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策略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首先界定了初中英語核心素養的內涵,然后從踐行素質教育、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發展三個角度分析了初中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的必要性,最后就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出了幾點建議,包括發掘生活資源、創設教學情境、開展教學活動、緊扣學生特點等。
【關鍵詞】初中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06-0124-02
核心素養是構建課程體系、規劃教學活動的重要參考因素。首先,核心素養包括學生的學習能力。素養成為教學環節中的主要目標,并不意味著素養是對能力的否定,相反,它是對能力的升華,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整合與提升,其中探究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知識的應用遷移能力都是核心素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其次,核心素養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端正的學習態度是學生維持高效學習狀態的前提要素,初中英語核心素養必須以學生的學習態度為保障性因素。當然,除了保障性因素,初中英語學習還需要發展性因素,就是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情感[1]。
一、初中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的必要性分析
?。ㄒ唬┷`行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
素養的內涵與素質、教養等有著很大的關聯性,在課程教學中可以等同于素質,因此,核心素養的培養也就是核心素質的培養。長期以來,我國基礎教育中推行的都是應試教育,知識、技能的傳授居主導地位,英語課程也不例外,既限制了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也影響了學生學習興趣的維持。素質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從更高層次的綜合素質培養入手,在注重學生知識學習效果的同時,更注重學生學習環節中的實際表現。初中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突破了傳統英語課教學的局限性,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
?。ǘ┨嵘虒W效果的客觀需求
教學效果是教師課程教學的主要追求,直觀反映了教學活動的得與失,打造高效教學課堂,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就初中英語教學而言,衡量教學效果的元素主要包括兩點:第一,教學目標的實現情形;第二,學生實際的學習效能。在以往教學環節中,教學存在著明顯的低效性,這固然和英語課程的屬性有聯系,也可以歸因于教師教學中的目標偏差。核心素養視角下的英語教學要求教師將教學目標設置為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與完善,這樣可以減少乃至杜絕教學環節中存在的資源浪費情形,提高教學效果。
?。ㄈ┐龠M學生發展的主動追求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類型與需求層次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逐步從技能型人才過渡到復合型人才、創新性人才[2]。教育作為社會儲才的核心途徑,自然應當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出發,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水平。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就是新時期社會人才需求理念在基礎教育中的折射,它要求教師從學生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創新教學模式,突出教學環節中的生本性,切實地將學生發展作為課程教學的核心內容。這樣既能將一般性的英語知識、英語技能傳授給學生,又能發展學生非智力層面的內容,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
二、初中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的途徑探討
?。ㄒ唬┌l掘生活資源,激發學習動力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對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而言,生活無疑是最為根本的源頭,也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途徑。在英語教學中引入生活元素,如生活事物、生活場景等,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還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了良好的語用體驗,是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主動發掘生活中的英語學習資源,以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來深化英語教學效果,消除學生學習中的困難與障礙。就以譯林版八年級下冊Unit2“Travelling”的教學為例,本單元以旅游為話題,初中生大都有隨父母外出旅游的經歷,因此,筆者在課堂教學前設計了一個熱身環節:說說我熟悉的景點(英文名稱)。
學生的答案林林總總,尤以Shanghai Bund、Nanjing Road、The Imperial Palace、Summer Palace、The Great Wall等景點居多。筆者發現,學生在遇到不知道如何用英文表達的景點時,會主動詢問其他同學或查閱字典,這既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創設教學情境,增強情感體驗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存在著較為明顯的枯燥化、抽象化傾向,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對此,教學情境的創設則能起到針對性的糾正作用。教學情境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以及學生的學習現狀所建構出來的情境,建構的方式既可以是語言描述,也可以是畫面、視頻展示,或者情景表演,這除了契合初中生的認知特征,還能有效突破教學環節中存在的難點,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而學習情感作為非智力因素,恰是核心素養培養中的重點所在。就以七年級上冊Unit 3“Welcome to our school”的教學為例,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涉及到大量的學科類單詞,而這些單詞恰恰是學生記憶中的難點,筆者在教學中,就借助了圖片創設法,每當接觸到一個學科單詞時,便配上相應學科特征的圖片,如在history的教學中,筆者引入了許多歷史劇中的畫面,然后輔之以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照片,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心理。
(三)開展教學活動,激活核心素養
初中英語教學以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為主要目標,因而,在初中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中,教師也必須以學生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培養作為根本任務。目前的課程教學中,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啞巴英語現象,學生運用英語交流的能力普遍薄弱,這不僅不契合課程教學的根本目標,也與世界發展的潮流相背離。對此,最為有效的方式則是開展各種類型的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激活學生的核心素養,當然,其中最為常見的是各種類型的教學游戲,如情景劇等。此外,形容詞的比較等級也是語法教學中的重點內容。筆者在教學環節中,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要求其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交流活動,活動中必須包含表示倍數的語法知識點,進而讓學生在課堂中表演出來。筆者在教學中觀察學生的對話設計、口語交流等是否規范、準確。
?。ㄋ模┚o扣學生特點,開展個性教學
個性教學是一個歷久彌新的話題。早在春秋時期,孔夫子就提出過“因材施教”的理念,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具體特點入手,開展教學活動。當然,此理念與今天以促進學生個性生成、發展為目標的教學理念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但其在實現機制上,都是緊扣學生特點,從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出發開展教學活動。初中生受家庭環境、成長背景、知識基礎等因素的影響,在學習環節中存在著比較明顯的異質化傾向,有些學生穩扎穩打,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牢固,有些學生則思維非常活躍,在知識的遷移與應用中表現出了過人的天賦。對此,教師應該從學生學習中的個性特征出發,開展針對性強的教學活動,為不同學生各具差異的核心素養培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學實踐表明,核心素養與個性發展并不沖突,相反,二者處于相輔相成的關系,個性教學在初中英語中的運用可以很好地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作為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理論資源,對學生的成長大有裨益。對此,教師需要從時代發展的角度出發,立足生活、巧用情境,借助教學活動來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工作。
【參考文獻】
[1]周奕君.初中英語學科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亞太教育,2016(24).
[2]陳美玲.基于核心素養下的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幾大走向[J].華夏教師,2016(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39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