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腦出血急性期的急診及護理措施的應用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壓腦出血急性期的急診及護理措施的應用效果,從而總結經驗,為臨床提供參考意義。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高血壓腦出血急性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他們急診和護理的過程進行回顧性分析。隨機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3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進行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方式上進行急診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在采用不同護理模式后的臨床效果。比較指標為NIHSS評分和GCS評分與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GCS評分高于對照組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6.55%,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2.41%,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診護理能夠有效改善高血壓腦出血急性期患者的神經功能,減輕病殘程度,并獲得理想的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急性期,臨床護理,飲食習慣
[中圖分類號]R473.75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03—0207—02
高血壓腦出血是發病率較高的臨床危重癥,高致殘率與高死亡率是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結果。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急性期常會發生肺部感染、腦水腫、再出血、消化道出血、水電解質嚴重紊亂并發癥。高血壓腦出血臨床癥狀表現為失語、抽搐、昏迷和偏癱等,對患者的生命帶來重大威脅,給患者及家庭帶來較大的負擔。我院位于南疆地區,飲食上食肉多于蔬菜,我院收治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肥胖和超重的較多,尤其是老年患者,這與本地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系,對我地區高血壓腦出血的急診護理進行研究,糾正患者習慣,緩解患者病情,減少不良事件發生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高血壓腦出血急性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他們急診和護理的過程進行回顧性分析。隨機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4例患者,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最小年齡為42歲,最大年齡84歲,患者出血量為30—100mL不等,患者平均出血量為55mL。出血部位:基底核有16例,腦葉為2例,丘腦是3例。對照組34例患者,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最小年齡為43歲,最大年齡82歲,患者出血量為35—105mL不等,患者平均出血量為60mL。出血部位:基底核有15例,腦葉為15例,丘腦是12例.每組患者34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不明顯,不對研究結果產生影響,具有可比性(P>0.05)。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進行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方式上進行急診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在采用不同護理模式后的臨床效果。比較指標為NIHSS評分和GCS評分與護理滿意度。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患者辦理入院時為患者及家屬介紹醫院的環境,并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疾病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急診護理,具體的護理步驟如下:首先注意觀察入院患者的生命體征。急性期應密切關注患者血壓、心率、瞳孔、體溫、氧飽和等方面的變化,做好記錄,以便醫生能夠隨時了解病情。其次對患者的呼吸進行觀察和護理,急性期患者會發生呼吸困難的情況,影響血壓波動,容易再出血和發生肺部感染。護理人員及時清除患者口腔的分泌物和嘔吐物。當患者呼吸困難時,做好切氣管準備。氣管切開的患者,保持人工氣道濕化,及時幫助患者排痰。再次患者口腔護理,及時為患者清理口腔,防止患者發生感染。最后患者褥瘡的預防,長時間臥床患者易生褥瘡,護理人員應為患者更換體位,為患者按摩和熱敷,防止患者的皮膚發生破損。同時對患者的泌尿系統感染進行預防,定時排放尿液,防止感染,定時更換尿管和引流袋。還要對患者進行亞低溫護理,患者發病6小時之內進行局部亞低溫輔助治療,并應持續48~72h以上。高血壓腦出血易引發并發癥,應對可能發生的并發癥進行預防,住院期間注意患者情緒波動以及行動情況,多與患者和家屬進行溝通和交流,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對患者不良情緒耐心疏導,緩解他們的壓力和顧慮。
1.3 觀察指標
NIHSS是對患者的神經功能進行評分,包括語言、意識水平、凝視、視野等方面,分數越低說明神經功能越好。GCS是對患者的病殘程度的評分,包括語言、睜眼、肢體活動三個方面,得分>14分的屬于正常,無病殘;得分為13—14分屬于輕度昏迷,1級病殘;得分為9—12分屬于中度昏迷,2級病殘;得分為3—8分屬于重度昏迷,3級病殘;得分3分以下屬于腦死亡。滿意度測評是對患者及家屬對護理滿意度的評分,總分100分,80分及以上的為滿意,60—80分為一般滿意,60分及以下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研究數據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對比差異,通過(P0.05)進行表示,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差異不明顯,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34例患者的NIHSS評分平均分為7.42±3.21,對照組34例患者的NIHSS評分平均分為13.04±2.14,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對比有差異,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34例患者的GCS評分為平均分為13.55±1.03,
對照組34例患者的GCS評分為平均分為6.33±1.08,比有差異,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34例患者的滿意度為96.55,對照組34例患者的滿意度為72.41%,對比有差異,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具有發病急、病程短、病情危重的特點,患者存活率低,殘疾率高,占存活患者的75%,調查研究顯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在急性期發生死亡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急性期患者病情重,搶救時間緊,需要醫護人員進行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急性期患者的血壓是衡量病情的關鍵指標,護理期應密切關注患者血壓,一旦血壓高于160/100mmHg,需立即進行降壓治療。急性期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伴有一定的意識障礙,應關注其精神狀態、瞳孔大小等。急診護理還需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呼吸道暢通護理、病情監測護理、腦細胞保護護理、心理護理和飲食指導護理措施,糾正患者病情,有效預防并發癥發生。為高血壓腦出血急性期患者進行急診護理可改善患者神經功能,減輕病殘度,獲得較高的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吳雪清;林曉;;預見性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急性期并發癥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6(34).112—113
[2]陳君霞;王慧梅;劉楊君;葉碎林;;綜合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康復和心理狀態的影響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6(08).33—34.
[3]姜曉萍;劉凱;魏婧;馬寶琴;;重癥腦出血患者圍手術期優化管理分析[J];甘肅科技縱橫;2017(06).98—9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86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