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上虞區體育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前,體育產業已逐漸成為衡量區域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亦逐漸成為區域品牌打造的重要途經。上虞區近年來極為重視體育產業發展,借助體育產業專項調查工作的契機,采用文獻資料查閱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方法,全面掌握了上虞區體育產業發展基礎、發展不足和發展優勢。在此基礎上,提煉總結出上虞區未來體育產業的發展對策,以期探索出一套科學化、高效化的發展模式。
  關鍵詞:體育產業  上虞區  發展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c)-0251-06
  自2014年起,國務院、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先后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重量級政策,將體育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從各個領域助推我國體育產業全面發展。體育產業作為新型產業形態之一,具有發展潛力大、輻射范圍廣、關聯度高、產業鏈條長、帶動作用強、資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等特點,對國民經濟轉型升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有著相當強烈的帶動作用,體育產業發展水平已成為衡量區域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亦逐漸成為區域品牌打造的重要途經。
  上虞區作為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之一,具備發展體育產業的良好基礎,體育產業發展得到了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和重點關注,近年來多種業態齊頭并進,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另一方面,由于體育產業發展是一個系統化、階段化、動態化的過程,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發展特點和規律,其具體的發展思路和對策必然需要依據某一階段的現實情況。由此,上虞區于2017年5月正式啟動了全區體育產業專項調查工作,力求從實際情況出發,全面掌握當前體育產業發展現狀,并進一步探索未來發展模式和路徑,以期推動全區體育產業科學化、集聚化、高效化發展,并為其他區域體育產業發展提供一定參考。
  1  調查工作概述
  1.1 調查時間和目的
  本次專項調查活動,由上虞區體育發展中心負責,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具體執行調查工作,專項調查活動于2017年5月11日啟動,于2017年12月31日正式完成。通過本次調查活動,建設上虞區體育產業名錄庫,在專項調查基礎上全面核對、摸清體育產業機構的基本信息;根據入戶調查過程中回收的調查表,及時錄入調查單位的數據,更新完善名錄庫系統數據;根據名錄庫系統及各項調查所得數據,全面掌握全區體育基礎設施、大眾體育參與、運動休閑項目、體育品牌賽事、產業市場主體、體育彩票等體育產業各領域發展現狀;對所得各項信息和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完成體育產業專項研究報告,為后續體育產業發展決策提供基本參考和依據。
  1.2 調查對象和項目
  以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和實施的《國家體育產業統計分類》為標準和基礎,確定體育產業的業務活動范圍為體育管理活動,體育競賽表演活動,體育中介服務,體育傳媒信息服務,體育用品制造,體育用品銷售,貿易代理出租,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等十一大類,由此圈定本次調查的主要范圍。調取上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民政局數據庫中在上虞行政區域內注冊登記的企業和非企業名單,從中搜索涵蓋關鍵詞“體育、健身、運動、休閑、戶外、賽事”等字樣的企業進行初審,確定一批從事體育產業活動的企業、單位為調查對象。根據浙江省體育局統一制訂的《體育單位名錄核查表》,確定體育產業機構的名稱、統一社會信用碼、開業成立時間、營業狀態、主要業務或產品、執行會計制度類別、涉及運動項目、開展主要活動等條目和信息為本次調查的調查項目,并編制調查問卷。
