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英語復習策略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老師應該讓學生在快樂中復習,在復習中成長,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努力地提高復習質量。老師把激情、幽默感運用于復習課。把競爭引入課堂,促學生進步。合作學習是提高復習質量的好方法。要高度關注臨界生。注意習題的評講技巧。只要我們在教育教學中努力做“最好的教師”,用智慧與愛心對待學生,再加上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復習的質量一定會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一定會好。所以,讓我們對孩子多一份愛吧。
【關鍵詞】小學英語;關注臨界生;評講技巧
每位老師到了復習的時候都會有困惑,怎樣才能有效復習?怎樣在復習過程中幫學生查漏補缺?怎樣在復習階段讓學生有質的飛躍?“題海戰術”這是每位老師在迎考時必用的方法,可是有經驗告訴我們,如果一味地讓學生埋頭苦做,效果適得其反。老師應該讓學生在快樂中復習,在復習中成長,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努力地提高復習質量。接下來筆者結合小學英語教學,談一些復習的策略和自己的做法。
一、把激情、幽默感運用于復習課
曾經在一篇教育文章里看到過這樣的話:“一堂課能讓學生真正地開懷大笑三次的老師,是成功的老師,是受學生歡迎和愛戴的老師。”筆者也盡量這樣去做。復習課比較枯燥,通俗點說就是“炒冷飯”,要令這鍋“冷飯”變成色香味俱全的“豐盛大餐”,需要我們老師運用無窮的智慧去開發學生的潛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情與幽默就是最好的作料。一上課,一首動感十足的英文歌、一首節奏感非常強的英語童謠、一個令學生捧腹大笑的英語幽默故事……能讓學生先high起來、動起來,讓教室充滿歡樂,讓學生充滿學習的能量,充滿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這樣,一堂有效率、有效果的快樂復習課就開了一個好頭。
我們英語讀音經常會與中文的諧音發音相似,有時候有些學生還故意怪聲怪氣地模仿,當出現這樣的現象時,只要不是粗言穢語,筆者不會批評學生或立即中斷學生們的笑聲,反而會帶著他們一起笑,一起放松,之后再做正確的指引。有時在教授一個知識點的時候,剛好與自己看過的新聞或自己的親身經歷相似,筆者也會和學生們分享,既讓他們長見識,又會令他們精神一振,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筆者也會用幽默去幫學生解決一些枯燥的語法難點,比如五年級第二學期的難點是現在進行時,總有一部分學生老是忘記be動詞加動詞ing的基本形式,當be動詞稍作變化,一部分學生就不注意,動詞就寫回原形了。于是,筆者就告訴學生,be動詞是會“化妝”的,然后歸納出be動詞的原型、縮寫形式、否定形式、開頭大寫的這幾種形式讓學生去背和記,這個難題就迎刃而解了。比如,六年級第二學期的綜合復習,學生老將“征求用語”和“邀請用語”的回答混淆。筆者就幫他們總結征求用語一般用Can I…? May I…? Would you like…?去問,用“三兄弟” Sure. Certainly. Yes, of course. 來回答。而邀請用語一般用 Let’s… 來開頭, 一般用“兩姐妹”OK. All right.或者Great!/Good idea.等來回答。這樣在這么生活化的解說中,學生們也能分清這兩個難點了。
小學的人稱代詞是個難點,為了幫學生們記好形容詞性的物主代詞,筆者為他們編了一個小歌謠:我的,我的,my, my, my; 你的,你的your, your, your; 男的他的his, his, his; 女的她的her, her, her;物的它的its, its, its;我們的,我們的our, our, our;你們的,你們的your, your, your;他/她/它們的, 他/她/它們的their, their,their.學生們非常喜歡這樣知識性的歌謠,在瑯瑯上口的同時,他們也攻破了知識難關。讓筆者覺得欣喜的是,學生也會根據老師的教學方法去很有創意地學習,比如他們會用學過的單詞和句型去改編英語歌詞,會制作很多精美的單詞卡去互相背記單詞,也會用自創英語童謠去記憶一些相似和比較難的語法知識。
二、把競爭引入課堂,促學生進步
古代日本的老漁民發現如果將幾條生性活潑的沙丁魚放入一群被打撈的懶惰的鲇魚當中,由于好動的沙丁魚在鲇魚中亂竄,給鲇魚帶來一種危機感,它們就會奮力游動,從而避免了由于窒息而亡,這便是有名的“鲇魚效應”。
于是根據這個原理,筆者也在教學和復習過程中采取了競爭機制。主要做法如下:同學間兩兩一組確定競爭對手,相互挑戰,然后互相下挑戰宣言,挑戰的內容包括每天的作業完成情況、課堂回答效果、單詞過關、測試過關等等。對贏的一方老師加以適時獎勵,對負方也經常鼓勵加油;在課堂進行分組比賽,有加分激勵等措施;每張習題卷的批改采取老師改、同學互改的形式,都要求寫分數,每一次的分數都與前一次的成績作對比,與自己的目標作對比,與你的競爭對手作對比,以此激勵上進、積極的學習風氣;讓學生通過“四人小組”的形式設計試題,然后將試題進行交叉的考查,再通過全班投票的形式,選出最優秀的試題。
