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教學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影響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健美操屬于體育學科類,其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升對當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诖?,本文通過探究健美操教學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影響,針對如何培養學生健美操核心素養談談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希望能夠有效促進健美操教學在青少年之間的開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體育學科健美操教學策略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和落實,中學階段的教育對于學生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的培養也越加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素質教育針對傳統教育教學模式所進行的最顯著的革新。為了有效實現學生健美操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首先要針對當前高中學生的成長變化特點,向學生灌輸科學的體育思想觀念,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運動精神,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健康、全面地發展。
一、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意義
國家教育部門于2014年印發研制了《有關課程改革全面深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其中明確指出了“國家教育部門將研究組織并提出學生在各階段的學習中所需的核心素養發展體系,進一步確立學生為適應社會發展和終身發展所需應具備的重要能力和必備品質。[1]
學科素養是基于學生價值觀、以及情感態度的理解和領悟,并通過自身的學習培養有關的學科思維和能力。其中體育學科素養是指的是對學生自主健身意識和能力的培養,而自主健身能力又涵蓋了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健身實踐能力以及運動認知能力等。[2]
二、中學健美操教學特點
在今天,健美操被看成是一項老少皆宜的全民運動,其定義可以概括為:在明快的音樂節奏伴奏下在保持身體姿態標準的前提下,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實現身體節奏性控制彈動技術,從而有效實現人們以健美、健心與健身,達到提升身體協調能力為鍛煉目的的一門現代化體育學科。[3]
1.通過教師要領示范進行直觀教學
教師在進行健美操動作的教學時,由于其動作與動作之間的變化和連接較為復雜、動作路線和動作技巧較多,教師大多采取要領示范的方式進行直觀教學,以高雅的氣質和優美的舞姿,身體力行的去打動學生、感染學生。同時再加上教師言語的指導和體視,讓學生對健美操動作要領的印象更加深刻、直觀。最后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動作要領的反復訓練,繼而能夠高效的完成動作要領的掌握。
2.在教學始末貫徹音樂節奏
健美操除了人的體態美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音樂節奏。在明快的音樂節奏背景下能夠將人的精神美、動作美以及人體美充分展示和發揮出來,因此音樂又被叫做是健美操的靈魂。在健美操教學的始末貫徹音樂節奏除了能夠營造一種激情、鼓舞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舞動情緒之外;還能夠配合健美操的美感和律動,提升其觀賞性。
3.突出動作表現力,充分展示了健美操的健康和激情
健美操主要通過表演者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來展現其內在的健康和激情,動作表現力是健美操的重中之重。動作表現力不僅體現在表演者的動作幅度和力度上,在表演者內在情感以及本身對音樂的感受的融合中也有所體現。健美操教學通過突出動作表現力,將表演者積極樂觀、健康陽光的精神面貌充分展示出來。
4.科學應用動作組合的教學方式
在健美操動作的教學中,很多動作都是單個的。但通過教師的組合排列,將這些單個的動作串聯起來,形成一個行云流水的組合,從而進行連貫、持續的教學方式。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不僅能夠有效豐富健美操動作組合的內容和教學形式,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運動效果和健身效率。
四、培養學生健美操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
1.強化健美操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素養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我們強調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但是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了學生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的培養。因此,我們在培養學生健美操核心素養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強化健美操教師的專業素質,深化培養和引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同時,教師還要不斷學習和拓展有關健美操專業的理論知識,從而有效實現培養和引導學生體育意識的教學目標。此外,教師還要強化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能力提升,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體育鍛煉習慣。
2.訓練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和配合、協調能力
教師在培養學生健美操核心素養的同時,除了要傳授學生基本的動作技巧和練習技巧之外,還要培養學生在音樂伴奏中的配合和協調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節奏感。教師在引導學生表演和感受音樂的同時,也可以通過讓學生應用自己喜愛的、時下流行的音樂,去感受不同音樂之間節奏感和律動性的差別,進而培養學生們全方位的音樂審美能力,更好的提升學生們配合、融入健美操音樂的能力。
3.強化對學生氣質和身體素質的訓練,突出健美操的動作表現力
學生心理狀態和身體狀態的健康程度關系到了他們自身氣質和身體素質的高低。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健美操核心素養的同時,要強化對學生自身氣質和身體素質的訓練,改善和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通過身體靈敏度、柔韌性、耐力及力量等多方面的訓練和提升,培養學生自身獨立的性格特征和內在氣質,從而有效提升學生身體和心理狀態的健康,充分突出健美操的動作表現力。
4.強化健美操教學的適應性,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健美操是當前老少皆宜的一項社會性活動,教師在教學時突出健美操的適應性,應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有效控制學生運動強度和運動量的大小,幫助學生不斷探索、調整適合自己練習的方法,從而實現學生心理健康目標和健美操教學目標的統一,強化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推動學生的身心健康。
結語
在素質教育的引領下,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已經成為各學段教師共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尤其是當下提倡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健美操的教學及其核心素養的培養就更顯得尤為重要,對學生得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強化教師的教學素養、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強化對學生氣質和身體素質的提升,最后突出健美操的動作表現力,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健美操核心素養,以促進其終身體育和全面發展意識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周佳麗.教學設計視角下高中健美操專項化教學中體育核心素養滲透研究[J].運動,2018.
[2]羅俊娥,雷明,梁云.基于核心素養下“動感健美操”校本課程的建設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
[3]熊純子.核心素養培育與健美操教學的改革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8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