  1.3 調查方法和組織安排
  本次調查活動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查閱法、問卷調查法、實地考察法和訪談法,對調查對象開展全面的調查工作。首先,安排專人擔任調查組的業務負責人,對全體調查員進行業務培訓,明確工作分工和崗位職責,制訂完善的調查制度和調查方案;其次,建立體育產業專項調查聯絡協調、管理工作制度,明確專人擔任聯絡員,及時與上虞體育發展中心匯報、溝通,并負責分組入戶調查中不同組別的聯系和對接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第三,在上虞區體育發展中心支持下,通過上虞區有關政府機關數據庫或統計表對企業和非營利單位進行查詢,全面掌握體育產業各市場主體的基本情況;第四,按照《國家體育產業統計分類》,結合企業、單位經營范圍和行政許可進行逐一排查,對照排查結果組織入戶調查組,發放調查問卷并針對調查對象的主要負責人開展訪談工作;第五,針對部分重點調查對象,調查組開展實地走訪,全面摸排調查對象的各項基本情況;最后,入戶調查結束后,將調查組編為兩個組,分別對回收的問卷和訪談信息進行審核、匯總,呈現最終的調查結果。
  2  體育產業發展現狀
  2.1 現實基礎
  2.1.1 發展基礎堅實有力
  近年來,上虞區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和群眾體育參與不斷推進,為體育產業發展打下堅實的設施基礎和群眾基礎。隨著上虞高鐵新城體育會展中心建設進展順利,華通體育館、游泳館分別于2017年6月、2019年1月正式啟用,體育場也即將竣工,上虞區即將擁有標志性的高水平體育綜合場館;隨著一江兩岸工程的推進和各街道、鄉鎮利用三改一拆及閑置空地籌建全民健身廣場,體育設施進公園的經驗在全省推廣,新增了一大批游泳館、田徑場、籠式足球場、排球場、登山健身步道等基礎性公共體育設施,并完成了健身中心體育場、老年活動中心和城北市民中心體育場維修改造工作;持續實施學校體育場地對外開放,確保全區符合開放條件的學校開放率達到100%。根據調查數據顯示,上虞區當前免費為市民提供體育活動的設施為262項,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已達到1.9m2以上。在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群眾體育活動開展同樣精彩,除品牌賽事、區運會之外,2017年承辦紹興市級單項群體比賽(活動)11次,舉行區級比賽(活動)18次,全年累計比賽(活動)78次,參與人數56924人次,觀眾人數213580人次,帶動消費2500萬元。2018年累計比賽(活動)達到250次,參與人數100000人次,觀眾人數累計達300000人次,帶動消費3500萬元。截至目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區總人口的48%以上并保持穩定增長,社會體育指導員總數已超2600人,遠高于省每千人擁有2名體育指導員的標準。相對完善的體育基礎設施和豐富多彩的群眾體育活動,調動了大眾體育參與的積極性,營造了良好的體育參與氛圍,為體育產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2.1.2 運動休閑特色顯著
  上虞區近年來大力推動運動休閑項目的培育和建設,以優化產業布局和結構為依托,發揮區位、資源優勢,建立特色項目,通過各式各樣的運動休閑項目吸引大量參與者。覆卮山攀浪、東山湖戶外拓展、祝家莊山地速降、章鎮騎行、曹娥江游艇、嶺南世紀冰川漂流、陳溪覆卮山漂流、海上花田卡丁車、馬術、e游小鎮電子競技等一大批優秀項目涌現,已涵蓋山地、水上、汽摩等多個運動休閑項目類別,初步形成了較為豐富多彩的產品體系。在各類項目中,e游小鎮被認定為浙江省特色小鎮培育名單,覆卮山被認定為浙江省運動休閑旅游示范基地,攀浪(上虞冰川石浪景區)被認定為浙江省運動休閑旅游優秀項目,覆卮山攀浪—冰川漂流—農谷水世界線路被評為浙江省運動休閑精品線路,覆卮山休閑健身點被評為四星級生態休閑健身點,東山湖被命名為省青少年優秀戶外營地,一系列的榮譽和獎項體現出上虞區近年來在體育運動休閑業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上虞區特色顯著的運動休閑項目已成為體育產業發展的一大重點依托。
  2.1.3 品牌賽事方興未艾