“鲇魚效應”是最經典的潛能激發案例,所以一個組織中需要有幾條“鲇魚”,“鲇魚”本身未必有多大能量,但他可以給整個組織帶來能量釋放的連鎖反應。我們崇尚競爭,但又不忘記合作,學生在復習中得到鍛煉與成長。
三、合作學習是提高復習質量的好方法
馬克思說得好,協作不僅可提高個人的生產力,并且是“創造一種生產力”,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神奇效果。聰明的人不但要積極與伙伴合作,也要勇于與競爭對手合作并從中獲益。
所以,筆者提倡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指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合作,人人參與學習和研究、解決問題。通過教學實踐,筆者深刻體會到,小學生學習自覺性不高,經常需要別人督促、提醒才會按時完成各項學習任務,而由于英語老師的任教班級較多,經常督促學生,一對一輔導學生的機會不夠。因此,開展“合作學習”非常有必要。 筆者堅持“四人小組”活動,以優生幫帶學困生的原則分好組。課堂上學生以“四人小組”的形式共同討論和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課后,組長帶領組員完成每天老師交代的任務(讀書、背書、聽寫單詞),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學習能力、合作能力。最重要的是對優生起到了推動作用,對學習后進、有困難的同學也起到了很好的幫帶作用,既提高了學習效率,也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這是培優輔差的一個好措施,所以筆者任教的班級絕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單詞過關效果比較好,成績也不錯。
四、要高度關注“臨界生”
老師應該要對本班的臨界生了如指掌,特別是在復習的短時間里更要高度關注他們。筆者是這樣做的,在課堂上根據問題的難易去提問優生臨界生或者是及格臨界生,隨時了解他們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然后再“對癥下藥”。對他們的課外作業或者課堂測試會面批面改,出現問題馬上幫他們排憂解難。平時,除了學習也要高度關注學生們的思想動態,并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家校合作,共同進步。只要老師用耐心和熱心,不放棄、不拋棄這些臨界生,他們也會被您激發無限的學習潛能,在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五、注意習題的評講技巧
評講習題要精講、要給學生反饋的時間,不要一味追求數量,應該以關注每一份練習的過關質量為主,不求做很多很多的試題,但求做過的練習學生都能95%以上過關。不要一味地只是老師給出正確答案讓學生去校對,筆者一般是拿學生完成的練習卷出來校對答案,然后讓學生一個一個開火車去講答案,而且要說出答題的思路或者答題方法。筆者要求每堂課每位學生至少有一至兩次的回答問題機會。雖然耗時,但學生理解了才是最重要的。
筆者的第二種評講方式是讓優生做小老師,讓他們去評講,既是培優推尖的好時機,學生也有新鮮感,聽得更認真。筆者只需從旁發現問題時才點撥。
第三種方式是四人小組活動的形式。將前一天的練習卷四人一起對答案,發現有問題的由組長解答。一般給5—10分鐘,之后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時間,筆者就會幫忙解答,然后還會快速地將學生們剛剛校對完的空白練習卷用投影展示,去抽查學生,看他們剛才的活動有沒有真正發揮效果。但這種方式要控制課堂紀律,因為一活動就比較吵,會互相影響,因此在開始前要強調好紀律,并適時進行品德教育,做到互相體諒。
第四種方式是一組一組學生集體答題,全班分好小組,四至六人一個小組,小組依次逐題解答,比比哪個小組最棒,學生們也很喜歡這種方式,效果不錯。
老師一定要摒棄傳統的思想,認為題海戰術是最好的,認為做得越多越好,一定要講究科學、有效的方法。復習方法是靈活多變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時、因地、因事而異。在小學英語復習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讓他們采用科學、有效的途徑,提高復習質量。正如李鎮西老師所說的那樣,不過就是想做一個“最好的教師”而已:踏踏實實上好每一堂課,仔仔細細批改每一本作業,認認真真對待每一次談心,開開心心組織每一次活動,我高興,學生也快樂。只要我們在教育教學中努力做“最好的教師”,用智慧與愛心對待學生,再加上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復習的質量一定會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一定會好,學生的綜合能力一定能夠得到鍛煉和提高。所以,讓我們對學生多一份愛吧,讓學生在快樂中復習,在復習中成長。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李鎮西.做最好的教師[M].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44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