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論高中化學創新式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國家對于創新型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以學生作為開展教學工作的中心、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創新式教學也逐漸取代傳統的以應付考試為主要目標的教學方式。高中化學是一門兼顧具體實驗過程的嚴謹性和知識內容的抽象性的學科,既考察學生們對于課本知識的理解程度,同時對于學生們設計實驗以及從實驗過程中觀察并總結結論的能力也有著較高的要求。創新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們對于化學知識的理解和興趣,并幫助他們熟悉實驗設計和實施過程,培養嚴謹踏實的科學實驗態度和精神。本文將基于本人教學經驗,對于高中化學創新式教學應當具有的模式進行簡要探討。
  關鍵詞:高中化學創新多媒體
  相比于物理和生物,高中化學對于學生們實際能力的考察范圍更加全面——他既需要學生們對于各種反應式以及化學藥劑的性質熟練記憶,同時也要求學生們具有優秀的計算能力以及實驗設計能力。因此,我們教師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也應當更加注意對于學生能力的全方位培養,而不是僅僅基于考點,對課本內容進行生硬的講解。同時,在已經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的現在,我們教師所掌握的教學資源已經不再局限于書本和教學周刊,依托多媒體技術,我們所能夠利用的教學資源相比從前已經有了極大的豐富。最重要的是,我們教師應當緊跟時代的步伐,及時轉變教學觀念,不斷改進個人教學方法。[1]
  一、把握好教學節奏,注重循序漸進
  從高一到高三,化學教學實際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高一讓學生們了解包括元素以及一些簡單的無機化學反應在內的基礎知識,高二則將教學范圍從無機化學拓展到了有機化學領域,而高三則更進一步的展示了化學和我們日常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然而,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則是忽略了這一點,一味求快,對于課本上的基礎知識不斷拓展,這種做法看似提升了課堂的知識容量,實則對學生當前階段的學習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是一種變相的填鴨式教學,向一個剛剛接觸到各類金屬元素的學生大談特談明礬的配制,他自然除了將化學式死記下來以外別無他法。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當注意把握好教學節奏,對于學生而言,并不是說了解的知識越多,他們在考試中就越有利,重要的是他們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2]
  然而這并不是意味著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就應當完全跟著課本進度走,我們同樣可以對于當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并通過觀察學生是否了解來決定是否對其進行更進一步的講解。打個比方,在進行氯氣及其相關內容的教學時,就適當的提前引入了一些有關有機物的內容,但并未進行深入講解。一方面是當前的教學并未進行到需要講解有機物的階段,此時花費過多時間未免有些喧賓奪主,其次是當前學生們的精力主要放在無機化學上,他們對于有機化學的內容并未系統了解。我在此時進行拓展,主要是為了拓寬學生們的知識面,引起其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是為了讓他們對于整個高中化學的教學體系有一定的了解,以此來合理安排自己的預習和復習進度。
  二、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今的化學課程已經不再局限于對課本知識的枯燥講解,而是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使我們的課堂內容極大的豐富。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類學科,在教學過程當中,實驗教學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通過實驗,我們能夠直觀的表現出各種物質所具有的特征。然而,由于某些化學試劑本身就具有著一定程度的危險性,再加上學校的經費有限,很多化學實驗難以在課堂上直接進行,更不用說讓學生們自己動手進行操作。然而,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播放實驗流程視頻,就能夠讓這個問題迎刃而解:網絡上有著大多數高中化學實驗的教學視屏,同時也擁有著大量趣味實驗的相關視頻。通過播放視頻,我們不僅僅能夠向同學們驗證課本中的實驗結果,同時也可以針對實驗過程進行詳細解讀,指出和糾正其中存在的一些錯誤。
  例如,在進行焰色反應的教學時,由于在教室內使用明火本身就具有著相當的危險性,加上上課時間是在白天,學生們很難直接通過觀察區分出不同金屬焰色反應的差別,所以我選擇了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播放不同種金屬在燃燒中產生的不同反應結果的視屏,我向學生們直接展示了焰色反應的實際表現,同時向同學們解釋為什么實驗視頻中所體現出的實驗結果和課本介紹的略有不同。這樣做,既能夠向同學們展示實驗,也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安全隱患。同時,高中化學中,分子的結構往往是以一種立體的形式存在的,這也就意味著我們通過板書很難表現出如同一氯甲烷一類的擁有多種結構式但卻沒有相對應的異構體的原理,但是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這種知識點的介紹就會變得簡單很多。
  三、將化學教學與生活實際向結合,揭示二者之間的聯系
  化學是一門在實際生活中得到了廣泛使用的應用型學科,可以說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著化學知識。比如鋁不易被腐蝕是由于鈍化生成了三氧化二鋁,又比如肥皂的本質脂質等等,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我們課本中所介紹的很多知識,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會有著直觀的體現。讓同學們觀察鐵離子和銅離子的最簡單方式不是在教室里放兩個金屬塊等它們自己氧化,而是讓他們直接去觀察衛生間中的鐵銹和銅綠。生活中處處有化學,我們教師不應當將學校知識和生活常識獨立割裂開,相反,我們應當主動帶領引導學生們去尋找這兩者之間的聯系。
  同時,書本上的知識本質上是一種抽象的、概念性的知識,很多情況下,僅憑閱讀課本,很難直接理解事物的本質,在這種時候,我們教師可以用生活中的常識和情況對其進行類比,例如化學中的平衡問題,我們就可以用一邊放水一邊注水的水池對其進行類比。通過類比法,我們能夠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有利于學生們對于知識的接受和理解。
  結語
  高中化學的教學無論如何都無法脫離為了高考培養學生們知識和能力的功利性,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教師一切教學,都應當為了學生們最終在高考中獲得盡可能高的成績而努力。創新教學并不是讓我們對應試教育不屑一顧,正相反,知識的積累對于學生們而言是必須的。所有的創新教學都應當建立在培養學生們知識和能力的前提下。我們教師應當不斷探究創新教學和傳統教學方式之間的關系,在兩種教學方式之中取得適當的平衡。
  參考文獻
  [1]陳昌平.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教學反思.[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
  [2]趙秀娟.淺談高中化學的教學.[J].南北橋,2017(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80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