  上虞區充分發揮品牌賽事對體育產業的推動作用,前期舉辦了e游杯WVA全球VR電競大賽總決賽、全國圍甲聯賽浙江7個主場、浙江省足球超級聯賽紹興賽區10個主場、浙江省青少年籃球錦標賽、浙江省健身氣功站點聯賽總決賽等賽事。隨著華通體育館的投入運營,更多高水平的賽事被陸續引進,先后承辦中美職業籃球對抗賽、首屆四國籃球精英賽、CHINAJOY電競大賽(半決賽)、勇士的榮耀格斗賽等。在積累前期各項辦賽經驗的基礎上,近年來不斷開拓思路,提升賽事規模并擴展賽事類別,先后舉辦了覆卮山攀浪節、曹娥江國際半程馬拉松賽、城市英雄鐵人三項比賽、祝家莊國際單車山地速降賽、曹娥江國際龍舟大獎賽、世界名校賽艇挑戰賽等一批在長三角地區、國內乃至國際上具備一定影響力的高水平賽事,持續引領競賽表演業發展新高潮。截至目前,全區每年固定舉辦各類品牌賽事20余項,初步形成了以曹娥江龍舟、馬拉松、鐵人三項、騎行、毅行等為代表的五大系列賽事和以世界名校賽艇挑戰賽、祝家莊國際單車山地速降賽等為代表的精品賽事,構筑了體現上虞特色的品牌賽事群,產生了極佳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1.4 市場主體活力迸發
  隨著體育產業的不斷發展,以體育制造企業、體育服務企業、體育社團組織等為代表的市場主體不斷涌現,為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根據調查數據顯示,當前上虞區共有各類體育產業相關主體324家,涵蓋體育管理活動、體育競賽表演活動、體育健身休閑活動、體育場館服務、體育中介服務、體育培訓與教育、體育傳媒與信息服務、其他體育相關服務、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銷售、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等11個領域。其中體育制造業企業108家、體育服務業企業201家、體育社團組織15家,體育產業從業人數達到了5247人。在目前的市場主體中也出現了一批杰出代表,大康體育用品和金泰泳池設備等入選省級體育制造示范企業、省級體育制造龍頭企業,成為國際級、國家級等運動賽事的器材供應商,是相關體育產品的行業標準參與制定單位;五岳龍威成為浙江省首家體育掛牌企業,穩健邁入國家體育服務業第一梯隊;友誼菲諾傘業、亞廈裝飾等企業的產品也得到了市場的一致認可,成為北京奧運會特許產品生產商和場館幕墻裝飾商;各單項體育協會如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籃球協會、老年體協、門球協會、木蘭拳協會、圍棋協會、象棋協會等也積極開展一系列活動,成為政府、企業和群眾之間溝通的橋梁??傊?,充滿活力的市場主體極大助推了體育產業的健康發展(見表1)。
  2.1.5 健身服務異軍突起
  隨著群眾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健康觀念的提升,上虞區的體育健身服務業異軍突起,目前擁有羽毛球俱樂部、乒乓球俱樂部、跆拳道俱樂部、瑜伽、健身會所等24家,固定會員4000多人,每年參加各類體育健身培訓的居民超過10000人次。在濃厚健身休閑氛圍的助推下下,與群眾日常健身息息相關的體育用品零售業也取得長足發展,在全省都處于領先地位,上虞區的上百萬和城和大通商城是排名浙江省前十位的流通企業,全區經營體育用品的企業有187家,耐克、阿迪達斯、李寧、安踏、尤尼克斯、維克多等國內外體育品牌商品在上虞區都有專營店,銷量全省領先。
  2.1.6 體育彩票穩中有增
  從1995年開始,上虞區就開始逐步探索電腦體育彩票的銷售,曾經創造過四天銷售2000萬的銷售業績,市場潛力巨大。隨著電腦彩票銷售安全規范運行,銷量穩步提升,十一五期間,上虞區累計銷售2.23億,占紹興市的16.7%。目前,上虞區擁有電腦終端81臺,其中競猜終端38臺,年銷售穩定在8000萬以上。在體彩營銷方面,建立了體彩管理站,由體育發展中心主任兼任體彩站站長,設立了體彩辦公室和專用庫房,配備了4名體彩專管員。2016年更是抓住奧運會契機,抓好競彩網點布局和體彩網點形象提升工程,加大營銷宣傳力度,舉辦體彩培訓班,推進競彩銷售,完成體彩銷售1.02億元,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2018年度,借世界杯熱度,競彩銷售持續增長,體彩銷售總額達到1.88億元,創造歷史記錄。
  2.2 存在的問題
