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富有趣味的小學計算復習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計算課給大家的印象總是離不開這三個詞“枯燥乏味”“機械操練”“上行下效”,計算復習課更是如此。我們團隊在磨二年級下冊“混合運算整理與復習”這一課時,我們思考方向是除了要把握好課的重難點內容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讓這節課變得有深度和富有趣味?不只讓學生只復習知識內容,還能讓學生體驗一些數學思想方法。
  片段一:梳理運算順序,體驗分類思想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到混合運算王國進行大冒險,你們愿意一起參與嗎?
 ?。ò鍟n題:混合運算整理與復習。)
  師:看看誰出來迎接我們呢?(國王。)
 ?。▏酰ㄅ湟簦汉⒆觽?,歡迎來到我的混合運算王國,要拿到三把通關鑰匙,闖關的大門才會為你們打開哦?。?
  師:你聽懂了嗎?接下來該干什么?
  生:要拿到三把通關鑰匙。
  師:你有什么想問國王嗎?
  生:鑰匙在哪里?
  師:看來這是同學們最關心的問題呢,我們一起來問問國王吧。
 ?。▏酰ㄅ湟簦汉⒆觽?,我把鑰匙藏在這6張算式卡片里,你能找出來嗎?)
  師:看到這些混亂的卡片,按照剛才分類的思想,你覺得可以怎樣分?
  生:把有括號的和沒括號的分類。
  師:可以說說為什么這樣分嗎?有小括號的算式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呢?
  生:有小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面的。(教師板書)
  師:恭喜你拿到第一把鑰匙!
  師:沒有括號的4道算式,你能再把它們分一分嗎?小組討論。
 ?。ㄐ〗M討論,并匯報分類結果)
  師:可以說說你是怎么分的嗎?
  生:第一類是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第二類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
 ?。ò鍟和夁\算,兩級運算)
  師:這兩類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呢?
  生:只有加減(或乘除),從左往右計算。
  生:既有加減又有乘除,先乘除后加減。
  師:恭喜你們拿到第二、第三條鑰匙!
 ?。▏酰ㄅ湟簦汗材銈?!帶著這三把鑰匙去闖關吧!加油?。?
  【反思】復習課的模式是多樣的,而我們這節課是以“先理后練”的形式開啟學習。通過復習建立知識體系作用突出,讓學生經過回顧整理的過程,將零散的知識梳理成一條鏈,搭建成一個知識網絡,學生的認知更為清晰明了。在整理這過程中,我們就把混合運算的三個運算順序設計成三把鑰匙,讓學生從卡片的分類中梳理整理出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在一次分類基礎上,引導進行二次分類,讓學生體驗數學分類思想,并讓學生帶著這三把“鑰匙”去闖關,馬上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同時,學生也會感覺到這課實在太有趣味性了。
  片段二:闖關奪寶,體驗對比思想
  第一關:寶物歸誰有。
  師:來到第一關,我們看見小王子和小公主在爭寶物,博士爺爺說:誰出的卡片得數大,寶物就歸誰。請全班男生來當小王子,完成藍色卡片的題目,全班女生當公主,完成粉色卡片的題目。我們一起來看看寶物歸誰有。
  師:哪位男同學來說說藍色卡片怎么算?哪位女同學說說粉色卡片怎么算?
 ?。▽W生回答,并說出計算過程)
 ?。ǔ鍪厩皟山M題目對比)
  師:觀察這兩組卡片,你發現了什么?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在哪里?
  生:豎著看:左邊都是兩級運算,右邊都是有小括號的。橫著看:左右兩道算式數字和符號都相同,右邊多了小括號。
  生:加了小括號,就可能出現不一樣的結果,小括號可以改變運算順序。
  (出示后兩組題目對比。)
  師:左右兩道算式看起來很相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呢?
  生:第一組交換數字位置會改變計算結果;第二組交換運算符號會改變計算結果,同級運算誰在前面先算誰。
  師:原來,看起來很相似的兩道算式,因為數字,符號的位置不同,或添加了小括號,就會出現大不相同的結果。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要善用對比的思想,探究算式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ò鍟簩Ρ龋?
  【反思】每個練習環節,以闖關形式出現,同時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實際,把學習任務單融入任一闖關環節中,做到學習任務單與學習過程的無縫銜接。讓學生在情感激勵,任務驅動的雙重作用下,主動投入到持續的數學課堂學習之中。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變得樂學,會學,這就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了條件。與此同時,在這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到對比思想,在對比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區分相同,相似或者容易混淆的知識,有助于幫助學生明晰數學學習的內容,促進學生思考,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片段三:借助生活經驗,初步體驗建模
  第三關:購物小能手。
  師:同學們有購物的經歷嗎?第三關我們來看看誰是購物小能手。你看到文具店里有什么?價格是多少?
  師:你能提一個連加的數學問題嗎?
  生:買一個文具盒、一支畫筆和一塊橡皮,一共要多少錢?
  師:怎樣列式計算?
  生:17+4+3
  師:除了按照同級運算從左往右順序算出結果外,誰還能用其他方法很快看出結果呢?
  生:先湊整,可以先算17+3,再加4。
  師:你觀察到17和3可以湊成整十數,先算筆盒和橡皮一共多少錢,再算三種物品一共多少錢。這種湊整的運算方法是基于我們生活中的購物模型,可以先算筆盒和毛筆一共多少錢,也可以先算筆盒和橡皮一共多少錢,再算三種物品一共多少錢。
  師:誰來再提一個連加的問題呢?
 ?。▽W生回答)
  ……
  師:可見這種借助生活模型的運算有時可以幫助我們更快算出結果。例如在解決搭車,購書問題的運算中經常使用。
 ?。úシ盼⒄n)
  【反思】數學來源于生活,將生活經驗引入到教學中,這是模型思想的重要應用手段之一。故我們在設計本環節意在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更想讓學生體驗到建模思想。我們把教材中的內容轉化成學生熟悉的購物問題,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讓學生借助生活經驗,并發現可以把兩個比較特別的數湊整,計算比較簡便。這些都是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把生活經驗應用到解決問題中,初步體驗自主構建數學模型,為以后學習簡便運算打下良好的基礎。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297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