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診護理效果及對治愈率的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探討急診護理在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影響。方法:將7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為2組,觀察組(急診護理組)和對照組(常規護理組),觀察護理效果及治愈率。結果:觀察組急救反應時間及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治愈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急性心肌梗塞應用急診護理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關鍵詞]心肌梗塞;急診護理;治愈率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識別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03—0197—02
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血管內科常見的死亡率較高的危急重疾病,起病急、發展快且并發癥多,很多患者在院外無征兆發病,在120轉運途中及入院急救階段,有效的急診護理能協助醫生可進行快速的疾病診斷與治療,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本文中,我院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應用急診護理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選取70例為觀察對象,對其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護理方案的差別分為2組。
觀察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60~80(68.21±7.23)歲;從發病到入院時間20min~11h,平均(3.36±1.02)h。
對照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59~78(67.84±5.21)歲;從發病到入院時間30min~10h,平均(3.52±1.03)h。
入選標準:(1)均診斷為心肌梗塞者;(2)均經過急診入院;(3)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排除標準:(1)其他心臟病變;(2)住院患者發生心肌梗塞者;(3)接診時已經死亡者。
2組患者年齡、性別、心肌梗塞發作時間等對比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包括出診中的病情觀察與判斷,用藥護理等。
觀察組患者給予急診護理。(1)制定急診護理流程:科內依據現有的技術及人力資源,制定心肌梗塞的急診護理流程,包括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疾病確認、生命體征的測量、靜脈輸液管道的建立、血液標本的采集等,對心肌梗塞形成流程化護理,加強科內護理人員的培訓,熟練使用該流程方案,以減少因護理忙亂引起的護理差錯。(2)院前急診護理:若為出診,在路途間隙與患者家屬保持聯系,繼續了解病情,并對此進行評估與判斷,盡量穩定患者及其家屬的情緒。見到患者后及時給予心電圖檢查,進行疾病的確診與排除,保持平臥位,減少患者肢體活動,吸氧;遵醫囑含服硝酸甘油,建立靜脈通道,監測生命體征的變化;安慰患者,對于含服硝酸甘油后心絞痛仍嚴重者且轉運路程較長時適當給予止痛藥物治療。(3)入院后急診護理:開啟心肌梗塞綠色通道,快速完善相關檢查,常規心電監測,觀察病情變化及尿量,使用擴張血管藥物靜脈滴注,視患者具體情況進行溶栓治療或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并做好相應的護理配合。(4)心理干預:在確定治療方案的過程中,進行簡單的心理干預,告知患者疾病發生原因、治療及預后,在說明疾病危險性同時安慰患者,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最大的治療效果;介紹主治醫生以及此類疾病常用的治療方案,取得患者信任,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增加個體的自我效能感。(5)健康宣教:指導患者前期以流質易消化飲食為主,避免情緒波動過大,絕對臥床休息,避免用力排便等。
1.3 觀察指標
評價2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好及治愈率。以急救反應時間及住院時間對護理效果進行評價,其中急救反應時間為患者從發病到入院接受有效治療的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以SPSS 22.0軟件為本研究的統計學工具,護理效果用“均數±標準差”表達,t檢驗;治愈率用(%)表示,X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的標準。
2 結果
2.1 對比2組患者護理效果
觀察組患者急救反應時間、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2.2 對比2組患者治愈率
在經過不同的護理后,觀察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愈例數為38例,死亡例數為2例,治愈率為95.0%;對照組患者治愈例數為23例,死亡例數為7例,治愈率為76.67%。觀察組治愈率與對照組對比差異P<0.05。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塞發病急、變化快,即使在當今醫療技術快速發展的新時代,其死亡率仍達到30%以上3,早期的心臟介入溶栓治療能有效降低疾病的死亡風險,挽救心肌壞死組織與細胞,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因此快速、有效的急診護理能縮短患者治療前反應時間,爭取患者在溶栓窗口期內已接受相應的對癥緩解治療。
因心肌梗塞的疾病特點,其護理工作更偏向于搶救工作,有效的護理流程不僅能使護理人員工作有條不紊,還能加強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更配合治療與護理。
本文中,為探討急診護理在急性心肌梗塞中的作用,以我院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為實驗對象,通過分組對比形式來檢驗急診護理的應用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急救反應時間及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治愈率高于對照組,對比結果差異顯著??煽闯黾痹\護理利用嫻熟的技術、流程化的應對措施及充分的接診前準備,有效的縮短患者院前急救反應時間,為患者贏取了更多的搶救時間,使患者以更快的速度得到針對性的救治,緩解心肌壞死進程,提高治療的有效性,降低了死亡風險,為后續治療提供了良好基礎,縮短了患者住院時間。觀察組有2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為心跳驟停、1例為合并嚴重心衰后死亡;對照組則有6例患者死亡,3例為院前耽誤過久出現大面積的心肌壞死,入院30min內即死亡,2例為接受溶栓治療后出現心源性休克,1例為心臟破裂:,
綜上,急診護理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治愈率,縮短其急救反應時間及住院時間
參考文獻
[1]張輝。淺談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診護理[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11):146—147.
[2]吳紹芹,吳懷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診護理分析探討[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256—257.
[3]史曉紅,燕敏.38例急性心肌梗塞并發心律失?;颊叩募本扰c護理措施[J].醫療裝備,2015,28(9):181—18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86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