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方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數學學科在小學課程體系中占據重要思地位,但是就小學生的思維特征和學習能力來說,其實數學學習具有一定難度,很多小學生在參與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都陷入了困境,顯然傳統教學模式,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我們結合新課程改革需求,共同構建良好的學科教學體系。應用題教學是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重、難點,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研究應用題教學方法,就是我們當前應該積極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
引言:
全面整合分析傳統數學教學中的重難點,并運用最優的教學手段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已成為眾多教育工作者的目標任務。應用題考察的是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情況,學生解決應用題的能力,體現了他們的數學綜合素質,但是對于小學學習階段的學生來說,很多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不足,因此教師要強化引導,帶領學生分析應用題型的特點,突破數學學科教學重難點,構建有效課堂。
一、當前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存在的問題
?。ㄒ唬澳J交眹乐?
當前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仍然用“例題講解→習題訓練”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學生不僅缺乏數學解題的逆向思維訓練,更缺乏與生活實際相關聯,從而使“形象化”的知識點“抽象化”,增加了解題的難度。
(二)思維定式嚴重
縱觀當前小學數學應用題問題的設定,很多應用題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其應用題本身的結構和形式極為單一,這不僅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散,更阻礙了學生解題的創新意識培養。
(三)題目語言死板
很多數學應用題的出題人,單純為了出題而出題,重視出題考查知識點的全面性,卻忽視了題目本身語言的生動性。雖然數學知識的目的不在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但題目語言豐富多樣卻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應用題解題的積極性,從而提高題目的解答能力[1]。
二、優化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有效路徑
?。ㄒ唬┡囵B學生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
基于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小學數學教師在指導學科教學活動過程中,應該基于學生的自主思考和解題能力培養培養做出努力。例如,針對應用題“每千克稻谷與碾出大米的比例是10:7,碾米廠若想獲得500千克的大米需要多少稻谷?”針對這道題,學生很容易陷入誤區,對題目內容不能充分地理解,為此,需要教師能夠將已知條件加以轉化,使學生能夠明白“每千克稻谷的產米率為70%”這一隱藏的數量關系,學生充分掌握題目中的數量關系之后,問題也能迎刃而解了。
(二)設計貼近生活的應用題
生活中包含了大量的數學信息,例如買賣問題、時間問題、行程問題等數學問題都源自于生活,也是生活中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教師應讓學生從生活中發掘數學問題,同時在課堂上設置貼近生活的應用題,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的深刻內涵,并學會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2]。例如:小明上周買了鉛筆和油筆兩種文具,已知鉛筆2元/支,油筆3元/支,小明一共買了5支鉛筆,4支油筆,問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錢?學生會在審題后列出以下式子:2×5+3×4=22(元),即小明一共花了22元。這是一道簡單的買賣問題,也是學生在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問題,通過解答這類問題能夠使學生留意到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提高自身的數學水平。
?。ㄈ┕膭顚W生自編應用題
教師在對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進行教學時,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該應用題的基礎上自己編寫應用題[3]。例如,“購買10把尺子需要15元,問購買20把同樣的尺子需要花費多少錢?!痹谥v解這道應用題時,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求出購買每一把尺子需要多少錢,然后根據每一把尺子的單價計算購買20把尺子需要花多少錢。在解答出這道題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改編出一道類似的題目,學生通過對自己出的題目進行解答,逐漸掌握這種類型題目的構置,在問題的理解上也得到了加深。教師在引導學生時應注意,編寫的應用題要是與學生日常中息息相關的,不能僅僅為了加深學生對題目的理解而改編亂造;其次學生編寫的應用題應當是要有價值意義的,體現出小學高年級學生所賦予的心理特點和對新知識的認知能力。
?。ㄋ模┡囵B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
良好的解題習慣對學生的解題效率提升會產生積極影響,因此在小學應用題教學中,我提倡有效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具體來說:首先,要養成整潔有序的解題習慣。使用草稿本的時候要盡量保證整潔有序,方便提升解題效率,對學生后續的檢查也很有利[4]。第二,耐心審題的習慣。審題習慣的養成尤為重要,因為讀題是解題的首要條件。在審題這一過程中,應養成學生感知題目的準確性與鮮明性的習慣。讓學生反復閱讀題目的意識,理解其中的符號標記與要點,深思題意,做到準確無誤的理解題意[5]。這一習慣的養成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概括力、數學語言的運用能力、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第三,解題思路多元化的習慣。教師時常激勵學生嘗試多元化的解題辦法,能夠發展學生具有數學思維能力。同時教師還可組織學生展開交流,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進而理解并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可見,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應用題解題習慣,對于數學課程的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結束語:
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小學數學教師應立即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重視運用新型的多樣化的教育方法。
應用題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關鍵內容,培養小學生解決應用題的能力其實就是鍛煉其數學應用意識,這是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路徑之一。我在上文中針對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展開分析,希望可供同行參考。
參考文獻:
[1]王彩蕊.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解答能力的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32(08):105-106.
[2]高一平.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探索[J].成功教育,2015,11(08):108-109.
[3]齊明星.簡談小學高年級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J].學周刊,2016,12(32):514-515.
[4]張紅梅.對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基本途徑研究[J].求知導刊,2015,32(02):154-155.
[5]趙勤.小學數學應用題的幾點教學探討[J].吉林教育,2016(02).
[6]賴曉梅.試析小學數學應用題優化教學的實現途徑[J].新校園(閱讀),2015(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9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