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研究基于相關學者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內涵的研究,嘗試從有效解讀文本,提升語言能力;組織參與體驗,提升文化意識;注重個體差異,提升思維品質;運用學習策略,提升學習能力四方面淺析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學生核心素養 培養策略
2014年3月30日,中國教育部頒布《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依據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進一步明確各學段、各學科具體的育人目標和任務,完善高校和中小學課程教學有關標準。[1]據此,相關學者初步勾勒出英語核心素養的藍圖,將其概括為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基于此,筆者嘗試探究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以期指導未來教學實踐。
一、有效解讀文本,提升語言能力
英語核心素養中的語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會情境中借助語言進行理解和表達的能力。[2]提升語言能力,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正確分析供學生閱讀的文本題材,采取適合的閱讀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正確理解閱讀文本。提升語言能力,其次要求學生在社會情境中學會表達文本。
二、組織參與體驗,提升文化意識
文化意識指對中外文化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知,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包括知識、觀念、態度和行為的品質。[3]有學者提出,體驗作為一種思維活動和內心感受,是意義的建構和價值的生成,具有情感性、意義性、主體性、親歷性和模糊性等特征,它恰好能實現學生文化意識的提升。[4]基于體驗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可嘗試以下途徑,首先,創設相應語境。語言的習得,最有效的方式即讓學習者置身于語境中。在教授相關單元時,教師可將相關的英文名人名言、標語或漫畫等張貼于班級中,以創設相應的英語語境和文化氛圍。其次,參與探究體驗。如在講解英語相關語法規則時,教師可先呈現相應例子,再鼓勵學生觀察,發現規則,使學生熱衷于自我探知與發現。第三,品讀優質文本。教師可定期向學生推薦優質的英文閱讀題材,以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以提升文化意識。最后,活動提升意識。在課堂上,教師可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學生在相對真實的情境中表達英語。在課外,學??啥ㄆ谂e辦類似外語文化節、游園會等活動展現異國的文化,學生在準備、展示和參觀展示的成果的過程中,提升了英語文化意識。
三、注重個體差異,提升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表現為一個人的思維在學習過程中,以辨析、分類、概括、推斷、分析等方式呈現并體現其在邏輯性、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的水平和特點。[5]
人的認知存在差異,與認知相輔相成的思維品質也具有個體差異性,據此,有學者提出了分層教學理論。由于學生的認知能力存在差異性,若要通過英語閱讀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認知能力或思維方式的個體差異,筆者建議從三方面著手對學生進行分層,以針對性的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提升思維品質,首先是學生分層,教師可根據一段時間內學生的口語測試,閱讀測試等多次的成績,對學生進行分層??蓪W生分A級、B級和C級。A級學生英語成績優越。B級學生英語成績中等,但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較強的英語學習興趣和學習的自覺能動性。C級的學生英語成績不理想,學習困難和學習領悟性較弱。這三個層級之間的學生是可流動的,并非一成不變,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三個層級的學生可自由在三個層級之間流動。其次,學生學習目標的分層。教師可基于對學生的分層,引導學生設立切合自己實際的學習目標。如A級的學生,教師可要求在掌握課本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還應適當掌握相關的課外拓展知識,強化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提升語言綜合能力。B級的學生,教師可要求在掌握課本內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能基本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策略。而對于C級的學生,教師則要強化他們對課本基礎知識的掌握,如重點詞匯、句型等的背誦和理解。最后,是教學設計的分層。教學設計的分層主要通過教師階梯式的提問來滿足各個層級學生的需求,以此激發和開拓學生的思維品質。
四、運用學習策略,提升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指學習者應主動拓寬英語學習渠道,積極運用學習策略,從而提升學習效率的一種品質。[6]筆者認為,初中閱讀中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重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使其養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基于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明晰自身及學生角色。教師應讓學生明白英語語言的習得,重在持之以恒的個人或小組等的訓練,且讓學生明白自己在課堂上的主體角色和教師作為引導者的角色,與此同時,也應該給學生制定相應的規則,從而使教師能更好的引領課堂。其次,平衡自主與合作關系。教師既要鼓勵學生遇到問題養成獨立思考的自主學習習慣,也要鼓勵學生學會在與他人合作的過程中解決難題。第三,調控自我的學習情況。學生可通過自評,他評、內省反思等學習策略來監控自己的學習行為,成為自我學習的主人。第四,自我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教師應適當給予機會讓學生找尋相關的材料來自我設計課堂教學活動,以此既可以增強學生的自我學習動機,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同時學生從中亦可獲取學習成就感。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EB/OL].教基二(2014)4號,2018-11-24.
[2]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36(05):79-86.
[3][5][6]陳艷君,劉德軍.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本土英語教學理論建構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6,36(03):50-57.
[4]李學書,王亞歌.體驗:高中生英語文化意識培養的有效途徑[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04):116-13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71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