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文本解讀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的總目標是:通過英語是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展。閱讀教學既有利于學生發展語言運用能力,又有利于發展思維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對文本進行充分的解讀,從而實現課標的總目標。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內容仍局限于語言、詞匯、語法知識以及對文本信息的淺顯理解。然而,英語閱讀文本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教師應通過深入解讀文本的來設計教學問題及活動,才能讓學生學到正確的閱讀技巧,理解真正的語言與文化內涵,最終實現教師基于語篇內容培養學生學科素養、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學習質量的目的。2016年《中國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準(實驗稿)》提出了中國中小學生英語閱讀素養發展目標理論框架,框架明確指出閱讀能力包括解碼能力、語言知識、閱讀理解和文化意識四方面。因此,如何從“學習能力、語言能力、思維品質”三方面解讀文本,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本文探討的主題。
一、從“學習能力”解讀文本,注重學生解碼能力的培養
學生能運用恰當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是“學習能力”的要求。教師借助教材文本,從以下方面引導學生解讀文本,不僅有助于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解碼能力。
1.讀標題預測文本主題
“課標”的五級標準中對于讀的技能要求的第3點是,“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和可能的結局”。初中教材的閱讀文本大部分是有標題的,例如外研版九年級上冊Module 3 Heroes Unit 2的閱讀文本題目是“My hero—Dr Norman Bethune”。本模塊以“英雄”為話題,介紹英雄人物是屬于人物傳記,引導學生根據題目搜集與白求恩相關的圖片或視頻材料,通過材料的學習,使他們能更好地理解課文。而且根據人物傳記的特點,學生能預讀文本,按時間順序把握文本的語篇結構和人物的重要信息。
2.讀配圖預測文本內容
例如外研版九年級上冊Module 10 Australia Unit 2“The game that they like most is Australian football”的文本配圖就是很好的解讀文本的素材。學生預習的活動設計如下:
T:布置學生根據圖片及思維導圖,預測文本內容,并把學習內容寫在自學單上:
此設計不僅能發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還能挖掘學生原有的認知。學生通過對圖片的觀察認知,可以容易預測閱讀文本涉及了澳大利亞的人文景觀、環境特色等內容,與此同時,學生還可通過預讀文本,有目的地尋找學習信息、收集詞匯,為課堂的語言表達做好了鋪墊。
二、從“語言能力”解讀文本,注重學生語言知識的培養
語言能力指在社會情境中,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意圖和情感態度的能力。語言能力是基于具體社會情境而言的。一旦離開情境,語言只是一套符號,呈現的也只是一些語義上的表層意思。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務必注重以下兩點。
1.關注詞匯、語法特征,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
英語詞匯繁多,而且很多一詞多義、一詞多性的詞匯,詞匯往往根據閱讀文本語境的不同語義不同。所以為了讓詞匯教學與閱讀教學有效結合,猜測詞義題是最佳的方式。例如在教外研版八年級上冊Module5 Lao She Teahouse Unit2閱讀文本時,針對詞匯設題如下。
Teahouse is one of Lao She’s famous plays.He wrote it in 1957.The play has three acts and shows the lives of common people in China from the end of nineteenth century to the middl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It tells us the story of Wang Lifa and the customers of his teahouse in Beijing.…
語義猜詞題:The underlined word “acts” means in Chinese.
