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促進小班幼兒區域整理之“三妙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整理有序已是我們現代化必學的習慣培養,好的習慣是一輩子的財富。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新入園是一個新環境,什么都是空白的,任何行為習慣都需要培養與強化。但如何游戲化且潛移默化的養成是重中之重。而本班幼兒就有喜歡個別化游戲,積極參與并在音樂響后收拾,可不會收拾,且收拾的一塌糊涂。為了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整理習慣,我嘗試用集體教育、照片對應、大框分類等形式,方便幼兒整齊、快速的整理。
  關鍵詞:區域整理 三妙招 小班幼兒
  【中圖分類號】G 6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7-0058-01
  1.小班幼兒區域整理的現狀與分析
 ?。?)“瞎整理”。收拾時他們把碗里的菜全部倒在地上,一個一個的亂放,等所有小朋友全收拾完了,他們也沒有收好,我提醒他們放在白色的大框里。他們把所有的菜都扔進白框里,收拾起來亂七八糟的放在一起顯得很混亂。
 ?。?)“偽整理”?!锻尥藜摇P室》:收拾環節只見成成看到地上的串珠一扔便扔在化妝臺上就穿鞋出來了,笑笑將給小娃換過的衣服全部塞進自做的簍子里也好了,男笑則拼命的在往柜子里塞動物玩具,動物玩偶這個塞進去那個掉出來。
 ?。?)“亂整理”?!犊茖W區》安安跑過來和我說:“老師,我這個天平放哪里呢?”“你從哪里拿的就放到哪里去呀”?!翱墒俏夷玫牡胤揭呀洷粍e的小朋友放了”。原來放天平的地方也放著一個白框,這個白框也是科學區的材料。
  2.整理現象的分享與思考
  剛進小班的孩子還不會整理,他們往往不會記得從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而相對于材料多的他們拿的越多,這樣收拾起來越麻煩。
  (1)“心有余而力不足”:生活經驗有限。娃娃家廚房的材料是最豐富的,有很多廚房用具和蔬菜、水果。但材料越多孩子拿的越多,會導致現場很混亂,等收拾的時候孩子就不知道該如何放。
 ?。?)“千頭萬緒”:整理項目偏多。臥室內容多,材料多。但沒有明確的指示牌做標志,孩子對擺放的位置模糊不清。
 ?。?)“無從下手”:整理場地復雜。由于習慣問題孩子不會有放回原處的想法,沒有標志性的標志不知放回哪里。
  所以我覺得要方便小班孩子整理并培養良好的獨立習慣找到相應的固定位置,標志性的引導必不可少。
  3.促進小班幼兒整理習慣的具體實施
 ?。?)“動作定勢”:用“定位區”提升整理意識
  注解:將某個材料選擇一個固定的位置擺放,不更改。定位整理分平面定位與懸掛定位。
  一是平面定位整理。擺放位置固定,并貼上相應的照片以熟悉定位。如娃娃家臥室放娃娃的地方給予每個娃娃拍入照片,貼在柜子上,這樣孩子們就很容易找到每個娃娃的放置點,收拾起來的時候既輕松又整齊。二是懸掛定位整理。一般用于懸掛在上面的工具的擺放。如廚房的勺子我都是掛在墻上的,還有美術區放置材料的工具??梢赃M行照片形式的張貼,幫助記憶位置和分清楚每個工具的擺放。
 ?。?)“物以類聚”:用“分類框”提高整理效率
  注解:“分類框”是在整理過程中方便幼兒分類整理的工具,根據不同物品進行分類擺放并入框,讓幼兒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更有目標意識。
  一是不同品種不同框。1、分不同顏色的框擺設。廚房內設4種顏色的框,框的顏色以幼兒比較熟悉的紅、黃、藍、綠為主,紅色框放在柜子的第一排,里面放蔬菜類,黃色框放第二排,放水果類,綠色框放第三排,放面食類,藍色框放第四排,放碗類。這樣不僅隱形的幫助幼兒初步了解分類,還減小范圍,加快幼兒的整理速度。2、分不同類別的框擺設。廚房我提供的材料有蔬菜、水果、面食等各種不同種類的材料,根據不同顏色的框,我也進行不同品種的排分,如紅框一系列放蔬菜類,黃框一系列放水果類,綠框一系列放面食類,藍框一系列放工具類。二是不同用途不同框。廚房有很多廚房用具,有勺子、碗等,給予幾個框,一個框放勺子,一個框放碗,并在每個框上貼上相應的照片,幫助幼兒根據不同作用分類。
  (3)“一一對應”:用“圖示卡”強化整理方法
  注解:以相應的圖片,指示牌提醒幼兒擺放的位置,幫助幼兒整理。圖示引導是用的最多的,我們用的比較多的是照片,但是單一的照片呈現使整個教室枯燥乏味,其實只要變一變依然精彩。
  一是圖片引導:即用照片或畫面等形式進行引導,幫助幼兒方便整理。1、實物照片的引導。以照片的形式張貼在柜子上,幫助幼兒根據照片找到相應的位置,提高整理速度。2、簡筆繪畫的呈現。簡筆畫的形式既有幼兒色料又形式多樣。二是.圖標引導:即圖標引導用于圖書區較多,是用不同形狀或數字來幫助幼兒分類指示。1、形狀圖標式呈現,讓分類更簡單。圖書角根據五大領域我以5種不同形狀的圖標標志著不同領域的書籍,三角形代表語言,圓形代表科學,正方形代表健康,長方形代表藝術,橢圓形代表社會。并在每一欄都放置同種形狀的書,這樣方便孩子整理。2、數字圖標式呈現,讓對應更便捷。用數字式的呈現也可以幫助孩子整理分類,并感受數字的意義與識數能力。三是指示牌引導:即將整理的過程物化并讓他人能夠一目了然。1、“我們一起做”——孩子的操作過程圖與孩子一起做環境,實行以孩子為主的環境創設。2、“可以這樣做”——教師的參考建議圖。如我班臥室的衣櫥,每次孩子都將衣服扔在衣櫥里,顯得亂七八糟,我在墻上張貼整理衣服與對應放入的指示牌,幫助幼兒正確對待衣櫥的整理方式。
  4.總結與建議
  自從使用三妙招后,孩子們的整理有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獲得了整理技能,還培養良好的整理習慣;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樹立良好的自信和品質;學會簡單的物品分類,促進其個性自主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季媚. 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曹飛羽. 學齡前兒童概念的發展[J].課程.教材.教法,1984(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14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