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的危害分析及戒煙藥研究進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吸煙有害健康,但是由于煙民對香煙的過分依賴,對吸煙的危害認識不夠,加上煙企注重利益,國家控煙力度不夠,我國吸煙人口仍然高居不下。本文對吸煙上癮的原因和戒煙藥研究進展做了簡要的介紹,使大家對戒煙藥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
[關鍵詞]戒煙藥;尼古丁;煙癮
[分類號]R1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03—0152—02
1 引言
根據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顯示,全球有11億的煙民,每年因吸煙導致的死亡人數高達600萬,超過艾滋病、結核、瘧疾導致的死亡人數之和。中國的煙草行業是一個龐大的產業,每年為國家帶來1萬多億利稅,解決了大量就業,但同時,也帶給中國煙民各種各樣與吸煙相關的疾病,包括很難治愈的肺癌,口腔癌,喉癌,食道癌,心臟病,氣管炎,肺氣腫等,其中肺癌死亡中近70—80%是由吸煙引起的(世界衛生組織數據)。據調查,我國吸煙人群3.5億,另有約7.4億不吸煙人群遭受二手煙的危害;每年因吸煙相關疾病所致的死亡人數超過100萬,如對吸煙流行狀況不加以控制,至2050年,每年死亡人數將突破300萬,成為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與社會經濟發展所不堪承受之重。如何控煙已經成為全社會面臨的急需解決的難題。
2 吸煙的危害分析
吸煙行為嚴重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它能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如癌癥、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其中受吸煙影響最嚴重的是肺癌,吸煙者因患肺癌死亡約為不吸煙者的10倍以上。目前全世界每天有13000多人死于煙草,按照該速度計算,從2000年到2030
年吸煙者將從12億上升到16億,每年死于煙草的人數將從490萬上升到1000萬。[0003]多年研究證明吸煙成癮是由環境因素與遺傳因素共同誘發的,其中,遺傳誘因涉及到大量異常突變位點導致個體極其容易吸煙成癮。最危險的人群是青少年,他們容易受外界影響嘗試吸煙,如果有人含有尼古丁易感基因突變位點,則很快就會成癮,一旦成癮后則很難戒斷。青少年尼古丁成癮后持續抽煙,煙齡往往較長,吸煙量也與日俱增,是肺癌的高危人群。煙草使青少年期開始吸煙的吸煙者中半數死亡,而這些死亡者中的半數在中年喪生。目前,世界上已有許多研究證明吸煙成癮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茖W家們已確定了多個吸煙成癮易感基因及其遺傳變異位點,這些遺傳變異位點對個體吸煙成癮起著重要作用。
3 現有戒煙藥評述
煙草燃燒時釋放的煙霧中含有大約4000種己知的化學物質,其中包括大約50種
致癌物質,氰氫酸,一氧化碳等對人體造成各種危害的化合物。
煙草生物堿:煙草生物堿是尼古丁和其他含吡啶芳香環結構的揮發性化合物的總
稱,包括煙堿(尼古?。?,降煙堿,新煙草堿,假木賊堿,麥斯明,可替寧,二烯煙堿和異煙堿。煙堿約占總量的90—95%,其他幾個煙草生物堿約占5—10%。煙草生物堿特別是煙堿吸入后很快通過口腔,鼻腔,喉嚨和肺部進入腦部,并與膽堿受體結合,放出多巴胺,讓煙民成癮。煙堿又稱尼古丁,是一種存在于茄科植物中的生物堿,也是煙草的重要成分,是主要使人成癮的生物堿。煙堿是屬于高毒類物質,經口大鼠LD50為3.3mg/kg,小鼠LD50為50mg/kg。大劑量的煙堿會引起嘔吐以及惡心,嚴重時人會死亡。尼古丁能刺激末稍血管收縮,造成心跳加快、血壓升高,促進高血壓、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身體經吸煙獲得尼古丁的量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煙的品種,煙草的加工方式,是否使用過濾嘴(器)等??诤剑捉朗胶臀胧降哪峁臞進入體內,會經由血液轉送,并可通過血腦屏障,吸入后平均只需7秒即可到達腦部。尼古丁在人體內的半衰期為2小時,經肝代謝產品為可替寧。尼古丁與腦中尼古丁乙酰膽堿受體結合,放出多巴胺,產生讓人輕松,自信的虛假幻覺,最后導致因吸食而成癮的現象。近百年來一直與“死亡”,“癌癥”等緊密聯系的尼古丁當前得到了不少新的關注,有不少專家為它正名。認為吸煙中的尼古丁并沒有太多的危害,真正的致癌兇手是煙焦油。
現代醫學證明戒煙藥物的療效也受戒煙者的遺傳基因影響。同一種戒煙藥,不同的戒煙者使用后療效可能大不相同。因此,基因檢測輔助選擇戒煙藥物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臨床醫生和戒煙者的認可。目前,一線臨床戒煙藥物包括尼古丁替代療法(NRT)類產品、安非他酮和伐尼克蘭。研究發現編碼尼古丁代謝催化酶的CYP2A6基因發生突變,會導致服用伐尼克蘭的效果與安慰劑沒有差別,但使用NRT產品效果卻很理想;如果沒有攜帶CYP2A6基因突變,則使用伐尼克蘭的療效遠勝于NRT。CYP2B6是安非他酮代謝的主要催化酶,其基因的突變可以提高安非他酮的戒煙療效,而非突變者服用安非他酮的療效與安慰劑無異。
全基因組測序技術的出現對醫學研究領域來說是一次革命性的進步。全基因組測序技術能夠全面、精確地檢測個體基因組中的幾乎全部堿基序列,進而得以破解其所包含的生物信息,揭示遺傳與疾病的關系。因此,利用全基因組測序技術和生物信息分析技術,可以檢測出所有吸煙成癮易感基因的遺傳變異位點,結合現有的研究發現,可預測出不同個體吸煙成癮的風險,從而指導吸煙成癮風險高的吸煙者及時進行早期干預。尤其是青少年更需及早進行吸煙成癮風險預測,以防吸煙成癮,難以戒斷。此外,對于已經成癮的吸煙者,全基因組測序技術能夠同時檢測出CYP2A6、CYP2B6的基因突變,輔助臨床醫生根據吸煙者的基因差異,選擇合適的戒煙藥物,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魏玉杰,劉惠亮.新型戒煙藥伐尼克蘭有效性與安全性研究進展[J].醫藥導報,2011,30(08):1049—1053.
[2]李金金.戒煙藥物市場現狀與展望[J].農產品加工,2018(18);67—68±72.
[3]曹淑芬.戒煙藥不增加心臟病和抑郁癥風險[N].中國醫藥報,2015—09—18(0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86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