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加強學法指導提高教學效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針對健美操教學中出現的不同問題,采用合理的學法指導,讓學生能更認真地聽講、針對性地觀察、有效地討論、合理地練習、正確地思考,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課堂的有效性。研究對象為本校五年級1—3班的女生。
  一、實施過程與結果分析
 ?。ㄒ唬┝私庥^察要點,規范動作標準
  由于健美操有著全身性、多變性并以套路形式出現等特點,學生往往在觀察時把握不住重點。究其原因,是教師沒有重視對學生觀察法的指導,只是簡單地要求學生看老師怎么做。由于一個動作技術是由幾個結構組成的,學生很難明白究竟應該觀察什么。因此,教師必須對學生聽講與觀察行為提出明確要求,如觀察點是什么?怎樣觀察完成動作的順序和涉及的關節部位。為解決學生觀察中存在的問題,我在教學中采用了以下做法:一是對教師的示范面進行調整,從單面示范改為背面、側面與鏡面等多面示范,保證所有學生能看清老師示范;二是強化對學生觀察的指導,我在以后的教學中,示范前一定會明確要求學生看什么,怎么看。如在跑跳步練習時,針對小腿向后折疊不夠充分,首先安排側面示范,讓學生便于觀察小腿的折疊角度;其次告訴學生折疊的標準,讓學生知道什么才是折疊充分。加強對學生觀察法的指導,讓學生學會觀察,不僅會觀察教師的示范,還會讓學生間相互觀察,并在觀察中能發現問題,從而改進與提高動作,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技術動作。教師在讓學生進行觀察時要做到:示范前要考慮位置和示范面,還要加強對學生觀察的指導。讓學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是有效觀察的關鍵。
 ?。ǘ┘訌妼W習指導,掌握練習技巧
  動作剛勁有力富有彈性,部位準確,有明顯的加速度與制動一直是健美操教學的難點,因此,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學生雖然能做到動作準確但缺乏力度與彈性。如何解決這個教學問題,通過觀摩同行及反思自己的課,我發現普遍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簡單的模仿與重復練習。教師站在隊伍前帶領學生們一遍一遍地進行模仿練習,卻幾乎聽不到教師要求學生們在練習過程中如何發力,發力順序如何,節奏如何控制等的指導,簡單模仿、反復練習的結果是學生難以真正掌握如何練習方法;二是將練習形式代替練習方法。很多時候教師通過如“同學們,下面大家跟我一起做一下(一般指模仿練習)”“同學們,下面分組練習,以排為單位分組練習(一般指合作練習)”“同學們,下面大家根據剛才講的自己練一練(一般指自主練習)”,上述這些指令其實都是練習形式,而如何練習才能更快地掌握技術動作,很多教師很少提出。為克服這些問題,我在課堂教學抓了以下幾點:一是在集體練習時,針對學生動作力度欠缺的問題,先告知學生發力的部位,發力順序是什么,接著通過短促的口令反復強化練習,讓學生體會如何發力才能做到動作快速有力,在連貫練習時會突然來個停拍口令,讓學生檢查自己的位置是否準確;二是在分組練習時,要求小組長帶領組員練習時分節拍練習,做到每一拍都整齊到位,通過相互交流領悟發力部位與發力順序;三是在自主練習時,要求學生對著鏡子練習,通過自我觀察提高動作的定位感。通過讓學生在集體練習、小組學習、個體自練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確動作的發力順序,知道怎樣發力,并確實安排好對應的練習,引導學生不斷體驗,發現問題還要及時給予糾正。實踐證明,無論是模仿練習,還是合作或自主練習,教師在練習時都需要有具體的練習要求,當然這種指導需要在練習之前給予指導 還需要在學生練習中發現并指導糾正錯誤,使其達到練習的有效性。
 ?。ㄈ┳龊谜故局笇?,培養表現能力
  為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表現力,我們經常安排學生進行展示交流,但是展示前教師很少提出“如何展示”,只是說“下面請某某同學展示一下”或“下面同學們把剛才創編的成果給大家展示一下”等,很少在展示前講明展示方法,學生也只是出來做一下練習的動作或創編的動作。教師在學生展示過程中或展示結束后說:“同學們在展示的時候一定要有表現力。”其實,這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一是對展示的指導滯后,教師沒有很好提出展示的要求;二是教師提出的表現力,學生并不知道如何做才能有表現力。因此,我在讓學生展示前,首先要求有表現力, 在展示過程中,及時地評點;在展示結束后,在肯定與鼓勵的基礎上,指出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方向。展示能給人以自信、成就感,展示也同樣可能給人以打擊和挫敗感。因此,教師用期待、欣賞的眼神給展示的學生以鼓勵和信任,對學生充分的肯定,學生會通過展示變得越來越自信。
  二、結論與建議
 ?。ㄒ唬┙Y論
  1.學法指導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體育教學中學法有聽講法、觀察法、練習法、展示法、討論法等,“學法指導”需要圍繞這些方面開展指導工作。通過有效的學法指導,讓學生掌握如何進行有效聽講、觀察、練習、展示和討論等。要讓學生了解如何學、如何會學、如何學得快、如何學得好,實現從“學會”到“會學”,從“會學”到“善學”的轉變。
  2.學法指導時機的把握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只要有教師和學生學的行為參與,就應該有相應的學法指導行為。學習行為之前的學法指導是引領,學習行為之中的學法指導是補充,學習行為之后的學法指導是拓展。只有及時地進行學法指導,才能讓學生更認真地聽講、針對性地觀察、有效地討論、合理地練習、正確地思考,從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二)建議
  1.從備課開始考慮學法指導
  要做好學法指導,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既要備教法,又要備學法,使教學各個環節的安排,真正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同時,備課還要有預設性,撰寫教案階段要預設,具體教學過程中做好預設,課堂中可能生成的資源也要預設,真正做到了然于胸。
  2.課堂中靈活運用學法指導
  教師需根據課堂教學中的不同狀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地靈活采用學法指導,尤其在個體性的學法指導時,更要注意學法指導的靈活性。
  【作者單位:南京市江寧實驗小學  江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130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