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高年級數學復習課有效教學的三個途徑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復習課是我國數學教學尤其是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重要工作之一,復習課主要出現在數學教學結束后,其對學生熟練掌握數學知識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復習課的教學效率成為當下數學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主要工作內容。筆者結合多年工作經驗,通過本文探析了小學高年級數學復習課有效教學的三個途徑,以期為提高學生其他學科的復習課效率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 復習課 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047-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小學高年級數學在教學中提出了一系列的調整,其中也包括復習課程的改革?,F階段我國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在開展復習課程時更加注重引導學生構建知識框架,使學生了解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數學應用能力。
一、精講多練,有效提升
現階段我國多數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在復習課程中仍以自我為中心,將已學過的知識再次進行系統講解,同時對教材中的課末總結簡單帶過,導致復習內容多、復習時間少,學生在復習課堂中聽老師的講解,課后對知識進行消化,這使得學生無法對知識進行整合并發現知識間的聯系,長此以往使學生對數學復習產生厭煩心理,導致復習效果不佳。針對這一現狀,教師要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方式,相信學生的復習能力,引導學生通過課末總結構建知識框架,在此基礎上對重難點知識進行精講,同時設置問題組織學生練習習題,在學生全面掌握數學知識后積極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再創造,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創造能力。
例如,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小數乘法”復習課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復習小數乘整數、小數乘小數等數學知識點,同時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分析小數乘整數與小數乘小數等章節之間的關聯性并列出單元知識框架圖,通過框架圖使學生掌握知識點間的聯系,在此基礎上針對重難點知識進行精細講解,并針對重難點知識設計習題,使學生通過練習習題熟練掌握知識點,同時組織學生結合錯題本設計問題,教師收集整理學生的問題匯編成冊,并對學生進行考核。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使學生在總結中發現知識點間的關聯性以及邏輯性。
二、適當拓展,強調運用
數學復習課主要是教師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在此基礎上通過拓展性的問題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拓展問題的合理性,將實際生活中的事例與數學知識相結合,同時注重拓展問題中各知識點的融合,使學生在習題練習中掌握多方面的數學知識,同時增強生活中數學的應用能力。例如,教師在進行“多邊形的面積”復習時,可以依據實際生活設計問題,如,最近學校準備翻新教室,工人叔叔剛才量了一下教室前面這面墻長為5米,高為4米,教室上半部分的三角房頂高為1.2米,叔叔剛才算了一下鋪設一平米的墻需要185塊磚,那么誰能幫叔叔算一下,鋪完這面墻總共需要多少塊磚?通過計算墻面面積使學生練習了長方形以及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同時三角形面積中的小數乘以整數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了小數乘法的知識。此外通過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最終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三、巧設環節,活動激趣
數學復習課主要是引導學生復習各章節的重難點知識,同時通過知識框架使學生理解各知識點間的關聯性,在此基礎上增強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這就使得復習課的內容較多,教學環節雜亂同時又必須具有一定的有序性,因此教師在進行知識復習時要全面了解知識體系,在此基礎上合理設計教學環節,同時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放松狀態下積極復習數學知識。例如,教師在進行“百分數”復習時,在課堂教學中講述重難點知識后引導學生依據錯題本設計問題,之后對問題收集整理設計綜合性的問題,如在早操時間監督員對六年級各班的出勤情況進行了統計,接下來請同學們幫他計算各班出勤情況,1班總人數52人,出勤50人,1班出勤率是多少?2班出勤率是95%,其中有2人因病缺席,那么2班總共有多少人?在課堂教學中將學生進行分組并制定獎懲制度,在課堂中展示問題,組織各小組依據問題進行回答,最后對得分較高的小組進行獎勵。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高年級數學復習課對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在進行知識復習時要注重精講多練、適當拓展并巧設環節,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整理復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秦周峰.小學高年級數學復習課有效教學的三個途徑[J].教書育人.2013(23)
[2]方金成.小學高年級數學復習課小組合作模式研究[J].新課程(上).2017(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5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