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茂名市包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檢測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生活便利的需求,包裝飲用水已普及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喝上放心水成為越來越多人關注的重點,包裝飲用水的安全問題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包裝飲用水的微生物污染以銅綠假單胞菌為主,污染來源于水源或者是生產過程中的某一環節。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常見的條件致病菌,常見于水、土壤、空氣中,對消毒劑、紫外線、干燥等有較強的抵抗力。此菌容易給抵抗力差的人帶來更大的健康風險,引起急性腸炎、腦膜炎、敗血癥和皮炎等疾病。近年來,由銅綠假單胞菌引起的飲用水食物中毒事件時有發生,給消費者的飲水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因此,為了解茂名市包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的污染狀況,對2017-2018年包裝飲用水進行了銅綠假單胞菌檢測分析。
一、材料和方法
試劑和材料。樣品:2017-2018年隨機抽檢茂名市生產和流通環節的包裝飲用水共計238份,其中2017年抽檢包裝飲用水138份,2018年抽檢包裝飲用水100份,樣品檢驗均在保質期內。
試劑:假單胞菌瓊脂基礎培養基(CN瓊脂)、綠膿素測定用培養基、金氏B培養基、氧化酶試紙、納氏試劑、乙酰胺肉湯、營養瓊脂。
設備:恒溫培養箱、紫外燈分析儀、多聯過濾器。
檢驗方法。2017年6月23日之前的樣品按照GB/T85382008《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中的方法檢測樣品中的銅綠假單胞菌,2017年6月23日后的樣品按照GB8538-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中的方法檢驗。然后按照GB19298 - 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對銅綠假單胞菌做出判定,標準要求不得檢出。
二、檢測結果
不同年份銅綠假單胞菌的檢測結果。不同年份銅綠假單胞菌的檢測結果如表1所示。從表1可知,二年共抽檢包裝飲用水樣品238個,合格率達95.80%。
其中2017年抽檢包裝飲用水樣品138個,合格率達94.93%;2018年抽檢包裝飲用水樣品97個,合格率達97%,說明了2017-2018年茂名市部分包裝飲用水受到了銅綠假單胞菌的污染。2018年合格率比2017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說明了包裝飲用水質量逐年提高,即包裝飲用水銅綠假單胞菌污染程度逐年減少。
不同采樣環節銅綠假單胞菌的檢測結果。不同采樣環節銅綠假單胞菌的檢測結果如表2所示。從表2可知,生產環節抽檢包裝飲用水樣品126個,合格率達92.06%;流通環節抽檢包裝飲用水樣品112個,合格率達100%。以上說明了生產環節發現銅綠假單胞菌的概率高于流通環節,由此可得銅綠假單胞菌的污染主要來源于生產環節。
三、銅綠假單胞菌污染包裝飲用水的原因分析及解決對策
銅綠假單胞菌污染包裝飲用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如下:①水源周圍的衛生條件不達標或對水源的消毒沒有處理干凈,銅綠假單胞菌未被殺滅。②在包裝飲用水生產過程中各工序控制不當,可能導致銅綠假單胞菌的繁殖。③生產企業對這些包裝飲用水的空桶、空瓶的清洗方法大多是沖洗,然后放在露天晾曬,不僅不能殺滅微生物,而且還會帶入其它微生物或者粉塵,容易造成二次污染。④封蓋不嚴密,易造成包裝飲用水在運輸過程中蓋子的松動,導致微生物的繁殖。⑤生產車間對空氣凈化和殺菌控制處理不完善,容易將空氣中的微生物帶進包裝飲用水中,污染水質。⑥容器和蓋子的清洗消毒效果不佳,可能會使消毒劑殘留在容器或蓋上,造成污染。⑦生產企業內的職工無菌操作不規范,在清洗、灌裝和封蓋過程中有可能會發生污染。⑧居民長使用同一桶裝水的時間過長或者瓶裝水開封后放置兩三天繼續使用,這也會使銅綠假單胞菌快速生長。
因此,為了確保安全飲用包裝飲用水,提出以下對策:①生產企業應當加強對水源周圍環境的管理,確保水源的干凈,還應改進對水源的消毒處理,以便銅綠假單胞菌能被完全殺滅。②加強包裝飲用水在生產過程中每個工序的質量控制。③確保封蓋的嚴密性和蓋子的質量問題。④加強生產車間的空氣凈化和消毒控制處理,使其符合衛生標準。⑤清洗消毒好容器和容器蓋,選擇適合自身生產工藝的消毒液、消毒液濃度和作用時間,確保無消毒液殘留。⑥生產企業應當定期給職工進行衛生培訓,提高員工的衛生意識,嚴格做到無菌操作。⑦居民要合理使用桶裝飲用水,最好在一周內飲用完,而瓶裝飲用水開封后也應盡快飲用完,不要長時間放置。⑧監管部門應加強對生產企業的監督和抽查,發現不合格的產品,責令生產企業及時整改。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8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