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急診護理干預對心肺復蘇后患者康復效果產生的影響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研究心肺復蘇患者實施急診護理干預的康復效果影響。方法:選擇66例我院心肺復蘇搶救的患者,納入時間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采用抽簽法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每組均33例。其中參照組采用常規急診護理,實驗組行急診護理干預,對比2組患者相關指標及護理滿意度、并發癥情況。結果:與參照組相比,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較高,實驗組住院時間短于參照組,實驗組記憶力下降、反應遲緩、抽搐、躁動等并發癥發生率(9.09%)與參照組(36.36%)相比較低,呈現明顯差異(P<0.05)。結論:心肺復蘇悲者予以急診護理千預,能夠保障其康復效果,并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應予以臨床推廣。
  [關鍵詞]心肺復蘇;急診護理干預;康復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2.2
  [文獻識別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03—0198—02
  心肺復蘇作為臨床中心臟驟停患者的搶救方法,是臨床中重要的急診搶救方式,能夠幫助患者恢復心跳,在降低心臟驟?;颊咚劳雎史矫嫫鸬搅酥匾饔谩Υ吮狙芯繉π姆螐吞K患者實施急診護理干預,對其康復效果加以分析。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心肺復蘇搶救的患者66例,采用抽簽法將其分為實驗組(n=33)與參照組(n=33)。其中,男性心肺復蘇患者41例,女性患者25例。最小年齡43周歲,最大年齡76周歲,中位年齡(68.25±10.88)周歲。2組患者年齡、性別等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未見明顯差異(P>0.05),分組方式通過可比性校準。納入標準:(1)患者家屬了解本研究內容,自愿參與;(2)符合心肺復蘇指征。排除標準:(1)重度慢性疾病;(2)精神類疾病;(3)病案缺失。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心肺復蘇搶救,參照組采用常規急診護理,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監測其生命體征,遵醫囑開展護理工作。實驗組行急診護理干預,加強對患者呼吸道的護理工作,如患者存在嘔吐癥狀,需將其頭偏向一側[2。在為患者吸痰操作時,需先行純氧吸人治療,避免對患者血氧飽和度產生不良影響。合理調節環境溫度,使其保持在20攝氏度之內,降低溫度能有效降低患者腦部代謝,進而避免患者發生腦損傷問題?;颊咭庾R清楚后,需加強其心理護理,防止患者在陌生病房內產生恐懼、抑郁情緒,進而提升其身心健康水平。護理人員在全面評估患者病情的基礎之上,開展健康宣教工作,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針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主要介紹心臟驟停、急救流程、注意事項等相關知識,例如,患者的危險因素、臨床表現、搶救方法及預后效果等,幫助患者及其家屬逐步提高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同時,通過健康教育可防止患者和家屬因不了解疾病及搶救知識而發生緊張、焦慮等問題,提升患者及家屬的治療與護理依從性,樹立良好的治療信心。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住院時間,通過《生活質量量表》《患者護理滿意度量表》實施調查,量表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水平越高。記錄患者在院期間并發癥情況,包括記憶力下降、反應遲緩、抽搐、躁動等。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66例心肺復蘇患者相關數據錄入SPSS 19.0 軟件之中,實驗組與參照組住院時間、生活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數據行t檢驗,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2組患者記憶力下降、反應遲緩、抽搐、躁動等并發癥發生情況行X2檢驗,采用(n%)表示。數據以P<0.05為校準基線,判斷其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心肺復蘇患者相關指標及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比實驗組與參照組心肺復蘇相關指標及護理滿意度數據(見表1),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參照組,與參照組相比,實驗組住院時間較短,兩者差異明顯(P<0.05)。
  2.2 心肺復蘇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
  對比實驗組與參照組心肺復蘇并發癥情況(見表2),實驗組記憶力下降、反應遲緩、抽搐、躁動等并發癥發生率(9.09%)低于參照組(36.36%),兩者差異明顯(P<0.05)。
  3 討論
  患者發生心臟驟停后,其多器官無法得到有效的血液供應,在5min期間未能通過有效復蘇極易造成其器官及組織發生損傷,且此類損傷為不可逆轉性損傷,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危害。針對心臟驟停患者實施心肺復蘇能夠幫助其恢復心臟搏動,盡早恢復患者組織細胞血液供應。本研究在心肺復蘇后對患者在院期間實施急診護理干預,其結果顯示,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參照組,與參照組相比,實驗組住院時間較短,實驗組記憶力下降、反應遲緩、抽搐、躁動等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參照組。,上述結果表明,通過急診護理干預方式能夠改善患者身心健康水平,進而縮短患者在院時間,促進患者盡早康復。另外,急診護理干預形式在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是改善患者康復水平、提升患者搶救安全性水平的護理方式之一。
  綜上所述,本研究對心肺復蘇患者應用急診護理干預方式,可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升其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同時急診護理方式能夠確?;颊甙踩?,降低其并發癥發生比例,因此,急診護理干預形式在心肺復蘇方面具有臨床推廣及應用的優勢。
  參考文獻
  [1]陳慧瓊.急診護理干預對心肺復蘇后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7(06):126—128.
  [2]粟芳。急診護理干預對心肺復蘇后患者康復的影響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19).
  [3]王小利,吳宏艷.急診護理干預對心肺復蘇后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863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