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復習課是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并使學生掌握運用方法的過程。小學英語復習要走出簡單重復舊知識及采用題海戰術的誤區。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以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法為指導,著重提高教學質量,從培養解題技能、合理分類復習、開展整體教學、發展語用能力等四個方面加強對提高復習課堂效率展開探究,不斷探索復習課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復習課;教學策略
復習課不是簡單的知識復現,教師需要充分整合教學資源,開展深入研究。一節優質的課堂,學生獲得的不僅僅是基礎知識,而且是引導學生建構知識和創新思維的能力。滲透學科能力素養的培養,有助于學生持續學習能力的發展。
當前關于復習課的研究是“智者見智”。部分教師認為復習課與新授課相比,重要性較低,是對已學知識的再整理。復習課的質量與效率參差不齊。作為青年教師,存在的困惑無法有效解決。筆者在探究中認為復習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重復舊知識,也就是俗稱的“炒冷飯”。這樣導致課堂氛圍差,嚴重影響課堂復習質量。二是教學活動堆砌,課堂活動多,看似熱鬧的課堂缺乏拓展,不利于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三是題海戰術泛濫,導致學生缺乏明確的復習目標,學習效率低下。總體來講,大部分復習課存在學生思維不活躍、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學生能力提升慢的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在布魯姆的有效教學理論的指導下,不斷探索和總結,主要在三個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重視學生在復習課上“智”和“質”的發展。
一、重視測驗,培養解題技能
小學是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養成階段,需要教師給予有力的指導。測驗是對學生能力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教師雖然了解測驗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對測驗作用根本性的了解。針對性的訓練使學生明晰訓練的具體內容以及不同類型的測驗所要采取的策略。復習課不僅要綜合呈現語言知識,更要通過各種不同類型和層次的測驗,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尤其是到了小學高年級,隨著知識量的不斷增多,知識點比較零散,學生要在練習和測驗中發現語言的規律,強化語言運用的能力。課堂測驗以及單元測驗幫助學生對知識的檢驗,有助于學生不斷充實、不斷完善,因此筆者認為解題技能的培養和訓練是要首先重視的問題。
二、聚焦知識,合理分類復習
掌握解題技能是在明確復習目標的過程中逐步建立的,因此對復習目標進行合理分類,有助于指導教學目標的實現。復習課要明確教學目標,不同類型的復習課目標的側重點不同。以人教版PEP小學英語教材為例,筆者認為可以將小學英語復習課分為:1.語法復習課,小學階段的語法主要是針對詞性和時態。教師要進行語法分類,將語法分類后對各種語法點進行梳理歸納,總結語言的規則,并把語法點放在真實的語境中去拓展運用,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語法知識的理解和掌握。2.單元復習課,單元復習的目標是梳理,歸納,總結本單元的語言知識,豐富本單元話題的文化內涵,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正確地交流談論話題。3.話題復習課,PEP教材以話題為單元,教師應該整理與話題相關的語言知識,對話題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拓展,將相關基礎的語句、詞組融入所要展開的話題中,增強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提升。
三、突出主線,開展整體教學
復習課內容繁雜,要突出主線,融合碎片化知識,幫助學生構建語言知識的整體感,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能夠有序地引導學生梳理基礎知識。突出主線任務,筆者探索出以下兩種形式:
1.以繪本和故事為主線,突出情境。這種形式主要參考情境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態度的體驗,寓教于樂。繪本閱讀教學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工具,借助繪本故事進行復習課教學,不僅主線突出,情節豐富,圖文并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發散性思維的能力,一舉多得。
例如,三年級上冊Unit 3 Look at me 和Unit 4 We love animals 是分別以身體部分和動物為話題的單元教學,筆者在EricCarle 經典繪本From Head to Toe 的基礎上進行改編創作新繪本故事《From Head to Foot》,讓改編后的繪本更適合學生閱讀。原繪本中設計12種動物以及從頭到腳12個身體部位和動作。改編后的繪本,既整合課文內容,也保留原繪本中一些較有趣易學的動物單詞和身體動作,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結合繪本中的生動的插畫和已學的知識,學生能夠享受繪本閱讀的樂趣,在玩中學,達到閱讀啟蒙的目的。
2.以完成任務為主線,突出任務。任務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意義重大,可以迅速有效幫助學生明確復習任務,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復習人教版PEP Unit 3 weather時,筆者以Making a weather report為主題,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復習歸納有關天氣的單詞,通過學習了解天氣預報員員播報天氣的用語,緊接著上網搜索近來廣東各地天氣預報,最后引導學生能夠自主完成天氣播報,并為教師五一的出行提出合理的建議。在本課的學習中,學生能夠運用PEP四年級英語Unit 3所學的句型合理地進行天氣播報,而且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節課圍繞Making a weather report這一主線,設計多個小任務貫穿教學過程,實現語言交際的目的。
四、巧借工具,發展語用能力
英語新課程標準堅持以學生為本,在教學中提出要注重語言實踐,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復習課不僅要歸納整理知識,還要幫助學生理解運用所學,提升學生思維品質。歸納和運用沒有明顯界限。通過語言的綜合運用去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但歸納與運用的比重不能本末倒置。復習課幫助學生進行梳理的過程不需要太長時間,應該把重點放在運用,這樣才可以幫助學生完善建構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原則上,一節復習課中,歸納的比重一般不能超過三分之一。歸納主要是引導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和介紹有效學習方法。在歸納知識上,我們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激活原有知識,聯想拓展相關內容,提供語言支架,也可以借助微課,用微課進行知識點的歸納講解。微課短小精悍有趣,能夠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是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歸納的好方式。語言運用就是通過聽讀的方式讓學生來獲取信息,通過說寫的方式幫助學生輸出信息,在獲取和輸出的過程中要懂得如何建立信息溝,讓情境更加真實化,任務更加生活化,比如可以采用調查、采訪、匯報、寫信等來強化學生對語言的輸出,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思維空間,促使學生進一步進行深層次的思考。
復習課的目標很明確,優質的課堂要探索解題技能、合理分類教學目標以及落實教學任務這三個基本環節。在探索過程中,筆者突出布魯姆的“明了、聯合、系統、方法”在課堂中的滲透,同時借鑒其他教學理論。筆者認為在這種理論的指導下,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也有利于幫助教師開發教材,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在實踐過程中,布魯姆的教學理論是比較復雜的,對學生個體性的差異也難以全面照顧,因此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去探索和完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吳惠玲.小學英語復習課教學的有效設計與評析[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9.
[3]魏敏.小學英語復習教學的有效策略[J].江蘇教育,2007.
[4]徐佳.基于三大策略優化小學英語復習教學[J].名師在線,20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42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