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文本解讀及教學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文本解讀】
《天地人》是統編本教材一年級上冊“識字單元”的第一篇課文,也是學生學習的第一課,對于滲透傳統文化以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積極的意義。這篇課文作為無注音識字的第一課,共有6個生字:“天、地、人、你、我、他”,這6個生字分兩行排列,“天、地、人”是構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你、我、他”是“人”的三個代稱。背景是國畫《一望大江開》,畫面近景是巖石松枝,中間是大片留白,遠處空曠無垠,咫尺之間似有萬里之遙,隱含“天、地、人”之間的關系,可以讓人充分感受天地之廣袤,給人以恢弘大氣之感,以此突出中國文化的特點,來配合學生的漢字學習。
《天地人》一文在教材內容的編排上采用了中國傳統蒙學文化《三字經》的體例,簡簡單單的六個字中隱含了傳統文化中“天地合一”的思想,以及人與人、人與自然間和諧相處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教學“天、地、人”三個字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仔細觀察插圖,再引出“天”與“地”,并讓學生在頭頂藍天、腳踏大地的真實感觸中體會“天”覆蓋萬物以及“地”承載萬物的浩瀚壯闊,在這天地之間,人猶如精靈一樣,在盡力創造著世界的美好。
“你、我、他”是“人”的代稱,旨在告訴人們在這天地之間“你我他”都是其中的一員,每個人都不能離開他人獨自生活,人類是一個大家庭,你、我、他都要和諧友好相處,《天地人》編排在教材的第一課,不僅尊重了學生認知事物的特點,還隱含著作者對剛入學學生強烈的期待。教師要準確把握編者意圖,對學生進行識字與傳統文化的教育。當然,對于《天地人》的文化的解讀,并不意味著在學生開篇的第一課就需要掌握,而是一個對漢字文化滲透的漸進的過程,也就是說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具有“文化自覺,文化關照,文化意識”等方面的意識。
【教學建議】
一、欣賞國畫,感知傳統文化
1.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欲望
師:我們是中國人,說的是漢語,寫的是漢字,中國人就要學中國字,這樣就能讀更多的書,學到更多的知識,你們想學習中國字嗎?
2.觀察國畫,初識漢字
讓學生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自己是否認識這些漢字,是從什么地方認識的。
二、認識生字,滲透傳統文化
1.學習“天、地、人”
?。?)教師簡介人與天地之間的關系,借助多媒體播放藍天、大地的圖片,并讓學生說說生活在天地之間的人能做些什么。
?。?)學生分別以“天、地、人”進行擴詞練習。
(3)課堂拓展:你們知道“天、地、人”出自哪里嗎?(播放兒歌:三才者,天地人。天在上,地在下。大大人兒立中間。)
2.學習“你、我、他”
?。?)漢字演化,傳承文化。
學生借助微課了解“人”與單人旁的關系。
?。ǘ嗝襟w呈現字的演化)
活動設計,漢字變變變,單人旁和“也”合在一起就是“他”。組詞:他們、他人。
單人旁和“爾”合在一起就是“你”。組詞:你們、你好。
(2)欣賞歌曲《天時地利人和》。
3.創設語境,運用漢字
(1)借助“你、我、他”,介紹姓名。
例:我叫XXX,他呢?
(生之間互相練說)
?。?)借助“你我他”,厘清人物關系。
例:我叫XXX,你是我的老師,他是我的同桌。
?。ㄉM練習)
漢字,有著濃郁的文化意蘊、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結。在小學生入學的第一節課上,教師應以“正規”識字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識字的樂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ㄗ髡邌挝唬喊不帐徍欣衤沸W)
責任編輯 宋園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99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