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文本解讀:以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為向度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是教學的應然追求。作為教師,可以以文本解讀為抓手,引導學生直面文本,觀照學生的具體學情,讓文本解讀適合學生。
  當下,核心素養正漸漸成為熱詞,關于核心素養的研究也漸漸熱起來。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品質、文化傳承與理解以及審美鑒賞與創造。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可以從“供給端”發力。而對語文教學來說,最為有效的“供給端”就是文本解讀。在教學中,師生應當成為文本的知音,應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向度,通過文本解讀引導學生向文本更深處漫溯。
  一、文本解讀應直面文本
  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文本解讀向度,必須從文本出發。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直面文本,引導學生在文本的言語叢林中來回穿梭。文本解讀的效度,決定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深度,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心研究文本,不僅從內容上,還要從形式上把握文本。
  從內容上把握文本,就是要追問:“文本寫了什么?”“文本為什么這樣寫?”從形式上把握文本,就是要追問:“文本是怎樣寫的?”正如歌德所說:“內容人人看得見,涵義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對于大多數人是一個秘密?!苯虒W《珍珠鳥》一課,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提出一些問題,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進行梳理。比如著眼于文本內容,學生提出了“珍珠鳥是怎樣逐步信賴‘我’的?為什么珍珠鳥會逐步信賴‘我’?‘美好的境界’指什么?”等問題。著眼于形式,學生提出了“文章是怎樣表現珍珠鳥逐步信賴‘我’的?”等問題。通過這樣的問題,學生不僅能把握文章寫了什么,還認識到文章這樣描寫的秘妙,如文章是怎樣表現作者內斂的情感的,怎樣含蓄而隱蔽地描寫心理活動的,文章中哪些是靜態描寫,哪些是動態描寫,等等。從文本出發,學生能走進文本靈魂深處,觸摸到文本跳動的脈搏。
  語文是一個無窮大的話題。直面文本,能延伸出許多精彩的觀念。比如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引出了“林中鳥”與“籠中鳥”的話題,在思辨中產生了“奴役”與“自由”的思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當學生直面一篇篇文本并進行深度解讀時,就能實現“語文”對善與美的意義和價值追求。
  二、文本解讀應觀照學情
  學生核心素養是知識、學習能力、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個性品格的有機整合。以學生核心素養為向度,文本解讀必須觀照學生學情。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睉撜f,文本和學情是教學的兩翼。作為教師,應做到心中有學生,從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情意態度等出發,制訂多維目標,實施多元教學預案,只有這樣,文本解讀才有效度。
  實踐證明,教師站在學生立場上,從學生視角引導文本解讀,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作用,讓課堂和諧而有生氣。比如《安塞腰鼓》一文共有20個自然段,分別由“鼓響之前”“腰鼓表演”“鼓聲止息”三部分構成。其中,“腰鼓表演”是課文的重點部分,分別從四個角度進行描寫:一是“火熱的舞蹈場面”;二是“雄壯的鼓聲”;三是“茂騰騰的擊鼓后生”;四是“綺麗的舞蹈姿態”。由于腰鼓是產生于黃土高原上的一種民間舞蹈藝術,對于位于長江中下游的學生來說有點陌生。為此,筆者在教學中將《安塞腰鼓》的微視頻向學生展示,視頻中動態的場景,既能讓學生眼觀其形,也能讓學生耳聞其聲,學生仿佛置身于腰鼓表演的現場。在這個過程中,安塞腰鼓那種震撼人心的力量直達學生內心,讓學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由此,學生才能更真切地感受與體驗文本中所表現的安塞腰鼓舞的磅礴氣勢,對文本語言也就有了認同感、親近感。
  在文本解讀過程中,由于某些作品與學生有著一定的心理距離,因此容易讓學生產生隔閡感、陌生感。作為教師,要充分運用課文插圖、多媒體課件等方式,創設必要的情境,助推學生進行文本解讀。只有當文本中的內容、形式抵達學生的心靈深處,學生才能形成刻骨銘心的感受與體驗。
  三、文本解讀應當貼合學習
  指向學生核心素養,文本解讀不僅要觀照學生學情,還要努力貼合學生的學習方式。文本解讀是學生基于當下個體化體驗的一種感悟,我們不可能還原作者文本創作的過程,因而文本解讀也并不存在一種終極的唯一答案。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文本的理解,說到底就是他的一種經驗性理解、文化性理解。
  比如《孔子游春》是一篇充滿詩意和哲理的課文。在教學中,不同的教師其教學取向就不同,比如有教師以“走近孔子”為主題,有教師以“走向思維方式”為主題,有教師以“走向古文”為主題,還有教師以“走向尊師”為主題,等等。筆者在教學中,以“游學”作為主題,力圖從師生的“論水”走向“論志”。在文本解讀中,學生的思維縱橫捭闔,形成了不同的見解。如對于文末的“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有學生認為這是描述孔子和學生的關系更和諧了,情誼更濃了,所以春意也就更濃了;有學生認為這是因為弟子領悟了孔子的諄諄教誨,因而感受到春意更濃了;還有學生認為,是因為孔子悄無聲息地在弟子的心中播下了志向的種子,所以春意更濃了,等等。
  以學生核心素養為向度,教師鼓勵學生以多元視角解讀文本,讓學生百家爭鳴、百花爭艷。如此,學生情動而辭發,就自然能顯現語文學習的濃濃春意!
  (作者單位:江蘇如皋市白蒲鎮林梓小學)
  責任編輯 劉 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990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