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高年級英語復習中對教材的開發與再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筆者根據小學高年級英語各階段復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改變復習模式,對教材進行開發和再構,改變復習的單一模式,讓舊知換新顏。
關鍵詞:復習;均衡發展;教材開發;再構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7-123-1
孔子曾在《論語》中說到學習要“學而時習之”,足見復習對學習的重要性。教師在每節課上,每個階段性學習中都會組織學生進行復習工作,這是教學和學習所必須的。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拘泥于教材文本,復習常常意味著炒冷飯、機械重復、題海戰等,這也使得許多學生對復習舊知識感到厭倦和排斥,對英語學習產生厭倦感。筆者在多年的聽課中發現英語課中的復習版塊中確實存在著不少問題:
復習內容單一:盡管教學形式多樣但是復習的內容往往著眼于單一的詞匯復習和本單元句型復習。不能夠將學習的內容有效的整合起來,不能達到培養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目的。
目前很多老師在開課中常會在復習版塊中使用的教學方式:Magic eyes,打地鼠,看圖片說單詞,移動探照燈等。這些方式在課堂上往往非常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因為這些大部分學生都能輕而易舉地、不假思索地回答,但是因為太容易了,所以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沒有經過一定的思考過程,對于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因此在眼花繚亂、參與度高的表現后呈現出來的是教學的低效,并沒有對學生的已有知識起到多大的作用。
復習形式機械:Free Talk環節往往是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是對已學知識的復習和鞏固。然而在很多老師的課堂中,該環節往往就針對本單元或上單元的句型的對話,一、兩個話輪就結束,然后進行與下一位同學的對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與老師互動的人數雖然不少,但是話輪太少,話題牽強而生硬,師生互動后面隱藏的是機械的對答而不是真正的對話或交流。
如何改變這樣的現狀,讓學生不再對復習舊知識感到厭倦和排斥,對英語學習產生厭倦感?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
一、復習要以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
不管是詞匯還是句型的復習,都要以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首要目標,促進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有的老師在課堂上復習詞匯時會使用Brain Storm的形式。讓學生由所給的詞匯聯想到更多相關的詞匯。雖然同樣的詞匯復習,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進行快速思考、并且會對詞匯的意義和分類再一次在大腦中留下一個清晰的印記。Brain Storm的快速反應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還能夠拓展學生的復習范圍,不再局限于本單元而是學過的所有詞匯,一些早前學過復現率較低學生容易遺忘的詞匯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復習。
例如某位老師在復習交通工具時:
T: Can you find friends of “bus”?
S1: Bike!
T: Right. Do you ride a bike to school?
S2: Yes, I go to school by bike.
T: Wow, that’s very green. Thank you. Any others?
這位老師在復習詞匯為新學內容做鋪墊的時候,并沒有只著眼于詞匯的復習,而是把句型的教學也開始做了一定的鋪墊。同時這樣的對話非常地接地氣,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同時也能激勵其他學生踴躍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二、復習要兼顧能力的均衡發展
到了高年級,很多教師將重心放到學生讀寫,對聽說能力的發展有所忽視。筆者以為復習中可以兼顧這兩者的發展。筆者在教學中進行了Daily speech的嘗試。每日由一名學生提前準備好一份演講稿,主題可以自定。在課堂上演講后,由聽演講的學生來根據內容進行提問,獲得更多的信息。由于主題自定,學生們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或者想要展現給朋友們得內容,所以大部分的學生可以提前準備好演講的內容。傾聽演講的學生則可以對自己聽的不清楚或還想進一步了解的內容進行提問,獲得自己要知道的內容。在學生們互動的過程中,他們用自己學過的知識來達成自己的目標。雖然有時候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意愿,但是堅持一學期下來,孩子們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他們樂于表達、學會傾聽、敢于提問。
三、復習要使學生在舊知中獲得升華
階段性復習是學生最反感、最厭惡的時間了。很多時候,階段性復習對學生來說意味著大量的習題,反復地默寫詞匯、句子??偠灾菬o趣的、乏味的。如何改變這樣的現狀,筆者認為階段性復習是一個階段內容的總結和深化。局限于某一單元的詞、句的復習必然是乏味無趣、機械僵硬的。語言應該是生動、變化的,教師應該對單元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了然于胸,從而推陳出新,以新鮮的載體復習、歸納舊的知識。筆者在對5B Project1進行教學設計時,將所有的教學點:個人居住信息、問路、出行方式等有機組合在一起,以孩子們人所共知的《小紅帽》為故事情節進行改編從小紅帽自我介紹包括居住信息、Bad Wolf引誘小紅帽說出外婆家的地址到獵人the hunter解救了小紅帽將外婆送到醫院,和小紅帽討論如何去醫院,將Unit1Unit4的主要教學內容都以繪本的形式呈現在孩子們的眼前,既有新知的教學,也有舊知的演練,孩子們學習的興趣都高漲了,一節課下來不管是教學目標還是學生的參與度都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新課標》中提出:語言需要大量的輸入,英語教師不僅要根據教和學的需求,提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英語學習資源,而且要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現實生活中鮮活的英語學習資源,拓展學生學習英語和運用英語的渠道。這樣的要求,就給予了教師更多的選材自主權,使得教師從教材的使用者轉而成為教材的再構者、開發者,拓展了教材的外延性,增強了教材的靈活性與多樣性,從而使課堂更富有活力,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持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50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