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背景下農林院校雙創型人才協同創新培養模式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國家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最關鍵因素,當今,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大數據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產生了極大的改變,而對于教育行業也不例外?;诖髷祿攸c、作用及大數據時代對經濟發展的宏微觀影響,通過對雙創型人才協同創新培養問題的相關文獻研究,提出大數據時代對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要求,并對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農林院校現階段自身發展情況與特點進行了詳細闡述,最后從學生、教師、學校三者對大數據背景下農林院校雙創型人才協同創新培養模式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 大數據;農林院校;雙創;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9)04-0167-04
Abstract: 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a nation's progress, the inexhaustible motive force of a country's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most critical factor of a country'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core competitiveness. Nowadays, 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big data on the Internet, big data has greatly changed people's way of production and life, and the education industry is no excep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big data and the macro and micro effects of big data era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quirements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in big data era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on the problem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raining of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nd elaborates o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at the present sta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era. Finally, it considers the cooperative innovation training mode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teachers and colleges.
Key words: big data,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raining mode
一、大數據時代
?。ㄒ唬┐髷祿r代的背景及內涵
1.大數據的概念
大數據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1世紀08年末,當時卡耐基·梅隆大學教授發起了業界組織—計算區聯盟,并在發表的《大數據計算:在商務、科學和社會領域創建革命性突破》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大數據的概念,對大數據的開端產生了重要影響,明確了大數據真正需要的不是數據本身,而是對數據本身的新用途和新見解,至此,社會發展迎來了大數據時代。
2.大數據的特點
大數據,其首要特點體現在它的規模豐富性方面,即其所涉及的資料的規模量是巨大的,需要使用設定的分析手段與工具,在人們需要對某方面的問題進行解決時,能夠對該問題涉及的數據進行合理、及時的攝取與分析處理,能夠為人們對該問題的分析與解決提供相應的資訊支持;其次是數據類型的多樣性,大數據所涉及的數據更多的是視頻、音頻、圖片、地理位置等各種個性化數據;再者是處理速度快,大數據處理要求從各種類型的數據中快速獲得高價值的信息;最后是價值密度低,在規模龐大的數據中也許對于分析者有用的數據就僅僅只有一點而已。簡言之大數據具有5V特點,即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alue(低價值密度)、Veracity(真實性)。
3.大數據的作用
雖然大數據的時代才剛剛開始,但隨著它與人們生產生活的日益密切,其作用會日益優化人們的生產行為,便利人們的生活方式。大數據的作用目前主要有:第一,大數據的處理分析正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的結點,如云計算為移動物聯網、互聯網、數字家庭等新興的信息技術的應用形態所產生的大數據提供存儲和運算平臺,而大數據則對這些不同來源的數據進行管理、處理、優化和分析,最后將分析結果重新反饋到上述應用形態中,為應用形態的改善提供建議并產生價值。第二,大數據日益成為核心競爭力提高的關鍵因素,各行各業通過對本行業生產、銷售等環節數據的分析,從而對生產、銷售、服務等環節提供更加精準的決策支持與個性化服務,使生產的決策逐步轉向精準的“數據驅動”。第三,大數據是信息技術產業持續高效增長的新引擎,由大數據產業發展所涌現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對社會行業發展會產生極大的催生作用。第四,大數據會對科學研究的方法手段產生重大的改變,大數據時代的科研可以更加精準的獲取與分析科研活動所需要的海量行為數據,并進行目的性和專業性的挖掘分析。 ?。ǘ┐髷祿r代對經濟發展的宏微觀影響
