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教法在中小學語文教師繼續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作者在廣東省高州市教師進修學校中小學語文教師繼續教育中運用“三合一”教法開展了培訓試驗。結果表明,在中小學語文教師繼續教育中運用“三合一” 教法,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系統勾勒法專題講解法問題解答法三合一教法
教師進修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對在職或崗前的中小學教師進行繼續教育、短期培訓,使他們各方面的素質都得到提高,以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但是,前兩年,在廣東省高州市教師進修學校開展的中小學語文教師培訓中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培訓時間短,教學內容重復,教學方法單一,學員上課情緒低落而求知欲得不到滿足。因此,許多學員向授課教師提出了這樣那樣的教改意見,授課教師體會到這些弊端,進行了教學改革。盡管這樣,教與學之間的脫節現象一直未解決,究其原因,既有教的因素,也有學的因素;既有教材的因素,也有教法的因素。例如,在教師方面,有的不重視課堂教學的研究,隨便應付;有的不深入了解學員語文教學知識與技能結構,心中無數;有的習慣于用傳統的講授法,在處理教材方法上,認為只有窮盡枝葉,逐層深入,面面俱到才能保證教學的條理性、理論的系統性等。面對現狀,如何解決教學上這種老問題呢?為此,本文作者運用“三合一” 教法開展了培訓試驗。本文根據試驗結果,就試用“三合一”教法的意義依據和運用這種教學方法的基本要求作粗淺的探析。
一、教學試驗過程與結果
教學試驗地點為廣東省高州市教師進修學校。時間為2018年3月至6月。選取前來該校參加繼續教育的中小學語文教師作為受試者,一班為對照班(50人),另一班為試驗班(48人)。對照班按照傳統的講授法進行教學;試驗班以“三合一”教法進行。在開展教學試驗、調查的基礎上統計分析數據。
教學試驗后期,兩個處理組受試者參與教學調查。自行編制調查問卷,發放、回收有效問卷98份。結果如表1、表2所示:
二、討論
所謂“三合一”教法,就是指系統(課題)勾勒法、專題講解法、問題解答法等三種方法的綜合。三種方法含義如表3所示:
“三合一”教法就是將以上三種方法有機結合起來而進行教學的。
1.運用“三合一”教法的具體措施
?。?)運用系統勾勒法建構學科基本結構。中小學語文教師培訓教材的基本結構就是指在這門學科中普遍起作用的概念、定義、原理、法則的體系,那就是本門學科的系統了。學員越是掌握了本門學科的基本結構,就越有利于理解和運用,而對新問題的適用性就越廣闊。這無疑是很有價值的?;窘Y構好像繩子一樣,也就是俗話所說的“有繩好穿珠”。如果沒有基本結構,學習的內容就會成為一盤散沙,成為死的知識,毫無價值。那么,系統勾勒的目的就在于為學員提供或描繪本門學科的基本結構,使之以此來融會貫通有關的知識。學員牢固的知識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能為學員在教學過程中建構本門學科的的基本結構提供極為有利的條件。
(2)運用專題講解法把一些精選的專題講深講透。中小學語文教師培訓教材是有嚴密體系的,因此,在講授這門學科的教材所涵蓋的知識時就要注意系統性。講授的系統性要受教材的系統性所制約,但不等于教材系統性的本身。培訓教師的講授不應逐字逐句逐段,一字不漏地照本宣科,其實,不可能,也不必要這樣做。事實上,參加培訓的學員本身已掌握了一定的知識,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到這里進行培訓,就是在短時間內,吸收新的養料,為日后的語文教學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和教學技能。如果授課教師的講授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勢必要么完成不了教學任務,要么隔靴搔癢,蜻蜓點水。這樣做,確是不科學的,也是無助于培訓學員的進步的。面對現實,這就要求教師特別注意精選一些專門的重點論題講深講透。去年以來,我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和教改活動,在深入調查了解學員的思想意識、語文教學經驗和技能的基礎上,對每個講授專題的內容進行搜集、歸納,根據教學實際需要編制教學提綱,并根據教學中的內外因關系以及學員在語文教學經驗和技能方面的實際開展教學活動,課堂上實施“講→議→練→評”的教案與學案,充分地調動了教學的積極性,效果良好。如開展專門的論題“當前我市中小學在執行語文新課標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方式方法”等。這些專門的論題,既是關鍵性理論的重點、難點、各因素間的聯絡點,也是學員較少接觸過的理論。我們通過課外調查,學員很滿意地說:“我們這次學習,不但學到了很多知識,而且大大地開闊了眼界,這才覺得知識的無邊際,教法的無定規。這也為我們今后開展語文教學研究和教學活動作出了示范”。
