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教學資源,提高中學語文教學效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悄然改變著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語文教師作為最新知識、最新技術的傳播者,在新常態下,如何立足課堂積極整合及利用各種有效資源,從而優化課堂教學,使語文課堂更好地適應新常態下語文教學,讓課堂成為豐富多彩的教學園地,真正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有效構建自身知識體系,不斷提高綜合素質,是每個教學工作者應該關注和反思的焦點。本文主要從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資源有效整合與利用前提、關鍵環節及反思三方面展開論述。
關鍵詞:中學語文 教學資源 整合與利用 反思
一、整合教學資源,優化課題教學的意義
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悄然改變著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語文教師作為最新知識、最新技術的傳播者,在新常態下,如何立足課堂積極整合及利用各種有效資源,從而優化課堂教學,使語文課堂更好地適應新常態下語文教學,讓課堂成為豐富多彩的教學園地,真正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有效構建自身知識體系,不斷提高綜合素質,是每個教學工作者應該關注和反思的焦點。但是,多媒體教學作為整合與利用資源的手段,有諸多利益,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作為教學工作者,該以怎樣的心態對待,在教學使用過程中揚其所長,避其所短,讓其造福于教學,造福于學生,也是每個教學工作中該注重的問題所在。[1]
二、革新觀念,構建知識信息體系是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資源有效整合與利用的前提
首先,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普及,教學目的已從原來的“知識本位”轉變為“以人為本”,教學關注焦點也從“知識傳授”改變為“人的發展”.在新常態下,“以人為本”“人的發展”是當代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教學工作者在進行資源整合與利用時要關注和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需求,避免應付式教學;其次,擯棄傳統的“填鴨式”教育,積極探索和實施“自主、探索、研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以培養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構建自身知識信息體系,而不是一味地等待別人所謂知識或經驗的傳遞,從而與新常態下新課標的要求,即服務學生的終生發展。[2]
三、巧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興趣,營造課堂氛圍,突破教學重難點是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資源有效整合與利用的關鍵環節
要體現發現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資源整合與利用,首先要學會巧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語文成功教學的第一步。而多媒體課件容納當代學生感興趣的圖文并茂、聲像俱備的教學特點,能引領學生跳出課本單純的文字描述,進入更加廣闊的視覺、聽覺、無盡想象三者同時存在的時空背景,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對對應知識學習的渴望和熱情。其次,要學會巧用多媒體課件,營造濃厚學習氛圍,突破重難點。當代中學生,多為在信息時代高速發展的環節下長大的零零后,語文教材中單純的文字閱讀,很容易讓他們滋生乏味無趣的感覺,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圖文并茂、聲像俱備的優點,并結合多種表現形式,根據教學內容設置相關氛圍,通過氛圍提高對學生感染力,并在此基礎上,巧用多媒體動畫功能,將課文中學生較難于理解的部分轉換為動態展示,變抽象為形象,化靜為動,擴大學生認知空間,縮短學生的認知過程,減少學生在學習中的想象困難,突破教學中重點與難點,提高教學效果。
四、對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資源有效整合與利用的總結反思
誠然,凡事因度有利,過度則災,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整合資源與利用亦然。上文所闡述將多媒體與語文教學整合有多種益處,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營造濃厚課堂教學氛圍,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好準備,并為學生理解新知識的重點難點提供幫助。但是,并不是說教師在教學中越多使用多媒體教學對學生吸收新知識越好,事實上在實際教學中,并不是這樣,過多則會導致一些負面作用。比如,學生對課件依賴性過大,不發揮自身想象,導致想象力缺失;教師對課件依賴過大,教學失去見解,過分追求課堂效率,信息量過大,學生難以汲取其精華等等。[3]
結語
總而言之,將多媒體與語文課堂進行資源整合與利用是順應時代潮流,根據學生需求對科學技術的應用。正像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一樣,可以有利于教學,幫助學生;也可以阻礙教學,影響學生。但是作為當代教育者,我們秉著一種辯證的態度看待這件事情,既不能對該科技在教學中的應用敬而遠之,閉而不用,消極對待;也不能將之奉為圭臬,過分依賴。而應保持著一種辯證的觀點,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和廣闊的胸襟接受新的教學方法的同時做到從實際出發,適量、適度將兩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不斷探索,不斷總結,從多方面進行努力,采取相應的對策,靈活高效地使用多媒體課件,揚長避短,服務于語文課堂,服務于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與吸收,促進教學質量實質性提高,從而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然而宥于個人知識水平的限制,在文章當中我并未能夠就相關問題進行全面詳盡的論述和闡釋,僅希望能夠起到一些拋磚引玉的作用。[4]
總而言之,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創新自身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摒棄傳統的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參考文獻
[1]王樹新.淺談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及其教學方法[J].赤子(上中旬),2015(14).
[2]劉麗芳.淺析新課標下中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12).
[3]尕松求加.試析中學語文課堂如何實施合作學習[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2).
[4]張青民.課改十年: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調查報告[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2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