大數據時代,數據本身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在發展中不僅逐漸被人們所認知,而且日益滲透到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利于人們生產生活中的各種決策,幫助企業的經營行為,有利于國民經濟的發展。
從宏觀方面來看,大數據有利于更加清晰敏銳的認識我們的宏觀經濟發展情況,由此對經濟發展中的問題作出合理有效的調整措施,實施科學有效的經濟政策。而從微觀方面來看,大數據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企業生產者和個人生活的影響,企業生產者利用大數據這一生產要素所提供的市場信息,對市場上產品的需求與供給能夠進行更全面的了解,從而顯著降低企業進入和退出市場的門檻和企業在市場中決策所需要的成本,并且企業在市場中還能利用大數據這一工具加速企業的自我發現,適時轉換與調節自身的經營策略,提高優勝劣汰的概率,加速生產資源的流通速度,優化資源的合理配置,對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都有促進作用,更加細化經濟發展的分工,擴大專業者的分工能力,擴大優勝者的先行優勢,大數據的信息使得生產的分工更加細化與專業,各盡所能,細化的生產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差異化的產品需求,擴大市場份額,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更為有力的市場地位。而消費不僅作為數據的生產者,也可以利用數據為自己的消費選擇各方面具有更具競爭力的產品,更加便利自己的生活,從細微之處影響人們的生活。
?。ㄈ┫嚓P研究綜述
在大數據背景下,對于雙創型人才協同創新培養問題的研究,學者多通過文獻查閱、實證調研等方法研究后給出了不同的看法,就其本質來說有異曲同工之處,但對于農林類院校雙創人才培養方面的研究略少。翟繼友(2016)認為急需要運用數字化方式建立起更完善的創新創業學習機制,克服傳統教育中存在的各種弊病,并且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大數據背景下提升創新創業教育的幾點對策,包括:①搭建并完善信息平臺;②構建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③創新教學模式;④借鑒國外經驗優化師資隊伍。黃杏和沈凌(2018)認為大數據技術對于大學生的創業能力的提升顯現出一定的推力,如要實現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需要內外因共同發力,應結合大數據技術從學生自身學習方面、教師教學與理念更新、學校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多角度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張璠、滕桂法和周桂紅(2017)從農業院校大數據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角度探討了大數據技術學習運用的重要性與對學生培養的意義,雖然并未重點探討大數據技術對雙創型人才培養的作用,但對于大數據背景下農林院校雙創型人才協同創新培養模式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肖義平(2016)認為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從轉換教學理念、優化課程設置、翻轉課堂教學方式和多元化教學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了創新人才培養教學改革探索。
?。ㄋ模┐髷祿r代對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要求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應對變化的外在環境,特別是我們又迎來了新興的大數據時代,在此背景下,對人才的要求也不斷發生著變化,特別是對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要求。
1.能夠獲取有效數據的能力
在大數據時代,數據是分析的來源,我們針對問題的解決所要求的分析對策正是從數據中分析得來,因此能夠獲取有效數據的能力在大數據時代對于創新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這對于現代化教育而言,要求增強高校學生掌握豐富的獲取信息的渠道與能力,加強學生對各種數據庫,網上公開課、數據來源的認識與掌握,拓展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
2.熟練分析數據的能力
也許在現代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附屬下,對于獲取有效數據的能力培養相對容易,但對于數據的分析能力的培養不會一蹴而就,因此,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與方法,掌握有效的方法分析所獲取的各類信息與數據,從解決問題出發,甄別和獲得有價值的能力。
