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形結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根據新課程改革的內容來看,要求小學數學遵循數形結合的方式來展開一系列的教學。數形結合的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的應用能夠有效的解決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遇到的一系列的難題,簡化學習步驟,讓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容易掌握和理解,從而使小學數學具體化、簡單化、形象化,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增強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能力,提升數學學習的專業素養。下文我們就對數形結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成效來進行簡要探討。
關鍵詞:數形結合 小學 數學教學 運用
引言
數學是抽象的,小學數學是數學專業的基礎性知識,想要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都能夠取得較好的成績就需要對小學生的數學教學有一個正確的教學方式,減輕小學數學對于小學生來說的難度性,使得抽象的數學公式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變得具體化、形象化。數與形是小學數學教學內容中的兩個主要部分,也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但是將二者的內容有效的結合起來就能夠簡化學習的過程,將教材的內容與教師的實際教學融會貫通,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此外,數形結合的學習方法還能夠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通過一道數學題的知識點和公式理論來套用到同類題型中,做到舉一反三。[1]
一、數形結合的概念
數形結合其實質就是將數學知識中的數量關系和數學圖形之間的量化關系相互轉換,從而解決小學數學學習中的一些繁重過程和內容。而對于年紀較小的小學生來說,想讓他們透徹的理解數學是有很大難度的,所以利用數形結合能夠幫助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期間將數學知識直觀化,引導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化,培養學生的思維轉換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而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數形結合的思想也是基礎數學的一個重要思想。[2]
二、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講,活潑好動,奇思異想是孩子們尚未消失的童真,而樂趣是吸引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動作的有個有效方式。小學數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是也是一樣的,只有找到學生的好奇點,抓住學生們的需要,就能夠在學習中迎合學生的需要有效的將知識灌輸到學生的意識中去。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學會在課堂上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及教學情境,利用教材將書本上的知識與現實生活有效的進行結合,在將一些具體的公式或是理論與圖形進行搭配融合,不僅能夠找到學生感興趣的方面,還能夠引導學生在求知心理的引導下主動進行學習。
以小學數學教材中三角、圓形、柱體等圖形,以及平移、旋轉、對稱等知識的學習為例,引導學生認識坐標軸這個重要的數學知識,讓學生能夠憑借自己對數學的理解在坐標軸中找到每個圖形的實際坐標,以及每個圖形在坐標軸上的位置變換以及形態的轉變。此外,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留出十分鐘的時間來給學生進行一個趣味教學,通過一些有意思的數學謎底,或是讓學生根據某個有多個幾何圖形組成的圖案來讓學生找出它是由那些簡單的圖形組成的,并且每個圖形的數量是多少,以此來鞏固學生對數形結合知識的掌握。
三、適當地使用獎勵機制鼓勵學生主動學習
對小學生最適用的一個教學方式就是適當的鼓勵,這個年紀的孩子自尊心理較強,適當的夸獎以及引導能夠有效的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小學數學三年級以上就開始了矩形、圓形、三角形,正方體、圓柱體、錐形等“形”的面積、體積的單一計算或是混合計算。逐漸加強難度的數學題會讓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出現退縮,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而教師這個時候采取恰當的獎勵措施,給予學生適當的夸獎,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主動去進行學習,還有利于小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以小學平面、立體圖形的教學為例,將一些圖形復雜程度不同的圖形的計算與一些分數的計算相融合從而設計出不同難易程度的數學題,以這些問題為關卡讓教師進行守關。并在課堂上可以給學生全體設立一套公開的獎勵機制,鼓勵學生主動來向老師提問,針對老師在課堂上布置的任務主動回答的學生將可以得到老師提前準備好的獎品。為了能夠保證每個成績段的學生都能夠有機會參與,老師還可以將這個作業以學習游戲闖關的模式來進行開展,設置不同難度的關卡,每個關卡的難度和獎品不同,這樣不僅能夠激起學生的競爭心理,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還能夠讓學習成績不同的學生都有一個較好的參與度以及良好的學習體驗。
經作者設想,這套方案的可實施性較高,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性和主動性,還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最重要的是老師還能在學生闖關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點都有哪些,從而進行加強和鞏固,最終達到全班成績顯著提高的效果。[3]
四、運用數形結合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數形結合的學習方法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是非常常見的,因為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一些數學題型中配有圖文就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加簡便的理解題目想要表達的意思,從而也能夠幫助小學生將題目中的內容與現實生活的內容相聯系,培養學生的思維轉換的能力。此外,數學知識其實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東西,學生在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相聯系之前會認為數學是一個非常難懂的內容,而數學題目中簡要的文字也不能夠仔細的講解數學知識的具體含義,因此,在數學教材的學習中配有圖文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快速的理解數學題型的內容。
小學數學中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數學題,那就是“雞兔同籠”得問題,這個問題可以簡單化,也可以復雜化,主要就是看出題人怎么個問法,這個經典的問題在教材上出現的次數也是較多的,問題是:“雞兔同籠,有六頭,二十腳,求雞兔各位多少?”。若是二年級的小學,我們可以讓孩子們用簡單的圖形開代替頭和腳畫出來計算,而若是五年級的小學生對于加減乘除的運算已經較為熟悉,那么就可以運用計算法則來計算最后的結果。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們更較容易理解數學知識,使用數形結合的方式能夠非常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還能夠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以及思維轉換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舒瑤.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5.
[2]張曉明.淺談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4(33).
[3]王憲波,徐新文.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吉林教育,2017.
作者簡介
劉翠云(1991.8.21—),女,漢族,郴州市臨武縣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教育學小學數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3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