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分層遞進教學在初中耐力跑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初中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重要階段,加強體育鍛煉尤為關鍵。與此同時,初中階段也是提升學生耐力素質的關鍵時期,加強耐力跑教學有助于學生耐力素質的提升。本文首先對分層遞進教學應用于初中耐力跑教學的優勢以及可行性進行簡單分析,然后對分層遞進教學如何在初中耐力跑的實際教學中進行操作作了詳細說明,最后對應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分層遞進教學  耐力跑教學  初中體育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c)-0181-02
  耐力跑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根據初中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教師需要在科學對待學生之間存在的客觀差異的基礎上,提升耐久跑的教學質量。分層遞進教學是一種適用于初中體育教學的教學方式。對分層遞進教學在初中耐力跑教學中的應用問題進行探究,有助于我國初中體育教學的創新發展。
  1  分層遞進教學應用于初中耐力跑教學的優勢與可行性
  1.1 分層遞進教學應用于初中耐力跑教學的可行性
  我國初中長期存在著忽視體育教學的重要性的問題。在體育科目納入中考考試范圍以后,初中開始對體育教學有所關注。現階段初中體育教學的教學內容較為單調,一些初中甚至長期存在未按照體育教學計劃開展課堂教學的問題。分層遞進教學在初中耐力跑教學中的應用,可以為體育教學計劃的落實提供保障[1]。在分層遞進教學應用于體育教學以后,教師耐力跑教學中可以更好地借助教育學規律與心理學原理開展教學,進而提升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1.2 分層遞進教學應用于初中耐力跑教學的優勢
  1.2.1 教師方面的優勢
  分層遞進教學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此種教育方式可以讓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的時間有所增加,故而此種教學方式有助于改善師生關系,也可以在提升師生配合度的基礎上,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1.2.2 學生方面的優勢
  分層遞進教學在初中耐力跑教學中的應用,可以為學生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提供支持。此種教學方式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讓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根據耐力跑教學的實際情況,教師可以在對教學難度與教學深度進行合理區分的情況下,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資源。
  就學生的學習過程而言,分層遞進教學可以讓學生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與鍛煉方法。在分層遞進教學實施以后,學生往往會被編入不同的學習小組。小組中的一些低層次學生并不是傳統意義的差等生,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故而教師需要在分層遞進教學應用以后,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充分調動,分層遞進教學具有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特點。如將這一教學方式應用于初中耐力跑教學以后,教師可以將被動練習過程轉化為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故而這種遞進化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有效調動,也有助于學生自身潛能的發揮。
  2  分層遞進教學應用于初中耐力跑教學的操作程序
  在分層遞進教學應用于初中耐力跑教學以后,教師需要根據體育課程教學目標,讓學生納入不同層次,進而為不同教學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分層遞進教學的應用,可以讓體育教學真正體現出因材施教的原則。學生分層、目標分層、教學分層與分層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是分層遞進教學的實效性的主要影響因素。
  2.1 學生分層
  學生分層是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影響因素。教師在學生分層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充分關注。學生以前測試的耐力成績和學生最近的體能狀況可以被看作是學生分層的依據。
  2.2 目標分層
  目標分層是教師根據初中體育課程標準的要求,為各個層次的學生制定與與其實際水平相一致的教學目標的過程。一般情況下,耐力跑教學的教學目標可分為基礎目標、強化目標和發展目標三個層次。其中基礎目標是每一位學生必須達到的目標。羌胡建目標是基礎較好的學生所要達到的目標。發展目標適用于一些有潛能、有特長的學生。
  2.3 教學分層
  教學分層要求教師在耐力跑訓練開展青年過程中,采用與學生運動水平相適應的訓練方式。就耐力跑的本質而言,教師需要合理選擇和設計各組學生的教學內容。
  2.4 分層評價
  在分層遞進教學應用于初中體育耐久跑教學以后,教師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評價方案。以某校耐久跑測試為例,在分層遞進教學應用以后,體育教師在每學期第一趟體育課會開展預測,確定適合學生的層次與目標,進而根據不同的標準記錄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最好成績。在經過一定的時間間隔(如期中測評以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耐久跑測試成績與教師協商,調整評價層次與測試目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耐久跑的評價目標可以分為強、中和一般三個層級。同一層面的學生實力較為接近,學生往往會努力取得相對理想的成績。如耐久跑測試期間,不同層級的學生都會表現出你追我趕的特點。就分層遞進教學應用于初中耐力跑教學的效果而言,此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體驗,也可以感受到體育運動帶給自己的快樂。故而分層級的評價體系的構建,有助于提升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3  分層遞進教學應用于初中耐力跑教學的注意事項   3.1 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
  在分層遞進教學應用于耐力跑教學以后,教師需要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并要為每一組同學提供不同的負荷。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統一的負荷,一些體育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會出現負荷不足的問題。符合不足的問題會給學生耐力的提升帶來不利影響。一些體育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在自身負荷過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嚴重的身心傷害。故而在分層遞進教學應用于初中耐力跑以后,教師需要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遵循實事求是的態度[2]。
  3.2 注重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
  分層遞進教學有助于學生競爭意識的提升。教師在分層教學模式應用于耐力跑教學以后,需要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這一分組過程不是將學生機械分為不同小組的過程,而是要借助分組過程,讓學生認識到自我提升過程所具有的循序漸進的特點。在初中階段,耐力跑教學需要向更高層次前進,而不是僅僅局限于中低層次的學習,故而一些處于低層次的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以后,需要向更高層次發。不同層次的學生所需完成的任務需要與學生所在的層次相對應,如果過低層次學生的教學訓練目標難度過高,學生可能會在訓練過程中失去信心。在高層次學生的教學訓練目標過低的情況下,學生并不能在體育課堂上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在學生成績提升以后及時提升學生層次,可以讓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
  3.3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
  初中耐力跑教學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學習的認知過程。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將學生視為教學的主體?,F階段“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我國基礎教育的主要發展方向。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不僅需要關注學生的生理特點與心理特點,也需要對學生在不同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差異性予以關注。啟發與誘導相結合的教學手段的應用,有助于學生思維活動的開發。在了解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讓課堂教學更好地實現預定目標。
  4  結語
  分層遞進教學在初中耐久跑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以讓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分層遞進教學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充分鍛煉,故而此種教學方式也可以讓學生化壓力為動力,提升自身的競爭意識。利用分層遞進教學為每個學生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可以讓體育教學的實效性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閉煜川.分層遞進,建構高效課堂[J].教書育人,2017(13):28.
  [2] 龔建華.關于“體育課堂中分層教學方法”的研究[J].運動,2016(16):44-45,119.
  [3] 洪文鑄.分層遞進在耐久跑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成才之路,2015(12):9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711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