  盡管上虞區體育產業發展成績顯著,但同樣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制約了體育產業的長久持續發展。一是品牌賽事知名度仍有待提升。當前正在培育的上虞國際馬拉松、曹娥江國際龍舟賽、世界名校賽艇賽、鐵人三項賽、覆卮山攀浪節、祝家莊山地單車速降賽等品牌賽事,盡管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由于賽事時間短、宣傳渠道窄、參與人群有限等客觀因素存在,在全省乃至全國的知名度還較為有限;二是體育企業實力有待增強。雖然有大康體育、金泰泳池兩家省級重點示范企業,但都是以體育制造業為主,隨著科技進步與智慧體育興起,同行競爭日趨激烈,兩家企業均面臨提檔升級的關鍵時刻。五岳龍威雖已天交所掛牌,但企業自身實力不足,目前尚未融資,發展前景無法估量。其他健身服務業競爭激烈,低價促銷,彼此內訌,如此不正當競爭非企業發展的長久之計;三是群眾體育消費觀念有待轉變。以“四國籃球邀請賽”為例,該賽事是上虞區的首場純商業賽事,但賽事的票務銷售情況不盡如人意,賽事舉辦還是更多依托財政支持和企業贊助,缺乏市場化的盈利手段和群眾消費意愿,使得承辦高層次體育賽事和商業賽事壓力較大;四是體育產業結構有待優化。就上虞區體育產業結構現狀來說,處于體育產業非核心層的體育用品制造業占據較大比例,而競賽表演、運動休閑、健身服務等體育服務業比重不高,相比發達國家體育服務業占體育產業增加值60%以上的比例還存在較大差距,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五是市場監管有待加強。上虞區體育發展中心是體育產業發展的主要責任部門,雖有專職機構負責,但人員嚴重不足,分管工作人員系學校赴教體局掛職人員,既缺乏體育產業專業知識和經驗,還身兼數職,且體育行政執法人數嚴重不足,使得行政執法工作難以開展 。六是部門積極性有待調動。上虞區體育產業勢頭良好,但部分大型體育企業和運動休閑基礎優良的鄉鎮,缺乏對體育產業的系統認知和規劃,對于各級各類創建評比活動不夠重視,導致大量寶貴機會缺失。   3  體育產業發展優勢
  3.1 自然資源豐富,景點遍布
  上虞全區總面積1403km2,位于寧紹平原中部,曹娥江橫貫南北,整個地貌呈“五山一水四分田”的格局。上虞生態優美、環境宜居,境內有江有海、山清水秀、景色怡人:擁有江灘寬闊、水流平緩、詩情畫意的省級風景名勝區曹娥江景區;擁有以冰川石浪、千年梯田、百年古村、上虞第一高峰、四季鮮果之旅櫻桃基地等著稱的覆卮山景區;擁有以濱海濕地和四季花海為主題的杭州灣海上花田生態旅游度假區;擁有涵蓋“懸石飛瀑、千年古藤、有鳳來儀、伯陽煉丹”等景點的鳳鳴山景區;還擁有景色秀美、獨樹一幟的桃花源生態旅游區。上虞是國家園林城市和浙江省生態旅游城市,并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中國最佳休閑小城、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等稱號,各式各樣的自然資源和優質景點為體育運動休閑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先天資源條件。
  3.2 經濟基礎雄厚,動力充沛
  上虞城市總體呈現“北工、中城、南閑”的發展格局,北部依托國家級杭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平臺,是支撐上虞爭當區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重要增長極;中部是中心城區,曹娥江穿城而過,沿曹娥江打造的“一江兩岸”科創大走廊是上虞融入大紹興、實施擁江西進戰略的重要支撐;南部是800km2的虞南大花園,擁有15km2鮮果采摘基地,“四季鮮果之旅”已成為上虞走向長三角的重要休閑旅游品牌。在良好經濟發展基礎的支撐下,上虞跨國公司和龍頭企業眾多,擁有16家境內上市企業和1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是國務院批準的沿海開放縣(市、區)、杭嘉湖高科技區成員縣(市、區)和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區)。雄厚的經濟基礎和日漸增長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體育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3.3 區位交通便捷,通達性佳
  上虞區是紹興通江達海之地,也是省級區域交通樞紐中心,位于杭甬之間中心位置,與上海隔海相望,素有“九縣通衢”之譽。境內有5條呈放射狀的高速公路向外輻射,高鐵、鐵路、國道、高速、運河、港口等立體型交通并舉。嘉紹跨江大橋,使得紹興市納入上海兩小時交通圈。當前的上虞,正處于全省重點打造的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區域,是紹興市委市政府實施“融杭聯甬接滬”戰略的重要前沿陣地。隨著杭紹臺高鐵、杭甬智慧高速等規劃建設,上虞在大紹興乃至長三角區域的戰略發展地位不斷提升,為今后體育產業的發展爭取了更大的戰略空間和主動。
  3.4 歷史文化悠久,人文薈萃