3.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在掌握了獲取與分析數據的能力后,就需要將實際的知識投入到生產生活中加以運用,然而在當前經濟新常態下,經濟增長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轉換;產業結構、發展結構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換,經濟增長動力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在中國經濟正進入轉型的關鍵時期,既要應對經濟下行的壓力,又要走出轉型時期的困境,經濟轉型給就業市場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并且高校畢業生數量一屆又一屆的累積,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較為嚴峻。而國家大力倡導“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雙創,要求高校生在大數據的背景下,增強創新創業的能力,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對大數據資源的分析與整合,順應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與要求,增強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
4.擁有團隊精神與團隊管理能力
大數據自身的特點要求我們對數量規模龐大的大數據進行快速有效的數據分析,由此所需要的工作量不是僅由一人可以完成的,要求我們發揮團隊的力量來完成復雜且繁重的工作量,由此我們必須具有團隊精神,建設團隊組織,發揮團隊的力量。對于高校教育而言,在平時的學習與教育中,就必須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與管理團隊的能力。
二、農林院校與大數據
(一)農林院校的自身特點
我國農林院校的發展不僅有一般院校的共性,還有其作為專業性農林院校自身的特點。農林院校具有很強的行業性和專業性,不僅要培養學生、傳播知識教學,還承擔著為我國農村振興、農業發展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持,因此對農林院校的發展要從其自身的特點出發,注重實驗教學,強調對學生的實踐性培養與鍛煉,培養學生在實踐中解決和分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農科實驗實踐學習任務的重要性、長期性和曲折性,認識到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有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和對待科研問題有堅忍不拔的探索精神,并且如果科研實驗的結果出現差異,也要有批判性的精神。因此,農林類院校不僅要給學生傳播一般性的教育知識,而且也要注重自身的農林特點,注重實踐性,培養批判性,讓學生養成善于在實際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然而,在當今大數據背景下,農林院校對雙創型人才的培養更要因時而變,學生不僅要學習一般的教學新知識,掌握一般性的科研方法與精神等,還要適應時代發展,在大數據時代,認識大數據,了解大數據,學習大數據的應用方法與分析方法,能夠應用大數據這一新興工具對自身的專業技能進行提高,對自身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農業問題的解決提供幫助,對農產品生產、銷售等各方面采取精細化的數據分析提供政策支持。
(二)農林院校適應大數據的困境
1.數據獲取渠道不豐富,質量不高
目前,高校中的數據概念通常只是日常教學管理生活中的教務系統信息、學生平時各種分數數據信息等等,還處于一般性的數據來源與分析,目前高校學生學習中所用的各種數據庫中,一般性訂閱的數據庫如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維普期刊等,雖然能夠滿足學生獲取各種數據來源的使用,但涉及到專業性較強的某個具體專業時,學生獲取數據的來源就會比較欠缺。從一般性數據的使用上來看,目前農林院校存在數據信息整合不夠、數據獲取渠道不豐富、信息采集質量不高、學生急需提高獲取與應用數據的能力的問題。而大數據時代來臨后,這些問題的存在會暴露的更加突出,急需改善、解決這些問題,以應對大數據時代對數據分析更高的要求。
2.缺少對數據應用的教育,教育體系不健全
高校中缺乏教授學生如何使用數據庫、獲取數據與分析數據的課程。學生們使用平常的數據庫大多是在需要完成論文寫作等任務時,去被動的使用數據庫,沒有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主動的使用數據庫,習慣的在數據庫中獲取數據、分析數據,應用于自身的專業學習中。而從學校教育者的角度而言,缺乏對學生獲取、分析、研究數據方法的教授,學生在使用數據時使用的方法還比較初級,存在不能夠對數據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采用比較復雜的分析方法、針對研究問題精準分析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了大數據背景下農林院校中雙創型人才協同創新培養模式的探索。
3.相關師資力量欠缺
大數據背景下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在校園中教授學生相關理論知識,還在學校相關專業性的校外導師根據實際學科發展應用的實際情況,給予學生實踐中的指導意見。在大數據背景下,在校園學習的理論知識中,要更加注重學生對大數據知識的學習,這就需要相關師資隊伍發揮力量,然而,大數據目前處于起步階段,相關師資力量不夠,有所欠缺,并且,校外導師隊伍的建設也不夠完善。在培養學生對大數據的獲取與分析,將大數據應用到實際專業技能提升與工作中的能力方面,相關師資力量建設需要加強。
三、對農林院校雙創型人才協同創新培養模式的思考
在大數據背景下,農林院校培養雙創型人才,不僅應繼續立足于農林院校自身培養人才的模式,還應該著眼于大數據時代所帶來的新的變化與要求,既夯實自身文化素養的基礎,又對大數據的新興事物保持不斷的渴望好奇心,驅使自己不斷地保持學習的渴望。同時,對學生創新協同能力的培養,要從多方面聯合作用,不僅需要學生自己保持主動的學習態度,而且教師和學校也應該對培養學生的創新協同能力給予積極的幫助和支持,多方面、全方位的為農林院校雙創型人才協同創新培養模式做努力。
?。ㄒ唬W生課程學習
