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血壓性腦出血外科治療方式及療效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高血壓性腦出血外科治療方式和療效。方法 78例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 按照隨機性原則分為開顱組和引流組, 每組39例。開顱組患者采用開顱血腫清除手術進行治療, 引流組患者采用鉆孔血腫引流手術進行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格拉斯哥預后量表(GOS)評分情況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級情況。結果 GOS評分:開顱組患者中5分12例, 4分7例, 3分5例, 2分9例, 1分6例, 治愈率為61.54%(24/39), 未治愈率為38.46%(15/39);引流組患者中5分13例, 4分9例, 3分10例, 2分5例, 1分2例, 治愈率為82.05%(32/39), 未治愈率為17.95%(7/39);兩組患者治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DL分級:開顱組中Ⅰ級12例, Ⅱ級8例, Ⅲ級6例, Ⅳ級9例, Ⅴ級4例, 預后良好26例(66.67%), 預后差13例(33.33%);引流組中I級13例, Ⅱ級10例, Ⅲ級11例, Ⅳ級4例, Ⅴ級1例, 預后良好34例(87.18%), 預后差5例(12.82%);兩組患者預后良好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高血壓性腦出血外科治療方式中, 鉆孔血腫引流手術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顯著優于開顱血腫清除手術, 但臨床中仍需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 高血壓性腦出血;開顱血腫清除手術;鉆孔血腫引流手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1.018
  高血壓腦出血在神經內、外科臨床上屬于常見的疾病之一[1]。在出現此種疾病的情況下, 如果不能及時的進行治療, 很容易出現較高的病發率與致殘率、死亡率, 且即使患者存活下來, 其生存質量也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因此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方式分為內科治療與外科治療2種方式。腦血腫<20 ml時可以建議患者使用內科治療的保守方式, 在細心的呵護下, 血腫可以自行吸收;腦血腫>20 ml時需要患者使用外科手術治療方式[2]。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 高血壓性腦出血外科治療方式也開始不斷的深入, 并在臨床的積累中, 增加了CT等影像技術。不僅如此, 還可以定向的進行穿刺血腫抽取和血凝塊溶解的方式進行治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 然后找到最佳的治療措施。本次研究中, 探究高血壓性腦出血外科治療方式和療效, 希望以此來對臨床應用提出建議?,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8月~2018年2月本院接收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78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在發病后3~72 h進行對應手術治療, 其中早期(6~7 h左右)治療患者34例, >7 h進行治療的患者44例。按照隨機性原則分為開顱組和引流組, 每組39例。開顱組中男17例, 女22例;年齡41~68歲, 平均年齡(49.4±6.2)歲。引流組中男21例, 女18例;年齡40~70歲, 平均年齡(53.1±5.7)歲。
  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開顱組患者采用開顱血腫清除手術進行治療, 先給予患者全身麻醉, 在顱骨的位置開4個孔, 然后鋸開, 減壓, 切開硬腦膜, 接著確定血腫位置, 然后利用腦穿針協助定位血腫, 使用工具清除血腫, 電凝止血[3, 4]。引流組患者采用鉆孔血腫引流手術進行治療, 患者進行局部麻醉, 接著根據CT顯示找到血腫的位置, 確定靶點, 三維定位, 然后, 在頭皮的部分, 做一個4 cm大小的切口, 在鉆孔引流, 在導針的作用下, 實現血腫直接刺穿引流[5]。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 3. 1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GOS評分情況。GOS評分標準:5分為恢復良好, 恢復正常生活, 可有輕度缺陷;4分為輕度殘疾, 殘疾但可獨立生活, 能在保護下工作;3分為重度殘疾, 清醒、殘疾, 日常生活需要照料;2分為植物生存, 僅有最小反應(如隨著睡眠/清醒周期, 眼睛能睜開);1分為死亡。以3~5分歸為治愈, 1~2分為未治愈。