A.角色 B.演員
C.表演 D.幕
設題的目的有三個:①act是生詞。②act有名詞和動詞兩種詞性。③培養學生在文本語境下對語言表達的合理性與得體性。學生在小組交流中,運用了plays、wrote、play、has、shows、story等關鍵信息進行討論分析,得出結論acts在此語境中是名詞,而且根據play(話?。┖蛃hows(展示)的語義推理判斷“D.幕”為正確答案。
在這個教學活動中,學生不僅通過閱讀文本來提高自身的語言知識能力,而且也能借助語言知識來提高自身的文本閱讀能力。
2.關注作者、文化背景,領悟文本的情感態度
“課標”指出學生要對祖國文化了解,具有國際理解意識。教材的閱讀文本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所以文本是落實“課標”情感態度分級標準要求的最好途徑。例如在教學外研版九年級上冊Module3 My hero—Dr Norman Bethune時,作者Wang Lingling所描述的是國際共產主義戰士——諾曼·白求恩的偉大事跡。白求恩是一位加拿大醫生,是國際反法西斯的志愿者,他在1938年到中國做一名戰地醫生,制作手術器械,訓練醫生護士等等,幫助中國人民,為中國人民而犧牲,是中國最為著名的英雄人物之一。這文章由一名中國學生所寫,學生在小組交流中更容易產生共鳴,激發愛國、愛好和平的情懷,樹立正確的國際意識。
三、從“思維品質”解讀文本,注重閱讀技巧與策略的培養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的“思維品質”指“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和水平”。我利用閱讀文本采用以下不同的閱讀策略,以達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的目的。
1.精準略讀,把握主旨
根據閱讀文本的篇章特點,教會學生略讀(skimming)的五大技巧:閱讀文章的首尾段;閱讀各段的主題句;閱讀文章的標題;瀏覽與主題句相關的信息詞;關注插圖說明。例如教外語版八年級上冊Module5 Lao She Teahouse時,設計段落大意匹配題如下:
Match the headings with the paragraphs.
Paragraph 1 a)Lao She Teahouse
Paragraph 2 b)The story of Teahouse
Paragraph 3 c)Lao She
設計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要先看文章標題、段落標題或插圖,從而把握文章主旨。
2.細致尋讀,理清脈絡
閱讀文本包含了豐富的語言知識與人文知識,要獲取文章更詳細的內容,可通過問題的設計教會學生尋讀的三大步驟:先讀題,了解題旨;用目光掃尋全文,快速尋讀到要找的信息;找到相關的信息看是否是要尋找的內容。例如教外語版八年級上冊Module5 Lao She Teahouse時,設題如下:
設計目的是引導學生能運用文本特點,通過掃尋關鍵的信息,如:時間狀語,從而找到相關的信息,最后理清文章脈絡。尋讀也是讓學生讀懂常見體裁讀物的好辦法。
3.推理判斷,把握內涵
“課標”強調重點培養學生在閱讀中發現、探究、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引導學生通過對文章中文字信息、上下文邏輯關系的推理,是掌握閱讀技巧與策略的有效方法。如在教學外研版九年級上冊Module 7 A book review of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時,設題如下: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groups:
1)What do you think of Tom,Tom’s friends and Injun Joe?
2)Do you like the story? Why or why not?
設計目的是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對人物的描述,通過文段依據推理,對人物做出正確的評價,最終讓學生通過文本閱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4.賞析語言,學以致用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即學以致用。因此,在教學中,關注文本中的語法、句法,以及它們在語境中的運用,并實現知識的遷移應用。例如在教學外研版九年級Module10 Australia時,設計如下:
Task 1 Discuss the structure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The Aborigines are the people that have lived in Australia from the earliest.
Their ancient stories describe the spirits that created the world.
The foods that Australians like most are ham and beef with lots of salad.
The game that they like most is Australian football.
Task 2 Describe Australia by using the Attributive Clauses with “that”.
設計目的是引導學生突破閱讀中的語法難點的同時,讓學生學會賞析語言的表達并學以致用。
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提高文本解讀能力是教師實效和學習質量的關鍵。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從核心素養的層面入手,依托相關的活動和任務,搭建平臺,幫助學生理解和處理信息,促使其與文本進行深層互動,最終培養學生自主閱讀、文本理解、信息運用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簡而言之,教師要引導學生逐步了解文本的主題(what),主題的意義(why),文本體裁、篇章結構、文本語言和寫作手法(how),實現閱讀教學與核心素養的真正融合。
責任編輯 黃博彥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68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