  上虞是古老的縣、年輕的區,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縣歷史,是虞舜故鄉、英臺故里,是全球青瓷發源地、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一站,也是中國孝德文化之鄉、中國信義城市、浙江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傳統二十四孝男孝之首大舜、女孝之首曹娥都在上虞,歷史上曾出現“舜會百官、東山雅聚、春暉集賢”等三次名人大聚會,孕育形成了虞舜孝德、青瓷、東山、春暉、鄉賢等一批具有豐富內涵的地域特色文化,擁有英臺故里祝家莊、鳳凰山麓大舜廟、“江南第一”曹娥廟、白馬湖畔春暉園等一大批人文歷史景觀。上虞悠久綿長的歷史文化將有助于為上虞體育產業發展提煉特色、樹立品牌、塑造魂魄,助推今后形成區域獨有品牌,產生更為強大的市場感召力和號召力。
  3.5 客源群體充足,需求旺盛
  上虞區憑借便捷的區位條件和大量優質的人文自然景觀,是長三角乃至國內游客的一大目的地選擇,客源群體較為充足。由下表可以發現,上虞區近年來總體游客量、旅游總收入、國內游客量和入境游客量每年都在增長。就總量來說,自2013年開始,每年保持至少17%的增長率,由2013年的725.79萬猛增至2017年的1486.6萬,2013、2015、2017三個年度的增幅超過20%;就旅游總收入來說,同樣每年保持17%以上的增幅,由2013年的58.23億元猛增至2017年的121.47億,2013、2015、2017三個年度的增幅均超過20%;從游客來源來看,國內游客和入境游客的數量同樣保持增長,國內游客由2013年的719.59萬增至2017年的1477.98萬,入境游客由2013年的6.2萬增至2017年的8.62萬,國內游客的增長量遠大于入境游客。隨著浙江省大灣區建設的推進,上虞區的戰略地位將進一步提升,未來的游客量年增幅將保持在20%以上,客源群體十分充足。同時,隨著客源量的增長,越來越多不同層次和水平的游客涌入,將產生更多元的消費需求,充足的客源群體和旺盛的消費需求為上虞區體育產業發展帶來了更大的機遇(見表2)。
  4  體育產業發展對策
  4.1 強化組織機構建設
  要建立多部門聯動的體育產業發展工作協調機制,并將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形成政策合力。在構建高效工作機制的基礎上,要加強體育產業管理職能建設,通過多樣化、高水平的體育產業專項培訓活動,提升干部隊伍對體育產業的認知程度和管理水平。同時,還需要加強對體育產業的檢測考核工作,要構建合理的體育產業考核指標體系,將體育產業發展納入部門、鄉鎮街道政府績效考核范圍,逐級督查考核。通過考核的硬標準,為各部門重視體育產業、發展體育產業注入動力。
  4.2 完善相關扶持政策
  一是要從政策上入手,為體育產業不斷壯大松綁解困,簡化各項行政審批流程,為各市場主體投入體育產業提供便利條件和寬松環境。二是要在財政、稅收、土地政策上提供必要的幫助,如針對體育產業發展設立專項引導資金、針對品牌賽事活動提供補貼、針對各類體育產業企業提供稅費優惠等,切實減輕產業項目運營者的各項負擔,激發廣大社會資本進軍體育產業的積極性。三是要保障政策的延續性,持久地、堅定地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必要的幫助和優惠,以堅定其深耕的決心和信心。四是要加強對中小型企業的扶持力度,中小型企業是體育產業中非常具有活力的組成部分,是體育產業創新發展的希望所在,要積極引導中小型企業向專、精、特、新、配方向發展,激發中小企業的創新意愿和創新能力。   4.3 加快實施品牌戰略
  特色品牌是區域體育產業發展的金字招牌,也是吸引投資者和消費者的根本所在。要大力支持體育制造、體育賽事、運動休閑等領域探索具備上虞特色的特有品牌,如支持體育企業創建自主品牌,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品牌戰略;如支持賽事承辦方打造上虞IP的特色賽事,形成賽事的核心吸引力;如引導運動休閑項目的運營方結合上虞自然條件和歷史文化特色開發各類新穎、時尚的項目形態,讓游客在上虞體會到別樣的風情。通過持續的品牌打造,上虞體育產業才能真正具備核心競爭力,才能真正獨樹一幟,形成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4.4 推動產業融合進程
