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職院校體育教育中的終身體育教育理念及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期,我國高校組織召開關于高職生體育素質化培養為主題的研討會,其中主要會議內容是要求高職學生堅持每天鍛煉至少1h,終身健康生活。因此,為了我國高校生能夠擁有較好的身體素質,體育教師乃至高校都應當大力推廣終身體育教學工作,有利于保障高職院校學生身體健康。本文將此提出有關于高職院校體育教育中的終身體育教育理念及實踐進行科學分析,對其發展現狀進行個人觀點闡述,希望在一定的程度上給予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方面建議。
  關鍵詞:身體素質  體育教學  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4(c)-0013-02
  目前,我國基層人們注重健康與養生,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運動,間接說明我國部分人民沒有認清體育鍛煉的重要意義,其個人的體育運功方面的意識相對有所欠佳,同時也沒有擁有合適體育鍛煉模式。在高職院校日常體育教學活動中,更加應當注意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理念,也是為高職生思想教育與身體素質夯實個人發展基礎。所以,高職院校應該重點關注關于學生體育能力培養,與時俱進深化體育教學方面的改革,有利于促進我國高職學生形成終身運動的良好習慣。與此同時,學校本身也深刻認知培養學生體育素養的重要性,其正在規劃日常體育教學的改革內容,最終達到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生養成每日堅持鍛煉的好習慣。
  1  我國高職院校日常體育教學現狀
  1.1 日常教學模式偏離
  在我國高職院校日常體育教學中,過分強調要具體教學目標,不能靈活地開展教學。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開展按部就班實施教學,不具備生動性與趣味性,進一步影響正常體育教育工作開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體育教學工作進程。主要體現以下方面:第一,體育老師只是單純的意識到,體育課堂的開展有利于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而忽略教學內容的實用性;第二,忽精神方面的教育,教師在日常教學開展過程中,沒有對學生進行體育精神培養與個人運動能力激發;第三,體育教師在教學開展中過于機械化,只是一味地鼓勵學生堅持鍛煉,并沒有養成高職學生對自身的健康負責的觀念。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處于偏離狀態,也說明高職院校日常體育教學工作開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盲區和死角,這對于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教學存在巨大的阻礙,影響了高職院校學生未來成長與個人發展前景[1]。
  1.2 教學理念不具備趣味性
  目前,我國的體育日常教學工作開展也只停留在淺層次與表面化,其教育工作開展多年以來,無論何種科目大多數都進行應試教育,其中體育老師也是對學生進行應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對高職學生進行趣味性教學,導致學生對體育教學模式不具備興趣,從而很難引起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同時也對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產生了重大的阻礙,甚至是當高職院校學生離開校園走入社會時也不會進行體育鍛煉等活動。即使是體育教師在精心備課,課堂教學開展效果也是相對不佳的狀態,從高職院校學生反饋來看,其本身不愿意進行日常體育活動,這也說明我國終身體育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弊端[2]。
  1.3 體育課程安排不合理
  我國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對于開展終身體育教學其重視程度不高,也沒有對于日常體育教學工作進行沒有重點推廣,導致高職院校學生不認為終身體育具有重要性。然而,高職院校安排體育課程時間上也是相對較短,也不利于體育教師日常工作開展情況。因此,也間接說明我國高職院校對于體育教學課程安排不合理,具有明顯地局限性。體育教師即使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也只是注重開展課堂實踐活動而不對高職院校的學生進行理論方面的培養與教育,導致學生個人不具備終身體育理念。與此同時,高職院校深化改革課程時,沒有對體育教學進行合理化安排。
  2  有關于高職體育教學中實施終身體育的有效策略
  2.1 全方位開展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全方位開展先進的教學模式,重點實施合理化的體育課堂教學活動。首先,我國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應當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與教學理念,有利于開展正常的教學模式,體育教師應當注重對與體育課程合理安排與體育教學設計師,最終促進我國高職學生的終身體育素質方面的培養,有利于保證學生可以進行體育實踐活動與體育理論知識的培養,終上所述,我國高職院校應當重點推廣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
  2.2 激發高職院校學生關于體育方面的興趣
  根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進行科學分析,我國有很多人在畢業之后仍然會堅持有關于體育方面的運動,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對體育本身的熱愛程度相對較高。因此,我國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可以根據以上特點進行教學方案思考以及設計,有利于高職院校體育教師重點激發學生對于體育教學的興趣以及熱愛程度。在實際的教學活動開展當中,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需要改變現在單一化教學模式,應當注重教學的多樣化,使體育教學活動具有生動性與趣味性。比如,體育教師可以進行學生小組比賽的課堂教學方式。一方面,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有關于籃球知識的理論培訓,讓教師指導學生一對一的籃球動作。另一方面,學生個人反復練習籃球動作。最終進行小組比賽活動[3]。
  小組籃球比賽后,對于勝利者可以進行物質上獎勵,通過榮譽感的加強有利于學生個人自信度與成就感。體育教師采用這種方式開展體育課堂,有利于對學生體育知識進行鞏固與加深,也有利于強化個人體育方面興趣。高職院校學生終身體育運動需要持之以恒的開展,可惜的是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生并不具備此項意識,所以需要高職院校的體育老師重點推動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使其具有常態化與科學化以及專業化等。
  2.3 深化改革體育課程
  合理化安排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模式的與課堂教學時間,讓體育老師有著充足的備課時間,借此有利于強化對高職學生體育理論的培養,使其清晰認知到運動將給自身帶來意想不到的益處,學生尤其是在體育老師辛勤教導之下,形成相對于積極樂觀的生活感知。學生無論是在高職學校日常學習之中,還是在今后的工作于生活之中,都會持之以恒的堅持體育鍛煉,進而達到強健自我體魄的根本目的,成為一名全方位的人才,而且對我國社會發展起到一定程度的基礎作用。
  現在的我國已經是世界上的體育強國之一,曾經舉辦過各種各樣的國際體育賽事,尤其是在賽事當中,我國體育運動員取得無數的驕人成績。在人們觀念之中也相應的產生了一定影響,具體表現在我國城鄉街道上與各大院校之中都增了新的鍛煉設備,當然各大的高職學校也是如此。學校應該大力推廣終身式的體育教學觀點,以全新的標準衡量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會幫助學生提升運動的熱情,可以讓高職院校的學生長期與自主地進行運動,變成一種常態化的健康生活模式,相關舉措的落實也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模式提供科學的參考意見。體育教師的努力再加上學校領導帶頭示范作用,一定會不斷夯實我國學生的健康基礎。
  3  結語
  終上所述,培養高職院校的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理念和良好習慣,有利于其今后的發展,也有利于成為我國社會的中流砥柱。在一定程度上,我國高職院校應該大力推廣此項工作。體育教師更加應當樹立正確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產生興趣,并使其逐漸形成自主化與常規化的體育運動模式。在體育教學開展過程當中,教師也要激發學生的潛能。
  參考文獻
  [1] 王彥慶.論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終身體育教育[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8(1):140-141.
  [2] 樊偉.終身體育視野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對策[J].體育世界,2018(2):101-102.
  [3] 余建熹.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與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3):79-8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25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