1.積極擁抱大數據時代,做好充足的知識儲備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不僅要積極調整思路,還要加強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與運用,加強對外界環境的認識,雖然外界對大數據時代的宣傳不少,但是我們不能停留于被動的感受認識階段,應該充分利用該環境所帶來的優勢,增強探索與求取關于大數據相關知識的熱情,自身也要意識到就業創業環境的改變。自身主動去學習相關大數據的理論知識,認識與學習大數據,掌握相關獲取與分析方法,做好充足的理論準備。
2.掌握多渠道獲取數據、分析數據的方法
大數據時代,需要對規模龐大的數據進行分析,而數據分析結果的質量取決于原始數據的質量,由此,擴大數據來源的渠道,提高數據自身的質量在大數據時代至關重要。學生應該利用好各種數據庫資源,并善于拓展其他數據來源,數據資源涵蓋于生活中的各處,學生應善于發現和運用各種數據來源,并且掌握對數據加工處理、分析歸納的方法,快速高效的分析出所需要的數據結果,最終對于問題的決策判斷有著積極的支持作用。
3.實踐運用,注重積累實際經驗與對數據的敏感度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創新性人才不僅要有豐富的理論與知識儲備,也要有對實際問題的想法與實踐能力,在平時的實際活動工作中,就要善于發現與積累與平時理論學習有差異化的事物,也要積極積累實際工作中新的東西,并且注重團隊的力量,逐漸學習管理團隊的知識等實際經驗。并且,在實際生活中,數據的來源有很多,有些甚至是在不經意之處,這就要求學生加強對數據的敏感性認識,善于從生活中發現數據,根據所研究的問題挖掘數據。
?。ǘ┙處熃虒W實踐
1.更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教學方向應適當向大數據傾斜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對于我們而言,會帶來一些新的東西,我們也要積極的去接受這些新的東西,理解和學習大數據思維,對原來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適時性的進行改善,加入大數據時代新的知識。同時,在教導學生時也要積極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減少灌輸式的教育方式。豐富課堂教育技術手段,通過各種多媒體的教育方式教學,引入新技術手段,加強大數據工具的使用與教學,既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又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激發學生自己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2.加強自身專業素養的提高
作為給學生傳授知識的傳導者,教師自己本身的專業素養會直接影響到對學生的教授,并且,不僅是在大數據時代,在當今時代,各種技術知識等都更新傳播的非常快,我們更應該積極去學習了解新知識、新理論??梢越柚髷祿鶐淼呢S富的教學資源來幫助自身的專業素養的提高,認識了解大數據,具備一定的大數據分析能力。 (三)學校教學改革
1.重點加強與校外協同培養,加強信息多向互動
學校應從宏觀角度緊盯社會發展方向,把握大數據時代的新事物、新特點,積極了解校外發展情況,并與新情況、新發展相溝通,加強信息的多向溝通,實現信息的校內外傳輸,豐富實踐的平臺,使學生及時了解到校外大數據時代發展的實際情況,對自身而言,也能夠積極發展自身的各項技能與素質,符合大數據社會發展的不斷要求。并且,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背景下,要積極充分利用大數據所帶來的各種創新創業機會,利用大數據與學生自身的創業想法、技能提升等相結合,最終,積極實現雙創性人才的協同培養。
2.積極更新完善課程體系,修訂創新人才培養方案
學校應面向大數據時代的新特點、新要求,完善自身的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適當調整與當前不合適宜的課程,積極講授當前出現的新知識、新事物,與時俱進,安排合理的課程結構,多方面、多角度的傳授新知識、新事物,不僅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要增強學生的創業熱情。同時,合理安排學生的專業知識課程與創新創業課程之間的聯系,努力實現有機結合。
在日益興起的大數據時代,實現農林院校雙創型人才協同創新的培養,需要充分理解大數據時代的新知識、新變化,即積極把握大數據給創新創業帶來的機遇,立足于全面培養學生的出發點,結合農林院校自身的特點,將大數據時代的機遇與學生的創新創業相結合,學生、教師、學校三者協同實現大數據背景下農林院校雙創型人才的創新培養。
[參考文獻]
[1]肖義平.大數據時代創新人才培養教學改革探索[J].高教學刊,2016(1):67-68.
[2]黃杏,沈凌.大數據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研究[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8(4):16-20.
[3]方璇.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問題研究[J].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2016(12):74-77.
[4]李靖.大數據時代地方高校實現協同創新信息管理平臺構建及路徑[J].情報科學,2015(33):39-43.
[5]曾驪,張中秋,劉燕楠.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服務“雙創”戰略需要協同發展[J].教育研究,2017(1):71-77.
[6]張璠,滕桂法,周桂紅.農業院校大數據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17(19):23-26.
[7]翟繼友.大數據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提升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2016(6):22-26.
[責任編輯:潘洪志]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82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