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解題技巧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今我國教育制度實行的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其中小學教育階段就占了六年時間,可以說小學教育階段是孩子基礎教育的重要環節,對孩子練就扎實的基本功意義重大,優質的小學教育質量有利于學生以后的學習。五六年級作為小學階段和中學階段的過渡時期,提升學生的成績對進入中學有所幫助。本文以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解題技巧為研究內容,通過對當前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教學現狀的分析,提出可行的解題技巧。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解題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04-0188-01
目前國內小學教育的現狀,農村和城市教育水平參差不齊,城市里很大一部分學生屬于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其之前在農村接受的教育相對來講比較落后,其基礎能力較弱。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對教師的教育能力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學是一門建立學生邏輯性思維的學科,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即將進入初中,其數學學科的難度增加,應用題對于一部分學生來講問題較大,所以必須采取有效的解題方式,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才能提升教學質量。
1 小學數學高年級階段應用題教學存在的不足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都是使用應試方法教授學生解答應用題,卻忽視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且教學的方式也比較死板,忽視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沒有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1]。此外據相關研究表明,大部分小學高年級學生在做數學應用題時,缺乏分析題目的過程或者不能夠很好地掌握題目的信息,就會導致盲目做題,最后出現錯誤。還有一部分學生只會采取一種方式解題,不會靈活運用多種方式解題,思維單一,當題目稍微變化或者難度增加時,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時,其往往無從下手。同時,還有部分學生在做完應用題后根本不會檢查,這樣就增加了做錯題的幾率,良好的檢查習慣能夠使學生更加細心學習,有利于培養嚴密的思維模式。
2 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解題技巧分析
2.1 聯系生活,靈活轉換
小學高年級會涉及到圓錐圓柱的學習,相應也會有這類知識的應用題。要想正確地解答此類題目,必須熟悉圓錐、圓柱的形狀、定義、面積和體積計算公式等。教師在教授學生關于圓柱、圓錐這方面的知識時,可以讓學生思考生活中物品的形狀,找出哪些是圓柱體和圓錐體的物體,進而增加對這兩種圖形的認識,而在認識圓這種曲線圖形的時候,應該和直線進行對比,能更好地掌握其概念。教師在教授學生如何計算圓柱體的側面積時,如果讓學生直接進行立體圖形的計算,比較困難,可以將其轉化為簡單的平面圖形,展開圓柱體側面就是一個長方形,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就等于圓柱體側面積,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轉換思維,提升解題的靈活度。把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有利于學生更加便捷更加直觀地學習知識。
2.2 注重審題,聯系知識,仔細檢查
審題是解題的關鍵,學生只有抓住題目中重點信息,并且理解正確,才有做對題的機會。如何使得學生更好地理解題目的意思,學生應該正確判斷這道應用題屬于圖形類還是代數類,其題目要求計算的是什么以及題目中有哪些可以利用的有效信息。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讓學生積累基礎概念,才能在解答應用題時更好理解題意。比如將一塊鐵放入裝滿水的燒杯里,水會溢出來,進而得出鐵具有體積的結論,使得學生能更好地理解體積的定義。此外,還應當引導學生找應用題的題眼。審題完成后,解題的時候應該在腦海里形成知識框架,學會聯系前后知識解題,最后完成題目后,及時檢查驗證,提高正確率。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授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解答的時候,要注意采取各種不同的解題方法,比如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解題、靈活轉換進行解題等。教育學生在解答的時候,先分析題目,聯系前后知識進行解題,再認真進行檢查。以上就是筆者提出的相關解題技巧,希望能為廣大小學高年級師生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袁澤新.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 解題技巧分析[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4).
【作者簡介】
趙靜(1990~),女,漢族,甘肅省平涼市崇信縣人,小學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0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