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有效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應用題的解答對大部分學生而言是一個不簡單任務,特別是一到三年級這部分的人群,他們對數學還沒有一個系統化的概念,解題過程中會在審題、計算等方面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教師要優化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選擇高效的課堂構建模式。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有效教學策略
前言: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國家對教育的重視度明顯加強,對素質教育的關注度日增不減。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時代對新型全能性人才的需求,搞好基礎教育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數學作為小學教學中的重點,對學生的其他科目的學習甚至是未來的學科發展及人生發展都有著深遠影響。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題,基本上都與生活實例相結合,應用數學知識,以此來鍛煉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判斷能力,與此同時,小學數學中應用題也是學生學習的重難點,而學好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題,不僅與學生的智力相關,同時教師的教學質量也極大程度上對學生這部分知識的學習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基于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題的教學,研究好的教學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
1新課標對小學數學應用題的要求
新課標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變,但并不是絕對的否定,而是對于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不足進行改進,對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新課標要求現代教育更多的應該是幫助學生綜合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索或是利用團隊合作,來解決與生活相關卻又有一定挑戰性的綜合性問題,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應用題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解應用題,更多的是要讓學生具備解決問題和克服困難的基本能力與基本思維,數學應用題學習的目的不再局限于解題本身,更多的是作為數學教學中的一種工具,通過應用題的教學,讓學生學會解題技巧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幫助學生能夠在未來有更好的解決事情及克服困難的能力。新課程要求下,對課堂教學從原有的重視結果轉變為重視過程及結果。結果是重要的,但是整個教學的過程也同樣非常重要,學生的學習過程很重要,因為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到很多課堂以外的品質,這不僅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影響,同時也對學生的人生發展有著積極作用。解題的過程由原有的固化思維模式轉變為一個自主探索和自主學習的過程,同時還注重團隊協作重要性,這些都有助于對學生的信心及各方面綜合素質產生良性影響。
2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有效教學策略
2.1教學內容方面
學生之所以對應用題沒有興趣,是因為應用題題目較長,且與生活聯系不緊密,學生難以理解題目的真正含義。因此,在應用題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多注意將一些內容豐富、學生感興趣或與實際生活有聯系的內容穿插在教學內容中,例如,在教學行程應用題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將學生與學校的實際路程狀況作為數學材料來組織應用題的講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增加學生對應用題的理解能力。
2.2教師方面
在應用題教學時,教師應該重視語言表達的方式,精準地向學生傳達新知識學習的目的與意義。例如,在教學分數除法應用題時,教師應該先將應用題目精確地讀給學生聽,使學生能夠明確所求的變量,幫助學生梳理思維,為下一步答題奠定基礎;此外,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學會排除題干中的干擾點,學生只有真正理解題干的含義,才能抓住題目的關鍵點,找出對應的數量關系,從而得到正確的答案。教師在講解基礎知識的同時也應鼓勵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組織學生獨立思考問題,提高學生解答數學應用題的積極性,這樣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在學習整除知識時穿插此類問題讓學生解答:百貨店有85個文具盒,如果每個學生裝兩個,需要多少個學生;如果每個學生裝5個,需要多少個學生。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還能夠提高學生解答應用題的效率。
2.3教學策略方面
在應用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教學策略的豐富多樣性,實行有針對性的策略訓練。教師不僅需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技巧,還需要提升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保證應用題策略的有效實施。教師在教學平均算數數學應用題目時,可通過演示典型數學應用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解題。比如,教師可以出題:一箱蘋果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可以分到幾塊;如果把7箱蘋果分給3個同學,又該如何進行平均分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先提出問題,然后把學生分為小組,要求學生分組討論,討論結束后,各組分別派出一個代表來闡述各組討論出的結果。通過這樣探究合作式的學習,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參與數學應用題解答的意識。此外,教師還應該在教學方式上進行改革創新,實現教學方式多樣化。教師在教學分數數學應用題時,可以將分數應用題的理論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使得在分數典型數學應用題的講解中能夠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
比如,A有500塊錢,想去商場買件大衣、一條褲子、一雙鞋子,其中大衣的價格是200元,褲子的價格是大衣的3/4,鞋子的價格比大衣貴1/4,問這500塊錢能不能買下這三件東西?通過這樣貼近生活的舉實例可以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方式,學生能夠根據合理的實際運用,有效地解決應用題中的問題,提高學生在數學方面的綜合運用。
也可以引入多媒體教學方法:新課標指出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既要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也是培養學生的情感與價值觀,從而實現教學的三維目標.然而目前,仍有一些教師不太注重此教學目標,多以文字的形式進行應用題講解,使得課堂教學變得枯燥無味。在此背景下,多媒體教學方法的引入則顯得至關重要,便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例如,在小學數學應用題和差問題的講解中,教師利用互聯網下載有關的教學視頻,設置應用題:“甲乙社團共有成員100人,甲社團比乙社團多8人,問兩社團各有多少人?”確定解題思路:利用多媒體課件標注和差問題的求解流程,得出甲社團人數=(100+8)÷2=54(人)、乙社團人數=(100-8)÷2=46(人),便于學生認識到和差問題在生活中的具體運用能力。
還可以開展課外學習活動:學生應用題解題水平提升只通過課堂教學一種途徑,效果十分有限,教師對教學途徑要進行適當拓展,通過課外學習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將課堂和課外有效結合起來,能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將所學應用題解題技巧在活動中有效運用,轉化為自身數學素養的一部分。
課外活動要長時間保持注意力,教師要扮演好監督者的角色,讓學生在活動中始終處于高效的學習狀態,能結合任務,對應用題的解題技巧有更加全面的認識,不會局限于單一的理論知識學習。教師也要發揮評價機制的積極作用,給學生指導性建議,防止他們在活動學習過程中出現方向上的巨大偏差,及時彌補,不會在下階段出現類似的問題。
結束語: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應用題教學的必要性,不能忽視它在學生數學綜合能力培養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學生應用題解題水平的提升保證了知識點運用能力培養的有效性,這是現代人才培養的標準之一,符合核心能力提升要求。
參考文獻:
[1]余國霞.如何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研究[J].中外交流,2017(45):162-163.
[2]李嘉賓.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研究[J].南北橋,2017(19):28.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谷饒石光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59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