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高年級音樂欣賞教學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現階段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一個主要的目標就是培育小學生的審美能力與音樂素養。小學高年級學生相比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其心智與大腦發育地更加完善和成熟,對于世界的了解以及相關的生活經驗略多。本文通過分析現階段小學低年級音樂欣賞教學上的現狀與不足,來提出一些解決對策,希望能夠為小學音樂教學提供一些有用思路。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音樂欣賞音樂教師教學分析
  引言
  隨著家長和老師對于小學生的全面發展越來越重視,音樂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越來越得到更多的關注,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育較為完善,在音樂課堂中就有更大的潛力和能力去進行音樂欣賞與音樂學習。因此,音樂教師要改變不合理的教學模式與教學觀念,不斷探索培育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方法與手段。[1]
  一、培育小學高年級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重要意義
  審美能力在一個人一生的發展中是十分重要的,作為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兒童期的性格養成和價值觀培育都對他們的一生都會起到很大的影響作用。小學生由于處于生長發育期,對世界還處于有著強烈好奇心的探索階段,而音樂能夠起到凈化心靈,提高藝術鑒賞力的作用,在當代喧囂的社會風氣中無疑是一種有效的緩解心靈壓力的良藥,對于小學生加強鑒賞能力以及美感培育具有重要意義。[2]
  二、現階段小學音樂課堂中在音樂欣賞方面的不足
  1.音樂課堂缺乏吸引力
  很多小學音樂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使用的教學方法與傳授的教學內容十分單一,不具備新意和吸引力。現階段的小學音樂課堂從一年級到高年級都采用相似的教學方法,除了教材的不同,其他的備課形式與內容都沒有太大差異。這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還可以勉強接受,但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就有些重復了,這就會導致高年級學生出現課堂懈怠心理,無法集中注意力聽講,從而達不到音樂欣賞能力提高的目標。[3]
  2.音樂欣賞教學缺乏創新
  創新是任何事物發展的必要手段,在小學音樂課堂中也應當有效利用,但是,現階段很多音樂教師缺乏一種創新和發展的思維,在教學模式上還遵循傳統思路,逐漸跟不上時代的腳步。音樂課堂中,音樂教師采用的音樂欣賞教學模式大多是千篇一律的,通過口頭傳授對于音樂作品的評價與鑒賞,來告訴學生們“這首音樂就應該這樣欣賞”,而忽視了讓學生們從自己的視角出發談談自己的體驗。另外,課堂中欣賞的音樂大多都是比較老舊的音樂教材上的音樂,已經滿足不了學生逐漸寬闊的視角和需求了,因此,創新能力的提升應當被音樂教師提上日程,加大重視。[4]
  3.音樂教師教學缺乏針對性
  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音樂教師要看到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音樂教學。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對于音樂的欣賞也是如此,每個人由于生活背景與成長經歷的不同,對于音樂的欣賞角度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如果音樂教師制定一套固定的欣賞模板,就會禁錮學生思維的延申和思維的發散性,不利于學生進步。而學生在課堂上鮮少有說出自己感受的機會,對于老師所說的“正確答案”只會一味的接受,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對于學生獨立性的培養是不利的。
  三、完善小學音樂課堂音樂欣賞教學的策略分析
  1.豐富課堂內容,迎合學生喜好
  在課堂內容方面,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先提升好個人的專業素質與教育視角,從而為音樂課堂注入更多有效的內容,改變單一模式的課題形式,迎合學生興趣來加入一些具有時代特征的課題教學內容,從而使得課堂氛圍變得融洽歡樂,有利于學生在音樂欣賞中發揮出更大的自主性。其中,教師可以通過參加校際之間的交流來學習其他學校的教學方式和音樂欣賞方法,通過自己的整理和運用,合理滲透進自己的課堂中,剔除不利于學生發展的課堂流程,加大課堂效率的提升。
  2.創新教學模式
  首先,音樂領域處于不斷發展之中,隨著時代的更新和音樂形式的多元化,對于音樂欣賞的音樂選擇上需要進行更新,對于音樂教材上的經典音樂作品自然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去帶領學生仔細品味,但是課堂中教師還可以植入一些流行樂曲來吸引學生目光,然后利用相似題材的音樂來讓學生自主鑒賞,加大學生的自主性。其次,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先聽后說的方式已經逐漸過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參與進來,通過課堂歌唱比賽以及音樂鑒賞爭鳴等形式促進課堂模式的多元化與創造性,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集中注意力,也利于學生接受和理解。最后,教學模式的創新還體現在硬件設施上,傳統的音樂教室大多就是幾個凳子、一臺音響和一架鋼琴,這對于眼界逐漸擴大的學生來說是不夠的,他們需要更多新穎的音樂器材來加強自身對音樂領域的了解,從中也能夠發現自身對于音樂的喜好類型。因此,學校要加大對于音樂課堂一系列的硬件設施的投入,通過創新硬件設施,改善教學條件,增強學生的視野和可選擇性。
  3.注意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精髓之一,尤其是對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一個成型的自我意識了,有著自己的想法和欣賞力,對于音樂作品的欣賞也應當具有一個較為獨立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把主導權放給學生,把課堂的更多時間交給學生來說,而不是全程都由老師說。對于一首音樂作品,教師可以通過邀請不同的同學分享自己的體會,收集更多觀點和感悟,然后總結升華為最終的精華。教師要做到尊重每個人的自主性,尊重每個學生的想法,并承認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哪怕其鑒賞結果與樂曲有所出入,也要去了解他為什么會這樣,結合其生活背景進行深入分析。
  結語
  對于小學高年級的音樂欣賞教學探索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需要音樂教師自身以及學校方面的不斷努力。音樂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和聽覺藝術,越來越成為很多人的愛好,培育小學生的樂感和鑒賞審美力既能夠加強學生的藝術修養,也能夠從內而外地完善學生氣質和風度。筆者相信,我國小學美術課堂終將會探索出多樣化的發展道路,不斷得到進步和提升。
  參考文獻
  [1]梁碧云.優化小學高年級音樂欣賞之教學策略[J].北方音樂,2017,37(05):199.
  [2]單紅芳.高年級音樂欣賞教學的有效措施探析[J].小學教學參考,2016(36):64.
  [3]張鋮.關于小學高年級音樂欣賞教學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17):115-116.
  [4]李岱.如何上好小學高年級音樂欣賞課[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十一卷[C].:中國教育教學叢書編委會,2016:2.
  作者簡介
  薛晨瀟(1989.08—),男,漢族,籍貫:江蘇無錫,學歷: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小學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40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