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青春 我們的成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共青團組織在中學德育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何有效開展共青團活動并在其中培養師生雙方的能力,是學校團干部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從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強化活動的育人成效和注重師生的內在獲得四個方面對中學共青團工作的開展和效果進行分析,以期對中學共青團活動的開展有所總結和完善。
關鍵詞:共青團;德育活動;師生關系;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7-015-1
隨著中學共青團工作“361體系”建設的推進,共青團工作在中學德育工作中發揮了更為重要的作用。中學生的在校發展不能僅僅停留在文化知識的增強,更應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思想境界的提升。因此,做好共青團工作成為中學青年教師的一個重要任務。那么如何讓共青團工作開展得有意義,有價值,如何讓學生在共青團活動中有所進步呢?這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升:
一、“立德樹人,青春領航”——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
從事共青團工作的教師是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引領者,他們不僅要具有良好高尚的道德情操,懷有對共產主義事業高度的熱情,而且要有過硬的專業本領和育人方法。
1.對政策時事的敏銳嗅覺和冷靜思考。教師需要及時了解最新政策文件,將黨、團和政府的新動態、新思想進行宣傳和弘揚,堅定跟黨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
2.對學生思想動態和行為方式的關注。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學生的成長最需要什么,每個學生的能力擅長是什么,都需要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慢慢觀察積累。教師需要擁有一雙伯樂一般的慧眼,一對聆聽八方的慧耳,主動關注學生,才能讓學生在正確的道路上發揮所長。
3.對學生潛能的發掘和運用。一名優秀的學生干部,其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師不斷的發掘和鞭策。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更要敢于和善于放手讓學生鍛煉,激發學生對較困難事務勇于嘗試的信心,同時在必要的時候給予他們一定的幫助,讓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掘,充分增強自我效能感,突破最近發展區,從而更上一層樓。
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
青年學生干部是共青團工作的生力軍,他們是未來的希望,是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因此,學校應為他們提供廣闊的平臺,讓他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發揮自身特長,收獲個性成長。
1.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我的地盤我做主”。學校開展的眾多學生活動中,學生是活動的主人,一切活動的出發點都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因此要鼓勵學生多思考,多發言,把自己心中所想大膽地說出來,讓大家知道自身的真實感受和需求。
2.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天生我材必有用”。很多學生干部的能力很強,但是他們不愿意在別人面前展示,這樣就不能得到進一步地提升。因此要鼓勵學生要認識到,只有不斷鍛煉已有的天賦和能力,不斷嘗試新的挑戰,才能與時俱進,錦上添花。
3.善于融入自己的團隊,“眾人拾柴火焰高”。每位學生都有自己擅長的一面,要做好一件大事依靠個人的智慧和能力往往是不夠的,而整個團隊的集體智慧和協同運作產生的效果則是1+1>2。因此要鼓勵學生在團隊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也通過團隊間互幫互助從而達到取長補短,共同成長。
三、“夢啟青春,攜手同行”——強化活動的育人成效
我校在近幾年成功舉辦了多屆青春禮活動,通過不斷豐富活動內容,改變工作思路,積累了很多經驗,下面就結合主題為“夢啟青春”的14歲青春禮活動來談談實際工作中師生能力的培養:
1.活動策劃階段。在籌備初期,首先由團委委員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和學校實際情況制定活動方案;方案初稿確定后召集團支書和學生會干部探討修改意見,聽取學生的想法,增加學生喜愛的內容。
2.活動準備階段。教師和學生分工明確,教師主要負責邀請家長和主管部門領導出席活動,以及幫助學生協調場地、服裝、道具等后勤工作;學生則承擔了節目排練、主持稿撰寫、青春紀念卡設計等重要環節的工作。
3.活動實施階段。在正式活動前一周,所有演職人員到場進行了彩排,根據彩排效果教師和學生再次討論制定了改進方案,確保最后的典禮成功。在典禮當天,所有人員各就各位,現場秩序井然,節目精彩,掌聲雷動。
4.活動結束階段?;顒雍螅瑤熒矸此蓟顒忧闆r,完成新聞宣傳,反饋活動問題,總結活動經驗,形成完整的活動檔案。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師生緊密結合,發揮了各自的優勢,強化了活動的育人成效。
四、“一同成長,一同收獲”——注重師生的內在獲得
共青團活動的有條不紊和豐富多彩離不開教師和學生傾注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同時在活動過程中,師生雙方也獲得了成長。
教師們收獲了學生的信任和工作的信心。通過深入到學生群體中與學生的頻繁交流,使教師更好地了解青春期學生的心理,了解學生的真實需要,從而在未來的教育工作中更有信心為他們創造適合的教育內容。
學生們收獲了抗挫能力和團隊意識。在不斷的方案提議、討論、修改、再提議和行動實施、改進、再落實的過程中,學生們一次次地把之前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修改完善,過程中雖然體會到了挫敗感,但最終獲得了更完美的效果,其抗挫能力得以提升。
總之,共青團的活動應始終站在關懷青年發展的角度,而師生的成長則是不同青年群體共同奮斗的最佳注腳,學校共青團活動的開展將繼續著眼師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為他們的青春記錄最美的瞬間。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5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