在教學中應積極地以講解“關鍵性問題”帶動教學,幫助學員了解一般知識。而且,學員通過同“關鍵性問題”接觸,可以訓練獨立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使學員透過“關鍵性問題”掌握教材所涵蓋的知識和方法論。當然,專題講解是在強調教材所涵蓋知識的系統性的前提下進行的。
專題講解法最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進修學校培訓對象都是成年人,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不需要任課教師在教學中面面俱到,只要把“關鍵性問題”講清楚,并為學員自學提供導向和方法的指導,學員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完全可以達到教學的要求。傳授知識和發展能力是教學必須遵循的規律,專題講解法有助于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發展學員的能力。
(3)運用問題解答法為學員解疑釋難。專題講解法由于多種原因,參加培訓的學員的發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他們之中存在著個別的差異。經過系統勾勒法和專題講解法之后,學員的學習就會出現分化現象。教學要面向全體學員,要使每一個學員的能力和水平都得以充分發揮,就必須從學員的實際出發,既考慮全體,又照顧個別,把集體教學與個別指導結合起來,那么,問題解答法是較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的。學員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有不懂的問題或自學過程中遇到的疑難,此時可以通過問題解答法來加以解決。問題解答法既要講究教師回答問題,又要講究在教師指導下學員自己回答問題。如果教師在這方面諄諄誘導,既有助于學員充分發揮能力,又有助于建立和鞏固良好的師生關系。 2.“三合一”教法的核心在于“合”
?。?)系統(課題)勾勒法、專題講解法、問題解答法各有其優點與不足之處。如表4所示:
?。?)在整體綜合的意義上運用三種方法。綜合運用三種方法,就可以使之相互聯系、滲透、作用、補充,發揚優點,克服不足。運用“三合一”教法,首先顧全教材各部分內容的聯系和銜接,讓學員從總體上把握中小學語文教師培訓教材的結構,然后在理解這種教材結構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學習,從方法上保證每位學員都可以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和提高,引起學員對學習的強烈興趣。例如,我在指導學員學習《小學語文教材教法》中的“備課、上課、評課”這方面知識時,就是靈活巧妙地運用“三合一”教法。首先是扼要地講述備課、上課、評課的目的、要求以及應注意的問題,使學員對原有的知識經驗有深刻的理解,然后根據學員的實際能力和水平,重點講述年級不同而備課的要求不同,上課的方式方法不同,評課的標準不同的情況,并詳細地論述課堂教學上“啟發式”教學、“情境教學法”、“愉快教學法”,讓學員理解這些知識的理論性和科學性,提高教學的能力,最后引導學員討論,針對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見解與體會,集思廣益,師生共同研究,確定方向,并制訂教改方案。經過這些方法的教學指導,學員反應良好。實踐證明,從實際出發,將三種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綜合運用,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結語
“教學方法”的概念是綜合的,然而,人們在實際工作中很少顧及這些,自覺或不自覺地、人為地把各種方法割裂開來,以為留下來不講就是所謂“突出重點”,或者以為在整個學科教學過程中安排了一次討論,就是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調動了學員的積極性,培養了學員的能力,這其實就是一種對教學方法的生硬拼揍,而不是有機的統一。而“三合一”教法,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實際意義上的教學方法的本來面目,這是適合教學內容特點的。在現代的中小學語文教師繼續教育中,“三合一”教法切實可行,有助于全面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從教學內容來看,“三合一” 教法適合用于中小學語文教師培訓教材每個單元,每個專題。從教學過程來看,“三合一” 教法適合于或長或短的教學過程。
作者簡介
鄒麗嬋(1978—),女,廣東高州人,現任廣東省高州市教師進修學校語文講師,大學本科學歷,研究方向為中小學教師進修、培訓語文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4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