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體育產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產業融合化趨勢逐漸明顯。體育與旅游產業作為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開始順應產業發展潮流,進行產業融合,力求突破傳統產業發展局限,優化產業結構,穩定社會秩序。山東省作為中國的文化發源地之一,自古以來一直是體育強省,旅游資源豐富,文物古跡眾多。如何使體育產業和旅游業融合,達到互惠雙贏的目的一直是政府研究的重點,本文在闡釋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現狀的基礎上,探討了多種融合模式,并提出了促進產業融合發展的相關對策與建議,對提升產業競爭力,塑造山東體育品牌和提升全民身體素質有著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體育產業 旅游業 融合發展 策略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4(c)-0218-02
在經濟與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許多產業之間的界限開始變得模糊起來,并形成新的產業發展模式與組織形式,使不同產業的價值得到極速擴張,呈現產業融合化的發展趨勢。體育產業和旅游產業都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耦合性,綜合性、帶動性特征,進而雙方的聯系較其他產業更加緊密。山東省是體育強省,也有“文化圣地,度假天堂”的美稱,研究山東省體育產業和旅游業融合發展策略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1 山東省體育產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意義與現狀
1.1 體育產業與旅游業的意義與價值
產業融合理論的提出是為了促進產業發展的新辦法,特別是在全民健身,體育產業飛速發展的時代,產業的創新融合能夠有力的推動體育產業發展,學術界也為此做了許多探討,楊秀芝[1]從山東省本土實際出發,經過調研認為體育產業與旅游業的融合符合社會經濟發展要求,也有利于體育產業穩步發展。體育產業可以通過與旅游業融合,達到資產轉換,進而使雙方達到雙贏局面。丁孟利[2]從體育產業的產品、生產及市場三個屬性分析體育產業與旅游業聯合的可行性,認為體育產業與旅游融合是新時代產業融合的創新點,必定推動雙方產業的共同發展。
1.2 體育產業與旅游業的發展現狀
山東省依據自身文化特色,堅持發展體育主體產業。提出“主體引領,融合發展”戰略,積極推動體育與旅游業聯合、拓展體育產業鏈。通過挖掘體育潛力、打造品牌賽事來促進體育產業與旅游業協調發展。以省會濟南市為例,近年來,共舉辦大型賽事、商演活動106場,承辦車博會、運動會和體育年會等中小型活動200余場,在15年全國田徑大獎賽期間,全國30余個省區市的運動員參賽數量超過2000人,相應的也帶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此外,中超魯能俱樂部、乒超魯能俱樂部也將奧體中心作為主場,帶來大批球迷群體,濟南旅游已經逐漸形成以觀賞體育競賽為主的跨地域,跨城鄉的體育消費模式,為山東省其他城市發展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提供信心。
2 山東省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模式
2.1 依附型融合發展模式
價值依附型融合發展模式是一種簡單的融入模式,主要是強調體育產業與旅游業相互提供資源,提升產業發展功能效益,具體來講主要是體育提供競賽表演,體育項目和體育場館資源,旅游產業提供自然風光,人文歷史等資源,但發展融合程度較低。例如現在山東省重點推廣體育賽事資源,如CBA,中超,冬泳比賽等,以此達到提升賽事品牌效應,塑造城市體育形象,增添旅游需求,豐富旅游內容等目的,并借鑒北京鳥巢的成功案例,建成濟南奧體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體育場館綜合體,以體育搭臺,旅游唱戲,形成獨樹一幟的體育特色旅游區,推動體育健身,旅游觀光的融合發展。利用城市中的特色景區,打造千佛山、英雄山等健身長廊,在景區內配建露營區索道等觀光措施。初步建成城市資源特色的休閑步道,體現了山東特有的人文景觀和民風民俗,與體育相結合,展現其觀賞性和參與性特色。
2.2 聯接型融合發展模式
聯接型融合發展模式是指在山東省體育與旅游產業的重合地帶,打造以體育旅游吸引物為依托,使原有產業擁有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強大的競爭力,達到拓寬市場,激活需求的目的,例如可以通過世界杯,奧運會,全運會等盛大體育賽事,以不同賽事的吉祥物為主題來進行相關的經濟活動,出售紀念品或建造主題樂園,此舉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與社會效應。此外,還可以建造體育主題的酒吧,餐廳,使其成為旅游人群的集聚地,推動體育旅游消費。例如姚明在美國創立的“姚”餐廳,通過明星效應來進一步擴大消費人群。充分發揮文化的驅動作用,將體育文化與旅游文化融合,賦予其新的價值,推動融合文化的發展。2009年在山東濟南舉辦的第11屆全國運動會,就是體育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典型案例。
3 山東省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對策
3.1 實行資源整合,形成文化特色
山東省自古就是中國文化的中心地區之一,具有特色的齊魯文化,獨特的人文自然資源,同時山東省人民也熱愛鍛煉身體,省內初步形成了體育健身休閑,競賽表演的產業鏈條。下一步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中,應該根據自身的文化特色,打造地方旅游體育賽事,例如泰山國際登山節、濰坊國際風箏節、東營國際馬拉松等。此外,積極引進國際精品賽事和傳統體育賽事,提高其山東省旅游影響力,利用市場機制,探索建立體育旅游業融合特色賽事,設立冬季特色項目聯賽,鼓勵社會資本創建職業體育俱樂部,培育專業化體育賽事推廣和運營機構,豐富競賽組織主體,鼓勵他們為推動山東省旅游業發展進行積極宣傳,同時開展各種運動主題旅游活動,提升體育和旅游融合的影響力。
3.2 提高服務水平,滿足消費者齋求
體育產業和旅游業歸根到底都是服務業的一種,服務質量是其賴以生存的保障,基于此,山東省在促進體育產業和旅游業融合時,更應加強服務創新和升級。
由被動型服務轉向主動型服務,并以此打破傳統服務階段的局限性,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開啟體育旅游融合服務的時代。例如強調O2O模式(線上線下相結合),全方位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利用互聯網平臺,與消費者第一時間溝通,整合消費者在互聯網上的需求,最及時的提供創新服務,例如在山東省東營國際馬拉松比賽中,主辦方根據參賽者對于營養供給品的不同需要,提供了不同的補給包來對參賽者進行補給,這樣充分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新服務舉措,有利于吸引更多參賽者前來參賽,也推動了東營馬拉松的快速發展,成為熱門的旅游觀光體育休閑項目。
4 結語
事實表明,體育產業和旅游業具有強烈耦合性的發展關系,在山東省體育產業和旅游業融合發展時,不僅需要融合自身文化特色,也要充分考慮到服務水平的提高與網絡技術的應用,對此,本文從山東省體育產業和旅游業的融合發展現狀出發,總結山東省依附型融合發展與聯接型融合發展兩種模式,并提出資源整合、文化開發與服務升級等對策,通過建立符合當前山東省實際狀況的體育產業和旅游業融合方案,旨在為我國各地區體育產業和旅游業融合發展提供借鑒,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完善和總結體育旅游文化節創建方案,打造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體育旅游開發模式。本研究結合相關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打造山東體育旅游品牌和促進全民健身事業發展著理論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楊秀芝.我國體育旅游開發與發展對策的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24(11):32-34.
[2] 丁孟利.貴州旅游與體育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6(34):31-32.
[3] 俞繼英,鮑明曉,戴健,等.我國體育產業發展戰略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2,38(3):3-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1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