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教學要求也不斷變化,數學學科作為基礎學科,老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數學知識,更加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小學高年級應用題是較為重要的內容,數學老師在設計應用題方案時,要從學生角度出發,針對性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本文主要介紹在小學階段,高年級教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 教學 應用題
引言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應用題是比較重要的內容,其要求學生要具備扎實的數學理論基礎,也要具備分析與解決數學題的能力。學生要是擁有良好的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其數學綜合素養也就大大提升了。因此,老師一定要不斷優化應用題教學方案,激發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興致,教給學生正確應用題分析方法,學會用圖像表達解答抽象應用題,課下要經常練習,進而提高小學高年級應用題教學效果。
一、小學高年級學生在數學應用題上出現的問題
1.學生對題目意思了解不夠清晰
小學生的知識面比較窄,在閱讀應用題時,常常無法理解其中的含義,也找不到隱藏在應用題中的數學條件,對應用題的意思了解不夠清晰,不知道應用題文本要表達的意思,因此,在解題時很容易出現失誤,造成應用題答案錯誤,甚至不會解題。
2.學生審題不夠仔細,疏忽大意
小學生性情還不夠穩定,做事容易粗枝大葉,數學應用題幾乎都是文字描述的,學生在閱讀應用題文本時容易一覽而過,并未看清題意,容易忽略一些數學條件,審題不完整,因此,導致學生在解題計算時,與真實答案相差甚遠。[1]
3.學生對于抽象題目不能夠進行形象的表達和理解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會出現這種情況,許多應用題描述的比較抽象,一些小學生學習不夠扎實,再加上小學生知識面本來就不寬,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常常會感到應用題文本內容不知所云,無法得知題意,自然也不知道怎樣解題。
4.學生對數學應用題產生厭惡的情緒
要想學好數學學科需要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起來需要稍微費些精神,數學題都是與數字相關的,學起來非??菰锓ξ?,在加上應用題目不容易理解,題目中又往往會隱藏一些條件,難度較大,導致許多學生不愿意學習數學應用題。
二、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
1.激發學生們學習應用題的興趣
興趣一向是學生學習任何學科的動力,學生對教授的內容感興趣了就會主動的去學習,因此,各個學科都會把培養學生興趣放在首要位置。在數學課教學中老師可以設計一些極具趣味性的應用題,例如,老師可以將一些動物應用其中,如“一個籠子里有雞,還有兔子,一共有32只腳,雞子的數量比兔子多一倍,請問一共有幾只雞子?幾只兔子?”這個應用題趣味性比較強,學生很感興趣,也愿意找尋答案,老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自己找尋答案,這道題要是用列舉法來找尋答案比較難,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用假設來解題,這樣學生的興趣就勾起來了,假設兔子的數量是X,那么雞子的數量就為2X,一共有32只腳,兔子四只腳,雞子二只腳,這樣就可以設立一個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式:4X+2*2X=32, 最好得出X=4,兔子數量為4只,而雞子數量為8只。學生們通過小組討論,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來解決應用題,整個教學過程,學生為主體地位,老師只需要引導學生,將學生引入正確的方向,這種有趣的教學形式,學生們通常非常喜歡,也會很感興趣的,其教學效果非常好。
2.在課堂中教授學生們對應用題的分析方法
應用題分析通常是分析法與綜合法結合使用,在分析應用題單子的已知條件的時候,要注意題目問題,不偏離問題。從問題自身出發,提出解決問題所必備條件,結合應用題已知條件,求出問題答案。還有部分應用題,需要應用其他方法,需要拓寬思路來解題,比較常用的有假設法與轉化法,假設法的解題思路是,先對已知條件進行假設,并引出矛盾,在分析原因,進而解決問題。
3.引導學生將抽象的問題用形象的圖像法去解決
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抽象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弱,學生在思考問題時主要應用形象思維,但是,小學數學知識有著嚴謹性與抽象性,學生們在學習是通常會感到非常枯燥無趣,特別是在解答那些比較抽象數學題時,會比較難以理解,不知道怎樣解題。其主要原因,除了學生數學知識不夠牢固外,常常不理解應用題題意,比起那些復雜的數學關系、數學符號以及其他數學語言,形象直觀的圖像更容易理解,學習數學知識更加簡單,所以,小學數學老師用圖像法來解決數學中的抽象問題,將抽象數學問題轉換為形象直觀的圖像,使解答應用題更加容易了。[2]
4.增加課下的針對性練習,幫助學生鞏固學習方法
新課程標準下,學生自身對數學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時候僅僅依靠數學課堂教學是無法很好完成教學任務的,不斷拓展數學教學途徑,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來解答應用題,提高學生數學的綜合能力。課外應用題教學優化了教學方法,開放性環境內,學生受限大為降低,學習效率大大提高了,如,老師根據學生天生的好勝心,開展解題競賽,老師布置幾個與近期教材相關的應用題,給學生十幾分鐘時間,讓其解題,從中評出速度快,并準確率高的優勝者。在好勝心驅使下,學生會主動認真解題,以求出準確答案,在競賽中學生們各顯其能,以期取得勝利,課外應用題教學,有效推動了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老師根據每位學生自身學習應用題的實際狀況,不斷優化應用題教學方案,將課內教學與課外教學結合起來,提高應用題教學水平。
結語
總之,小學階段是基礎教育,數學學科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應用題教學與日常生活最為密切相關,數學教學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學會數學知識,為學習其他相關學科打下了堅實基礎。小學高年級教學應用題一直是重點,也是難點。近年來,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難度日益增強,應用題教學對數學老師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數學老師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提高應用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何莉.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方式探討[J].課堂內外,2018,04(16):117-118.
[2]宋菲.談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J].教學研究,2018,09(21):292-29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2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