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人致富有妙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在這個“你丑你先睡,我美我直播”的時代,無論是明星還是草根都能秀一把。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能增強互動性,讓用戶知道農產品的情況,還能提升農產品影響力,“網絡直播”正成為當下新農人致富的選擇。
關鍵詞:“村紅”直播賣土貨
網絡直播已經成為眾多新農人采用的賣貨工具。新農人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加強互動,讓用戶知道農產品的情況,提升了農產品品牌效益,這些都有利于促進農產品銷售。
案例: “村紅”黃澤翼通過直播的方式,對著鏡頭現場售賣,網上下單,現場稱重,馬上發貨。
“村紅”直播團隊用“邊參觀、邊講解、邊玩?!钡哪J剑蚓W友們直播山頭抓土雞、樹林里撿土雞蛋、尋找農家臘肉源頭、開蜂箱取蜂蜜、品農家特色菜等場景。直播的相關農產品也在電商平臺同步發售,網友在網上下單后,現場即可實現稱重、裝車,再運至物流園區打包、發貨。
關鍵詞:拍賣農產品
這些年,農產品拍賣逐漸興起。一批專業性拍賣企業開始崛起并受到廣泛關注,帶動云南咖啡豆、煙臺蘋果等一批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在2016年陸續進入拍賣領域,極大豐富了傳統農產品流通方式。
案例:亞洲最大的鮮花拍賣市場——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中心2016年交易量再次刷新紀錄,年成交鮮花達到9.6億枝,同比增長13.3%,涉及花農5004戶,涉及花田3萬余畝,昆明也因此獲得“花都”的美譽。
關鍵詞:玩轉“粉絲”經濟
這個時代是粉絲時代,農產品也需要培育自己的粉絲。通過培育、留存、激活粉絲、與粉絲互動交流,從而達到賣貨的目的。
案例:浙江淳安5個80后、90后青年自創“新玩法”,利用互聯網,利用文化內涵和創意,打造了一批千島湖生態農產品的“粉絲”。
牟劍是其中一位,他想用自己的方式為本土居民打開“生態農產品難賣”的局面。他們“刷屏朋友圈”、開微店、用創意包裝……以年輕人的思維,讓一種農產品通過互聯網,變成了“多種創意產品”。
關鍵詞:賣創意
農產品想依靠創意破解銷售的話,就要在農產品的名字、品牌、包裝、營銷策略等方面下功夫。必須要做到每一款產品都能讓消費者或者用戶記得住、想得起。因此,創意對農產品的營銷來說意義深遠。
案例:江蘇新沂農民黃建把他的100多箱農產品五彩瓶裝車賣到世界各地。黃建直言:“靠一個好創意,土得掉渣的稻谷,照樣賣大錢?!?
黃建的農產品創意做法:抓上一把大米、高梁、玉米和綠豆,把它們按比例分層裝進一個玻璃瓶;再加入用來防腐的白油,封口包裝。這就是如今在城市年輕人中流行的創意農產品五彩瓶。一把米不值錢,一個玻璃瓶也不值錢。不過,把它們結合到一起,價格就翻了10多倍,—個五彩瓶要賣到30元。
相關鏈接
怎么做農產品直播
確定產品目標群體——打造話題
可以根據產品針對的人群來策劃專門的活動。比如水果類推介,在招募主播的時候,可以選擇年輕人,去高校里招募顏值高的主播,帶領大量的人去深入了解這個產品,從而帶來購買量。
區分不同品種產品——傳播知識
比如阿克蘇冰糖心蘋果,通過直播,以“科普”的方式,告訴人們如何去分辨普通蘋果和阿克蘇冰糖心蘋果。這個方式讓內容本身發揮了價值,同時也能夠很好地為自己真正想售賣的產品做好代言。
分享產品背后的價值——特色推薦
直播對于農特產品和農村文化來說,是一個機會。比如農村里的剪紙和麥稈畫這樣的農特產品,普通人不知道這背后農民的辛苦付出,也不知道它背后的價值。直播則可以把這些農村特有的工藝推廣出去,也可以讓更多的人發現它的價值。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51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