒出巴洛克音樂的精髓。通過對這首作品的深入分析,領會到演奏這類音樂小品時,應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在擁有牢固演奏技巧的同時應該讓作品具有流動性,并且把握好每個音的位置感,讓自己能夠更好的在作品中行走。
關鍵詞:小提琴;演奏技巧;克萊斯勒
對我來說,《前奏與快板》就像是一個用音搭建起來的建筑。從這首作品的音樂背景來看,我們可以了解到作曲家克萊斯勒無形之中從他的出生到他的工作再到他的創作,他受到周圍的環境影響是巨大的。因為古代演奏家們常在音樂廳和教堂演奏,在音樂廳里演奏會產生很大的回音,特別是在教堂演奏的時候。當聲音有混響的時候能給你帶來一種非常感人的很崇高的感覺,所以克萊斯勒的創作無形之中也受到影響,包括這首《前奏與快板》,演奏起來能帶給大家一種龐大的音響效果。
一、前奏部分演奏分析
從演奏上看,前奏部分用了較多的四分音符重音織體,實際上把一個由三級音和七級音構成的和弦拆開。當我們在演奏的時候腦子里要具備兩個觀念,既要構建這些旋律,又要在旋律里面行走。因為演奏這首作品就像我們在用音搭建一個非常大的建筑,這個建筑的內部它必須有一個非常大空間,所以演奏時每一個音和每一個音之間的氣勢應該是非常龐大的,在這樣一個非常寬廣的音的建筑里面,你就能更自由的去穿行。在練習前奏部分時,首先我們要先解決好左手的音準等技術方面的問題,然后開始安排右手,在拉前奏部分的重音時,右手力氣應該始終貫穿,不應該斷掉同時還應該帶出頓音的感覺,并且應拉出音高低的位置感,這樣音色才具有立體感,音色也能拉得十分飽滿。我們在不斷地發出優美的聲音的同時,這個聲音本身會營造出一種回音。并且我們在演奏的時候,盡可能要把句子拉得遠一點、長一點,這樣才能營造出作品想要傳達的效果。
行板部分就像是經過一個曲折的臺階,在演奏行板時要帶著一個主觀情緒,比如你想要走上這個臺階,那你就要帶著期待往上走,要注重自己的感受,讓你帶著自己的感受在你的建筑上行走,行板的開始是一個上升音階,所以演奏時應該歌唱性的往上走,在行走的同時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里面。演奏行板時音高的位置感非常重要,要把高音的制高點拉出來。行板后半段應該演奏得越來越亢奮和明確,最后回到段落的最低點,預示著一個事件的結束。行板后開始回憶前面的段落,像鐘聲,右手演奏時依然帶著力量連中帶段地演奏,在前奏快結束的時候,作曲家通過一個漸強的音又回到現實,所以我們應該把前奏的收尾拉得長一點。
二、快板部分演奏分析
快板部分一開始的12個小結完完全全是從前奏里面延伸過來,由于速度的提高,像是在臺階上舞蹈,演奏要帶著速度感,用比較歡快的情緒去演奏,要感覺自己在很多臺階上自由的游走,像踩著小碎步在臺階上非常自如的跳動。
接下來用一個和弦開啟快板第二段的演奏,演奏時右手要把力氣放上去,開弓的時候不要快。這部分時在低音結構模式不變的情況下,有一個高音在變化,所以我們要把音的強弱對比關系拉出來。這首曲子帶有一點宗教意味,音的編排和音的不斷輪回造成一種光芒的絢爛的效果,要盡量從音樂的角度去創造去發揮出這個效果。技術上右手多留弓,要有前瞻性,要非常冷靜的去安排自己的力量,不能讓自己的力量停下。右手的弓子和手要跟著力氣走,把音勾勒出來,帶著一種循環的力量在演奏。緊接著是一段快速的把很多音連接在一起的音樂,呈現出五彩斑斕的色彩一般的音色,所有的音會和其他的音有一點混合,能給大家帶來一種陽光灑在眼睛里的時候產生一點眩暈的感覺,并且我們能體會到自己和周圍的東西融為一體。接下去的演奏像是在一個反差極大的位置上面舞蹈,它必須在跨度非常大的位置上跳得非常輕松。里面包含的裝飾音像在愉快的笑,要表達得非常天真幸福,然后低音區開始慢慢地又有莊嚴的旋律涌出來,就像是命運的聲響亦或像聲音的混響,是一個不斷重復的旋律,它像一個洶涌的海浪。它的重復包含一種強大的氣勢,要把這種莊嚴的氣勢演奏出來。
三、結尾部分演奏分析
結尾部分的演奏是以一個三和弦開啟,里面做了非常多的對比手法,用一樣的低音,然后上面用不同音高的和弦構成,然后經過兩個高聳的和弦,最后把我們帶到一個非常高的旋律,就像在一個非常大的山坡上面非常自信的跑動,然后很豪邁的往山頂沖擊一樣,非常的激動人心。就像是自己給予自己動力,讓自己勇于前進。從音樂角度來看,如果和弦要發出特別好的聲音,我們在演奏是要把右手的力氣放上去并去拖動他,而不是強烈的把弓子往下砸。這段音樂是以大段的和弦來結束的,演奏這些和弦時可以做一些聯想,想象是一些管樂、一些號角同時發出的聲音,或者是人同時唱出來的聲音。經過一大段非常輝煌的華彩類的旋律,把所有力量都積蓄到這,奏響了一個命運主題性的旋律,它用低音是為了表達這是一個底氣很足的上行。就像是一個人快速的登上一個臺階,把結尾的一個音唱完,就像你終于完成了一個工作。
四、結語
這首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它沒有肆無忌憚的張揚,短短的五六分鐘,像是經歷了好多不同的情緒,直至結束。發泄與悲憤,憂郁與哀傷,十分干凈于干脆。在演奏這首作品時,我們要想象自己穿行在一個建筑里面自如地行走。當我們在樂曲中行走,就能感覺到音樂被流動起來了,這是一個很奇妙的情況。因為旋律本身具有流動性,所以我們身處旋律里面的時候我們會更自然、更簡單更容易的去做到旋律的流動性。這首作品既需要高超的技巧去演奏,同時也要結合豐富的情感,是一首不朽之作。
[參考文獻]
[1] 劉薇.克萊斯勒小提琴作品的旋律特點及演奏技巧[J].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6,02.
[2] 陳曉偉.“琴壇巨匠”克萊斯勒的演奏與作品風格賞析[J].音樂創作,2008,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2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