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教學環節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課堂教學涉及到多個教學環節的開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為了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教師必須要及時進行教學實踐改革,優化教學環節。小學數學教師要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使其充滿興趣的去學習,去積極思考,這樣的教學才更有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環節;教學效率;方法
引言
在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使他們在探究數學知識的時,數學綜合素質和數學思維能力獲得提高。小學教師在教學中要運用新理念和新模式進行教學,還師要對教學進行及時反思和總結,找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解決,使課堂教學環節的設計更符合學生的興趣和認知,促進教學效率不斷提高。
一、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加強師生互動交流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時刻用新的教學理念作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要以全體學生為基礎,精心設計教學方式,使每個學生都能夠有目標地進行高效的學習,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對他們進行激勵,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使他們在學習新知識時養成善于探究的好習慣,促進數學體系的構建和數學思維的發展[1]。例如在講解“小數乘法”知識時,就可以采取問題引導的方式開展教學,可以設計一道題目,并說道:“不要用筆計算,誰能立刻得知3.245×0.4的積有幾位小數?”小學生的競爭心理都很強,這樣通過一道具有懸念問題的提出,課堂氛圍立刻活躍起來,學生們積極舉手回答,教師也進行贊賞或鼓勵,這樣的教學一定會取得好的效果。
二、優化課堂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力
導入環節是一堂課的開始,如果教師走進教師發現學生們都是反感和疲憊的目光,在教師單一化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中被動學習,這樣的教學不會取得好的教學效果。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課堂導入環節的優化設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整節課堂教學的開展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
1.利用實物導入
生活中的實物具有很強的直觀性,教師在教學中通過為學生展示實物,讓學生對生活中的物品產生認識,從中分析數學知識,這樣的課堂導入能夠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教學中,教師一走入課堂,可以帶來許多的不同形狀的物品,學生們都很好奇,不知道教師要做什么,然后教師可以說:“同學們,快來看看我帶來的物品,還有很多你們喜歡的玩具哦,誰能從中找出那些物品是圓形的?哪些是四邊形的?”通過這樣的課堂導入,學生們興趣盎然,最終會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2.利用新舊知識導入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知知識,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回想以往的知識經驗,因而數學知識系統有著很強的規律性,前后知識之間有著很密切的聯系,前面知識為后面的打下了基礎,后面是前面知識的深化和擴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借助舊知識進行課堂導入,以舊引新,促進知識實現很好的遷移,這樣學生對于新知識能夠更好地理解,同時也復習鞏固了以前學過的知識[2]。例如在教學“比的基本性質”知識時,比例與除法和分數知識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教師就可以根據除法商不變的性質與相關分數性質進行知識的導入,這樣學生就會猜想“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這個理論,然后在以后的聽講過程中去驗證。
三、善用多媒體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
數學知識是由一個個的問題組成的,數學學習的過程就是解答問題的過程,但由于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差,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學習困難,使得小學生難以真正的理解和掌握。面對這樣的情況,小學數學教師就要注重借助適當的教學手段,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借助其教學優勢,把抽象的知識以視頻、圖片、圖形等形式呈現出來,達到化抽象為直觀生動的效果,這就符合學生形象化思維的特點,符合其學習需求,學習熱情更高漲,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會變得更為容易[3]。例如在教學“垂直”這個知識時,學生對于幾何知識的認識較少,不理解相互垂直這個概念,此時教師就可以用多媒體呈現出一組相交的線,然后轉動一條直線,隨著角的變化,兩條直線的角變為直角,這樣就表示兩條線之間是相互垂直的關系。通過這樣動態形象的演示,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識,發揮了多媒體技術的巨大優勢,學生也是學習興趣十足,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隨時靈活調整,發展創新思維
對于數學這門學科的學習,關鍵就是要具備良好的數學思維,小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和多變,教師在教學中就應該做到隨時靈活調整,針對教學中的突發事件進行妥善的處理,教師要注重觀察學生在學習中的狀態,分析學生提出的疑問,抓住他們創新思維的瞬間,從而優化教學環節,在教學上做出相應的調控[4]。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計算”知識時,我提出了這樣一道題目:“一個梯形物體的上底3cm,下底6cm,高4cm,請列式計算出這個梯形的面積?!备鶕W過的公式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很多學生都做對了,但有位學生卻列式(3+6)×2=36,其他學生都說列式錯誤了,此時問這位學生的原因,他說:“高是4,2×2=4,所以直接乘以2也可以計算正確?!睂W生們聽后覺得也有道理,但為了讓學生掌握公式,我進一步反問:“那么,是不是這個乘以2的方法適用與所有梯形面積計算題呢?”學生們繼續進行討論,分析了這樣計算的限制條件,從而對知識記憶的更為深刻。對于學生提出的新觀點,無論對錯,教師要及時給予贊揚,鼓勵所有學生積極自主思考,這樣更有助于思維的活躍。
五、優化教學評價,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
對小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是提升小學生學習熱度的重要方法。小學生樂于接受教師對自身的肯定,所以教師應該為小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空間及時間,并隨時與小學生保持有效的溝通,定期的對小學生的學習質量及學習態度進行客觀評價,及時發現他們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手動問題及心態問題,并對其進行有效的改正。在對小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要尊重小學生的自尊心,所運用的語言要平和、友善,不能帶有侮辱性的字樣,而且對小學生的評價不能單純的依靠考試分數的高低,還要針對其學習態度及進步效率進行評價,從而引導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保持自信心[5]。
結語
總之,在當今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以新課程理念為引導,不斷優化教學環節的設計,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知識,使其充滿興趣的參與學習,去學習掌握知識,鍛煉思維能力,從而促進教學效率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范麗 .優化教學設計,重塑課堂結構--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J].新課程學習(中),2014(08):52-53.
[2]張啟珍 .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新教師,2016(10):126.
[3]劉銀 .優化數學教學環節 提高數學教學效率[J].新課程導學,2014(05):84.
[4]顧彤 .優化教學環節 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小學生(中旬刊),2017(02):107.
[5]袁紅光 . 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7(06):45-46.
?。ㄔ颇鲜⌒邪⒍监l榮勝完小 65542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91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