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視角下的《珍珠鳥》文本解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解讀文本需要建立學生視角?!墩渲轼B》一課的教學,從學生視角出發,基于三個問題并作出解答,使得學生對文本的解讀有了深度?!墩渲轼B》是著名作家馮驥才的一篇散文,被收錄在多個版本的教材中,同時也是多見于公開課的課文。在日常的教學中,筆者更關注學生視角下的文本理解,并對此進行了多次教學研究,略有收獲。
一、珍珠鳥是一種什么樣的鳥
由于學生的認知經驗所限,他們對珍珠鳥并不了解,而在學生對課文所描述的對象都不了解的情況下進行深度解讀,其實是一個偽命題。事實上,在筆者的教學過程中就多次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有學生提問:“珍珠鳥是一種什么樣的鳥?”
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教師有兩種選擇:一是搜集相關的材料,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向學生介紹珍珠鳥。二是引導學生閱讀課文,通過對問題的不斷提出與解決,在學生的大腦中構建出珍珠鳥的形態。筆者在教學中與學生有這樣的一段對話:
師:好多同學都問了同一個問題,那就是“珍珠鳥是一種什么樣的鳥”。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我們能不能從課文中尋找答案呢?
生:(略帶失望,聲音并不響亮)可以。
師:看來大家并不樂意,是希望老師直接告訴你們答案嗎?
生:(異口同聲)不是。
這就是學生的特點,當教師的問題略帶挑戰性的時候,他們就會勇敢地面對這種挑戰,選擇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解決問題。在上面問題的驅動之下,學生開始對文本進行新的解讀。
生:老師,我發現了珍珠鳥有紅紅的嘴和紅紅的腿。
生:老師,我也發現了,珍珠鳥是一種很肥的鳥。
師:(給予肯定評價)同學們閱讀課文很仔細,能夠通過對課文的閱讀尋找到珍珠鳥的特征。根據大家的描述,老師用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只鳥,看看和你們心中珍珠鳥的形象一樣嗎?
這個時候,學生會帶著這個問題進一步閱讀課文,這也是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度解讀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在學生的視角下完成的。由于學生想知道珍珠鳥是一種什么樣的鳥,在他們對課文進行深度閱讀時,珍珠鳥的形象就一步步清晰了。這個形象是由學生自主構建的,也是接近于真實的珍珠鳥形象的,由于珍珠鳥形象的清晰,他們在閱讀課文的時候,往往會有更深的理解。
二、作者為什么要寫珍珠鳥
“鳥兒是人類的朋友,那自由飛翔的身姿,絢爛繽紛的色彩,婉轉多變的歌喉,為世界增添了無限的生機和樂趣,也讓古往今來的詩人作家寫出了許多閃耀著靈性的文章?!边@是一節獲得高級別優課評比一等獎的課堂上教師對課文寫作由來的介紹語。對于這段介紹,筆者的觀點是:我們的語言可以更樸素一些,我們的介紹還可以基于學生的問題來進行。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曾經有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作者為什么要寫珍珠鳥呢?”
這個問題有好多學生搶著回答,有的學生說:“因為珍珠鳥很可愛。”有的學生說:“因為珍珠鳥是作者朋友送給他的?!币灿械膶W生說:“因為作者在與珍珠鳥相處的過程中,發現了它有很多的變化,作者感覺這種變化對生活特別有意義,引起了他的很多感觸,所以他就寫下來了?!薄瓚斦f,學生的這些答案都是在文本解讀的基礎上得出的,而反過來,這個問題其實可以推動學生對文本形成更有深度的解讀。
筆者在學生作出回答之后進一步追問:“作者寫珍珠鳥還有其他的理由嗎?”
很自然,學生在聽到這個問題以后,會繼續解讀課文,于是有了新的答案。
生:作者在與珍珠鳥相處的過程中,有著相互付出的過程。
師:哦?這個觀點非常有趣,你能說得更具體一些嗎?
生:因為我發現,作者其實為珍珠鳥做了很多事情,比如說它為珍珠鳥提供了一個幽靜的居住環境,還給他添食加水;珍珠鳥也給作者帶來了很多的生活樂趣,還有對生活的思考。
生:(附和)對,我也發現了。課文最后一句話其實就是作者的思考。
很顯然,學生的這些答案,就是此前自己所提出問題的答案。這個答案不是教師給的,而是學生自主建構的,這其實就是學生視角下對文本的解讀。
三、鳥兒不應該自由自在飛嗎
在研究這篇課文的解讀時,筆者得出一個觀點:“《珍珠鳥》一文,寄情于物,抒發小小哲理,雖未脫舊式花鳥魚蟲小品文的傳統,卻也無可厚非。然而問題隨之而來:鳥兒作為自然界中自由的生命,是否可以如對待家禽一般豢養戲弄?‘生物’與‘寵物’,不是同一概念。”
其實在教學中,筆者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有一個學生提問:“為什么我們要把鳥兒養在自己的家里,而不讓它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飛翔呢?”
盡管有少數學生打趣說:“因為珍珠鳥太肥胖了,它飛不動?!钡遣豢煞裾J的是,這確實是一個有意義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筆者認為應當交給學生自己去回答。筆者只問了學生一個問題:“今天珍珠鳥與作者的相處,是不是就意味著珍珠鳥是不自由的呢?”
對于這個問題的解答,學生是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去完成的,筆者沒有多加干預。等到小組展示自己的合作成果時,有一個小組的答案令人稱奇。“我們小組覺得,珍珠鳥養在家里不一定是不自由的,這就和我們現在跟父母相處一樣,我們也是自由的,將來我們長大了,可能會離開父母,那個時候雖然在外自由地飛翔,但我們依然會想念自己的父母……”
將自己與珍珠鳥聯系起來,是對珍珠鳥與作者相處作出的回答,也是對文本深度解讀的結果。這個答案無疑是具有深刻人文意義的。同樣,這個意義是學生在自身視角下獲得的,這也彰顯了學生視角在文本解讀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ㄗ髡邌挝唬荷綎|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皇冠小學)
責任編輯 劉 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99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