  在當今復合業態逐漸成為產業發展主流的背景下,體育產業必然需要通過不斷地融合來保持經久不息的生命力。要加快體育產業和旅游產業的融合,以此整合旅游資源,打造內涵更為豐富的體育旅游項目,助推全域旅游戰略的深入實施;要加快體育產業和信息產業的融合,通過富含科技化元素的體驗項目和服務,為游客帶來更為便利化、舒適化的體驗感受;要加快體育產業和農業的融合,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形成一批體現區域風土人情的鄉村休閑度假區,助推鄉村振興戰略開辟新路徑;要加快體育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通過開發系列衍生產品,產生更多的消費點以延長產業鏈,創造更優的經濟效益。只有不斷探索產業融合的新途徑和新內容,才可以最大化整合現有資源,實現1+1>2的效益產出。
  4.5 探索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隊伍是體育產業發展的基礎保障因素之一,要重視人才的決定性作用,將體育人才發展列入人才發展規劃和人才創新計劃,通過構建科學有效的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機制,引進一批高端體育產業人才和優秀項目,引領全區體育產業發展。通過完善政府、用人單位和社會互為補充的多層次人才獎勵體系,對文化創意與設計、自主研發、經營管理等人才進行獎勵和資助、對體育產業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領軍人才給予獎勵,源源不斷地吸引更多高質量人才了解上虞、體驗上虞,進駐上虞,為上虞體育產業發展貢獻才智,發揮力量。
  參考文獻
  [1] 易劍東.中國體育產業的現狀、機遇與挑戰[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6,50(7):5-12.
  [2] 姜同仁.新常態下中國體育產業政策調整研究[J].體育科學,2016,36(4):33-41.
  [3] 張森木.互聯網+體育產業發展戰略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6(3):121-124,166.
  [4] 任海.論體育產業對中國體育發展的影響[J].體育科學,2015,35(11):13-18.
  [5] 張永韜.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新常態:特征、挑戰與轉型[J].體育與科學,2015,36(5):22-27,56.
  [6] 謝經良,孫晉海,曹莉.大數據時代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機遇、挑戰與對策[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5,39(4):59-63.
  [7] 楊強.體育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徑機制與重構模式研究[J].體育科學,2015,35(7):3-9,17.
  [8] 姜同仁,夏茂森.新常態下中國體育產業發展與趨勢預測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49(5):47-55.
  [9] 王先亮,楊磊,任海濤.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的特征及布局[J].體育學刊,2015,22(2):42-46.
  [10] 易劍東,任慧濤.體育產業納入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可行性及其潛在進路[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49(3):5-11,52.
  [11] 石巖.體育產業新政背景下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J].體育學刊,2014,21(6):13-18.
  [12] 劉曉明.產業融合視域下我國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研究[J].經濟地理,2014,34(5):187-192.
  [13] 黃海燕.我國體育產業結構評價與優化對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48(4):27-30,37.
  [14] 楊強.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體育學刊,2012,19(4):30-3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708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