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氣管插管時機對心肺復蘇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氣管插管時機對心肺復蘇所產生的影響。方法:選擇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急診科就診的需要進行心肺復蘇的呼吸與心博驟?;颊?,共100例,按入院編號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0例。觀察組及時開展氣管插管 ,對照組延時開展氣管插管,對比兩組患者的具體治療情況。結果:觀察組心肺復蘇成功率高于對照組,且出院存活率高,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需要進行心肺復蘇的患者,及時開展氣管插管能夠極大的提高成功率,更好地挽救患者生命。
  【關鍵詞】氣管插管;不同時機;心肺復蘇
  【中圖分類號】R45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1
  在急診工作中最為常見的危急重癥主要表現為呼吸循環衰竭與心跳驟停。其中心跳呼吸驟停會誘發組織器官的缺血缺氧,若短時間內不能得到有效糾正,則誘發器官功能衰竭的可能性較大,尤其對于耐受性不高的患者而言,會造成功能障礙與不可逆行損傷。心肺復蘇的重要環節在于呼吸道的及時通暢、人工氣道的建立與基本氧合的維持,其中最為重要的內容在于胸外按壓,其按壓深度與頻率都會對復蘇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當下,關于保持呼吸道通暢的方式主要是經緊急氣管插管建立起人工氣道,為保證心肺復蘇成功并挽救患者生命 ,關鍵在于準確的掌握插管時機?,F選取100例患者為進行研究,詳情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在2017.06-2018.06期間收治的100例呼吸與心博驟?;颊邽檠芯繉ο螅?8例、女32例。分組時嚴格按照入院時的數字編號,觀察組50例中年齡8-75歲,平均年齡(50.7±16.2)歲;對照組50例中年齡9-75歲,平均年齡(50.9±16.5)歲。呼吸與心搏驟停時間為1-42min平均驟停時間為(12.0±3.6)min;驟停原因:農藥中毒、溺水、腦血管意外、心源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電擊傷和嚴重創傷等,現場心電圖為直線或室顫。納入標準:與呼吸、心搏驟停標準相符、患者意識為突發性喪失、不存在大動脈搏動或心音、呼吸音;雙瞳孔存在散大的情況。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肝腎臟器疾病、臨床資料完整患者。兩組在年齡、等方面的對比,差異性不明顯,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關于心肺復蘇的實施需要嚴格2015年國際心肺復蘇指南,在進行氣管內插管時需要使用喉鏡經口直視下進行。
  觀察組:及時插管,院前急救人員負責,開始到完成控制在1分鐘以內,如果需要多次插管嘗試,必須在兩次插管中間給予完全通氣與吸氧,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操作,院前急救插管嘗試不得多于兩次,避免因反復插管而對心臟按壓造成不小的影響;若由于其他原因或技術條件而導致插管困難,則需要使用呼吸球囊面罩進行人工通氣,維持到醫院后進行緊急氣管插管。
  對照組:延時氣管插管,即由院內醫護人員負責。
  除此之外,兩組均給予常規心肺復蘇干預,即除顫、徒手胸外心臟按壓和靜推腎上腺素,積極預防腦水腫,確保能夠及時糾正電解質紊亂的情況。
  1.3 觀察治療
  對比兩組患者的心肺復蘇成功率。判定標準為具備以下條件即為成功,反之為失敗。瞳孔由大變小;面色比較紅潤;恢復自主呼吸,可觸及頸動脈波動,BP超過80/50mmHg,維持時間超過60分鐘;患者恢復意識, 能夠自主進行呼吸,眼球能夠自主活動,存在睫毛反射、瞳孔縮小和對光發射的情況,或者存在手腳抽動;心肺復蘇后自主循環恢復并維持6小時以上。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表示,以x2或t進行組間對比驗證;對比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的心肺復蘇成功率與出院存活率為40.00%、3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0.00%、6.00%,組間具有明顯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下表1:
  3 討論
  心肺復蘇是搶救呼吸、心搏驟?;颊叩奈ㄒ环绞?,保持呼吸道通暢和建立人工氣道是作為重要的緩解,目的在于確保機體基本的氧供。為提高存活率且幫助患者早日實現康復,經常使用的方法有心肺復蘇機和手工-徒手心肺復蘇;人工呼吸也存在多種方法。其中經口氣管插管的通氣效果最為理想,然而操作比較復雜,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且要求高,因此很難很好的應用到急救工作中去。
  急救中多數患者能夠建立自主循環,但是因不能及時開展有效的氣體交換,極易導致心搏再次停止;或搶救過程中側重于心臟的按壓而對于肺臟復蘇不重視,致使患者出現腦死亡或臨床死亡的情況。心肺復蘇中的前提條件與必要條件分別為恢復循環與呼吸。確保氣體交換的有效途徑有很多,如氣管插管或切開的方式,然而由于氣管切開會造成極大的創傷且耗費時間,因此不能列為首要選擇。在氣管插管成功后能夠實現呼吸支持,為此需要盡快開展,以此能夠極大的提高復蘇成功率 ,防止遺留神經后遺癥。但是,對于大部分基層醫院而言,心肺復蘇時醫生或麻醉師負責進行氣管插管,從出現相關指征到實施時間多會超過5分鐘,再加上中途轉運至少需要10分鐘,15分鐘的等待往往會失去最佳搶救時機。
  經研究發現,相比較于延時進行氣管插管的對照組,觀察組經及時復蘇后患者的復蘇成功率與出院存活率均獲得顯著提高,P<0.05。
  綜上所述,及時開展氣管插管能夠極大的提高呼吸與心博驟?;颊叩男姆螐吞K成功率與出院存活率,能夠最大限度的挽救患者生命,值得進行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劉樹峰,陳東方,陳國濤.氣管插管不同時機對急診心肺復蘇患者成功率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18):102-104.
  黃偉軍,顏自兵,梁炳鋒,王偉,李子元,張小松.不同氣管插管時機對急診心肺復蘇患者救治效果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18,25(04):477-478.
  張群群,劉靈芝,金志鵬.心臟驟?;純翰煌瑫r機氣管插管對心肺復蘇成功率的影響[J].中國醫學工程,2018,26(02):66-67.
  季存棟,米青.不同氣管插管時機對急診心肺復蘇效果影響的研究[J].當代醫學,2016,22(31):46-47.
  吳瑩,濮娜,張彩萍.氣管插管不同時機對急診心肺復蘇患者成功率的影響[J].醫學綜述,2016,22(14):2859-286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948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