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文化策略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美國語言學家薩丕爾(Edward Sapir)曾說過:“語言的背后是有東西的,而且語言不能離開文化存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傳播,這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量?!闭Z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和文化是相輔相成、互相影響和密不可分的。核心素養下的英語閱讀教學應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英語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背景知識的制約,沒有一定程度的文化背景的支持和幫助,學好英語是很困難的。本文以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7A Unit5 Reading一堂閱讀課為例,分析說明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培養文化意識,形成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 閱讀課 文化意識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4-0170-01
  1.教學背景
  該閱讀文本選自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7A Unit 5 Reading,該單元通過介紹萬圣節,讓學生了解西方文化,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鼓勵學生探索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本課時主要讓學生能了解中外一些重要的節假日,節假日的背景及主要慶祝方式,能就有關“個人對節日的喜好”情況相互進行簡單詢問及回答,從而激發對本單元的學習興趣,并初步培養自己的世界文化意識。
  2.教學環節設計及說明
  I. Pre-reading task
  Watch a video: one minute from a funny movie“COCO”(尋夢環游記).
  教師提問:Q1:what can you see in the video?Q2: In western countries, people can dress up as ghosts on a special day .Which festival is it?Q3: Let's do a prediction : How people celebrate Halloween?
  【設計意圖】就文化而言它是一種熏陶,不是灌輸,因此要在平常的教學中進行點滴滲透。滲透的方式要在不經意間讓學生從身心深處感知。視頻讓學生在感官中接受那種文化氛圍,在感官上形成沖擊,隨后圍繞視頻內容提問學生。問題均屬于與話題相關的細節類設問,幫助學生建立相關的背景知識,以確保學生有足夠的信息為學生閱讀課文做好充分的話題和信息鋪墊,減少突兀感,由此話題引入教學的下一個環節。
 ?、?While-reading task
  Activity 1: Listen to the tape carefully and answer.
  教師提問:
  Q1: What kind of form is the text?
  A. News. B. Letter. C. Story. D. Notice.
  Q2: Why do you think so? Could you 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find out the evidence?
  【設計意圖】文化體現在具體的日常,文化滲透在生活的各個細節里。就這個而言,首先要讓學生感知書信這種形式,這是交流的一種方式,是傳播文化的一種路徑。英語學習有一種方式叫做全身反映法,就是要讓學生的口、眼、耳等感官都參與到學習中來。
  Post—reading task
  Activity1 : Read and retell.
  Encourage students to retell the letter with the help of some key words about paragraphs.
  模仿是學生的天性,模仿語音是學習英語的一項基本技能。讓學生跟著錄音模仿,即能練就一口熟練的英語,又能體會文本的情感。學生在說英語的時候,最大的問題就是語調平淡,沒有情感。跟著模仿,能讓學生說得地道,進而也能更好地傳播文化。
  Activity 2:Group discussion.
  教師提問:
  Q1: If you were Millie, how would you feel about Halloween?Q2: Are there any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manners and Chinese manners in celebration? You can give an example.Q3:Why do we celebrate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on special days?
  【設計意圖】文化的傳遞總是悄然發生。問題的提出應該在不打斷整體的意境中拋出。首先教師讓學生進行角色的置換,讓學生去感知真實的語境與真實的情感。接著教師讓學生又從萬圣節中走出來,進入傳統的中國節日中,讓學生又一次進行角色的置換。學英語的過程就是用英語的過程,用英語的表達去傳承文化,這其中當然也包含中國文化。這邊要糾正的一個偏見就是,學英語就只強調西方文化,其實,學英語是為了更好地宣傳中國文化。
  Activity 3:Think and write.
  T:You can write a letter to your pen friend Simon to talk about your ideas and introduce your favorite festival to him.
  【設計意圖】文化意識要植根于學生的一言一行中,換言之,就是要將文化付諸真實的實踐中,就這一課而言,實踐的最終形式落實在“寫”上面。寫作不僅能提高外語寫作質量和書面交際能力,更能使語言的交流和思想的表達完美的結合起來,即是能力培養與文化意識的結合。
  Activity 4:Summary.
  T:At the end of the class ,here is a poem for you.
  It drizzles endles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in spring,
  Travelers along the road look gloomy and miserable.
  When I ask a shepherd boy where I can find a tavern,
  He points at 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Let us promote, develop, creat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設計意圖】經典古詩以英文形式朗誦出來,不僅有利于學生深刻理解語言,得體的運用語言,而且在發展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祖國意識,點燃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3.教學案例的啟示
  核心素養下的文化意識,一方面強調以開闊的視野去了解西方文化,一方面又以家國情懷的視角來擁抱中國文化。避免英本主義的同時,也讓學生將固有的文化放在全球的視角里。核心素養下的英語教學,教師引導學生不僅用真實的情感體驗了西方的節日文化,加深了對本土文化的理解與感悟,在學習體驗中學會正確看待文化差異,增強對外國文化的理解,同時還要擁有本土文化的深厚底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了國際視野,融入了文化品格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79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