  1. 3. 2 比較兩組患者出院6個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 采用ADL評定, 將ADL評分分為5個等級[6]:Ⅰ級:完全恢復日常生活能力;Ⅱ級:恢復部分日常生活能力或是可獨立生活;Ⅲ級:需要人幫助;Ⅳ級:臥床, 但是意識清醒;Ⅴ級:植物生存狀態。以Ⅰ~Ⅲ級為預后良好, Ⅳ~Ⅴ級為預后差。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GOS評分情況比較 開顱組患者中5分12例, 4分7例, 3分5例, 2分9例, 1分6例, 治愈率為61.54%(24/39), 未治愈率為38.46%(15/39);引流組患者中5分13例, 4分9例, 3分10例, 2分5例, 1分2例, 治愈率為82.05%(32/39), 未治愈率為17.95%(7/39);兩組患者GOS評分治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治療后ADL分級情況比較 開顱組中Ⅰ級12例, Ⅱ級8例, Ⅲ級6例, Ⅳ級9例, Ⅴ級4例, 預后良好26例(66.67%), 預后差13例(33.33%);引流組中Ⅰ級13例, Ⅱ級10例, Ⅲ級11例, Ⅳ級4例, Ⅴ級1例, 預后良好34例(87.18%), 預后差5例(12.82%);兩組預后良好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在神經內、外科臨床上, 屬于常見的疾病之一。高血壓性腦出血外科治療方式上看, 技術已經不局限在挽救生命上, 而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需求, 在外科治療中, 使用不同的方法實現治療, 有效的降低致死率與致殘率。同時, 還需要關注個體性差異。實踐證明, 并不是所有的腦出血都適合手術治療, 需要根據病情的等級采用血腫碎吸與穿刺加尿激酶引流手術2種方式, 更加適合Ⅰ級、Ⅱ級患者使用, Ⅲ級、Ⅳ級、Ⅴ級患者就不是單純藥物治療的問題, 而是外科治療重點。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 對CT影像進行分類: CT腦線結構移位程度≤5 mm或者不移位, GCS評分未惡化, 可以使用開顱血腫清除手術的方法;CT腦線結構移位程度>5 mm, GCS評分存在惡化, 根據血腫位置深淺進行手術, 血腫位置淺的需要小骨窗開顱清除血腫, 血腫位置深的需要骨瓣開顱清除。影響治療因素分析:超早期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預后效果明顯優于非超早期預后效果, 出血量大的預后效果不佳, 出血量小的預后效果較好[7, 8]。
  綜上所述, 高血壓性腦出血外科治療方式中, 鉆孔血腫引流手術對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效果顯著優于開顱血腫清除手術, 但臨床中仍需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陳錦峰, 張子平, 林章雅, 等. 64例老年人高血壓性腦出血外科治療臨床分析.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1996(2):108-110.
  [2] 焦慶貴, 胡國宏. 兩種術式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臨床效果比較分析. 醫學綜述, 2014, 20(15):2873-2875.
  [3] 張元. 早期手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臨床療效總結. 臨床醫藥實踐, 2007, 16(9):850-851.
  [4] 楊綸先, 郭育輝, 夏平, 等. 小骨窗開顱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70例分析. 臨床神經外科雜志, 2006, 3(1):11-13.
  [5] 徐長忠, 梅又梅. 高血壓性腦出血預后因素的探討:附114例臨床分析. 臨床神經科學, 1994(3):178-179.
  [6] 李維瀧. 高血壓性腦出血48例早期手術治療分析.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06, 9(2):34-35.
  [7] 潘龍健. 高血壓性腦出血微創治療的效果及優勢分析. 立體定向和功能性神經外科雜志, 2014(2):112-113.
  [8] 劉西, 張耀, 羅杰. 氣管切開時機對大量高血壓腦出血外科治療患者生存狀況的影響.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6, 19(19):11-12.
  [收稿日期:2018-11-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7067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