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從職業生涯規劃視角探析高職體育教學改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要把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力,也就是職業規劃和他們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相結合,是因為在體育方面功課努力的學生,在以后的就業生涯中能得到的鍛煉與發展,并且在面對困難時所堅持出來的品質,通過調查發現,比那些沒有在運動方面刻苦的學生,要更加努力的多。如今的社會,對學生的培養方面,都是傾向于和以后就業方面相結合的。所以,高職體育方面也應該與學生以后的職業情況相結合,來給學生規劃。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整體的發展,以及畢業后的就業率提高。
  關鍵詞:高職院校  體育教學  職業規劃  有機結合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4(c)-0010-02
  其實現在很多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崗位與自己所學專業根本不匹配。這也是目前,雖然大學生已經日益增加,但是大部分青年的就業率依舊走低的原因。因為自己本身所學的專業能力,并不足以支配他們在社會上找到與自己本身能力相匹配的崗位。這也就是為什么本文要把學生今后就業規劃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相結合的原因。
  1  當就業崗位與體育教學有機結合過后
  體育是一項非常艱難的運動。而要保持長久的體育運動,必須具有不怕累,不怕苦,不肯服輸,倔強的精神品質,并且體育運動生的愛國國旗也是非常高的,比起其他普通學生來說。這也造成了他們在今后就業當中的跳槽率,比起普通學生來說,也就更低。而這樣一群不怕苦,不怕累,肯吃苦,面對困難,艱難挑戰,并且對企業忠誠度相當高的學生,帶給企業的文化沖擊也是非常大的,那么有什么理由企業不肯重用他們呢?那當然是不可能的。這也就是為什么要把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規劃與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有機結合的原因。只有當學生具有了能夠與自身專業所匹配的技能過后,并且擁有不怕苦不怕累,艱難險阻也要往上沖的勇氣,并且對企業、老板、國家的熱情度,忠誠度都很高,他們才能盡情的在這個社會的舞臺上發揮自己最大的貢獻力。而且體育鍛煉對于現代普遍大學生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現在大學生因為手機等互聯網絡非常發達的原因,大部分學生都有著長期以來的身體疾病。而運動既能為他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好處,也能為他們今后職業規劃所帶來長久的益處。
  2  如何將體育教學與生涯與職業生涯相結合
  現在的高職院校,對于學生在就業生涯的規劃這個方面來說,并沒有太早的就提倡學生去了解。這也造成了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畢業過后,面臨突然的就業問題,是選擇困難,并且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面對一片茫然的就業環境,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所以其實就本文來說,可以大膽的猜想,讓老師們在學生們一進學校的時候,就把職業規劃這一門課程帶入到學生的課程當中,那么學生從一進校開始就面對著一個人生的體驗,利用大學這一段時間的過渡期來慢慢了解到熟悉,然后當畢業學生開始選擇工作的時候,那么他們已經有了三年甚至四年的時間來面對自己今后的就業問題,已經做出了一個長久的規劃,那么就業率在當代大學生中就不再是一個非常困擾的題目。也或者說在體育課程當中,把學生們之間的體育運動盡量組成公司的模式,把一個班或者幾個班的學生分別當成不同的公司或者不同的部門,讓他們自己通過選拔人事,考核業績這種模式帶入進去。這樣一來,既能讓學生一步步了解公司制度模式,也能讓學生提前在這種模式中達到鍛煉。
  通過把體育運動與以后職業生涯模式相結合的方式,也能讓學生們明白,體育不僅僅只是一種娛樂方式,他也能為我們帶來身體健康的好處,更能為我們今后的就業方向,以及在工作當中面對困難時的精神品質帶來好的影響。在這種混搭模式下,學生不僅能感覺到體育課堂的快樂,也能感受到職業模式當中的樂趣。
  大膽猜想,在今后的高校當中,體育與職業兩字相結合組成一種組合課堂,那么學生在長達三年甚至四年的時間里,一直為自己今后畢業的目標做計劃規律那么當,畢業一旦來臨,面對就業選擇,而不再出現茫然不知所措的現狀。并且在畢業過后就業過后,學生們也不應該遺忘體育這項運動本能。這就要求學生們人生當中一定要時刻處于運動。當三年甚至長達四年的這種模式相處下來過后,當學生們真正處于工作狀態當中,學生們其實就已經非常習慣這種突然從學校改變到社會的模式了,因為他們已經在這種模式當中磨練了自己三年甚至長達四年的時間。那么不論是那些企業達標或者未達標的學生,也一定要在今后的人生規劃當中,把體育這項運動一直延續下去,繼續磨練自己。
  3  體育教學與職業規劃有機結合的方式
  首先要把每一堂課程所要完成的學習目標,當作一個在工作當中的小事情來處理。只有時刻處在社會公司模式,這種機制之下,學生才能在,社會與學堂的轉變當中,而不會感到突兀。而面對完成這項任務的困難度,90%體育生都能夠盡力達成,因為長久學習體力的精神品質,讓他們養成了不怕苦不怕累,頑強拼搏的精神,而把這項精神運用到工作當中,又能讓他們面對困難,迎難而上。
  其次要針對學生的興趣來教學,學生們畢竟擁有差異性,每一堂課程,盡管他的教學目標是相同的,但是每一個學生為自己定下的目標就可以大同小異。我們畢竟要先培養學生對體育的這項愛好,才能讓他們把體育與未來就業規劃相結合,從興趣入手,開始引導學生,才能讓他們在今后的職業生涯當中,依然不忘運動精神。
  再次就是職業道德。而職業道德高尚的人,他一定是一個博愛的人,這種博愛體現在他愛社會,愛家人,愛祖國,愛工作。而這種博愛,能讓他面對工作當中的困難,迎難而上,面對同朋友的困難,出手而幫。這樣一個具有崇高道德品行與道德品質的人,一定是每一家公司每一家老板都特別喜愛的人,而他們在他們的職業生涯當中,也一定可以走到很高的高度,能在職業舞臺上發揮出漂亮的能力。
  體育運動是一種有規律性的,長久堅持的運動。當學生們日積月累的堅持著體育運動時,他們也就堅持的完成著克服自己的困難。所以說,體育運動在學生今后的就業生涯當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并且,他還能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能。體育運動在學生,今后不論是從身心方面,亦或是身體方面,都有著著重的影響。從今往后,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當中應當添加的一項。
  總之,在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中,體育教育面臨著一系列問題。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和對體育教育的重視,高職院校體育的未來發展必須堅持學生。以教學為導向,真正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質量。體育教育是高職院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促進體育課程更好的發展,高職院校應充分結合實際職業需求,改革體育課程,明確具體的培養方向,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增強體育課健身,讓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飛加,陶榮兵.以學生職業適應性為目標的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22):95-96.
  [2] 張亞平,王曉瓏,何健,等.自我控制反饋教學法在高職體育課堂中的運用研究——以乒乓球為例[J].浙江體育科學,2018(11):71-74,93.
  [3] 桂海榮.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體育教學模式創新與實現[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11):77.
  [4] 羅軍.高職體育教育對培養學生就業能力的重要意義思考[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3):5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25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