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交往活動干預老年人健康保健的作用與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對于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在生理和心理上健康的功能狀態都要考慮到,才能跟上社會的發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本研究使用了咨詢、調查、查閱文獻資料等方法,認為進行社會交往的活動,既可以改善老年人的體質,還可以從身心兩方面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可以避免老年人產生孤獨等反面情緒。
[關鍵詞]老年人;社會交往;健康;方法
[中圖分類號]R1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03—0131—01
老年人身體內的各種器官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逐漸衰弱,導致患病可能性增大。對于疾病的康復治療,與老年人的心理有著很大的聯系。所以,做好老年人心理的調理是非常重要的。而進行社會交往活動便是老年人獲得溝通與融入社會的關鍵之一。先前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和參與社會交往的活動量呈正比,社會交往對于心理健康的益處大于身體健康,老年人對于社會交往的滿意程度還會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所以本文對老年人的認知及生理的變化和社會學是如何干預老年保健的方法進行了論述。
1 生理變化的特征
老年人生理功能等機能,特別是內分泌系統的衰退,生物轉換的減緩等,都會導致機體內部環境的紊亂;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會隨著年齡的上升而下降,所以老年人更容易感染疾病;同時,老年人心臟的功能還會減弱,一旦出現突發情況,導致心臟負荷增加,就很容易出現危險。所以,由于身體器官組織的老化、功能衰退、新陳代謝減慢、活動力下降等原因,老年人更喜歡待著不動。但身體活動的減少又進一步促進了身體的老化。所以,老年人應該進行適量的活動,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進行合理的保健,保證身體的健康,延長壽命。
2 認知功能的特征
認知功能指的是人腦加工、儲存、提取記憶的能力。由于老年人會發生各種不同的問題,所以導致了不同的老年認知狀態。感覺器官的退化是最早出現的。如視力的下降、對味覺感受能力的減弱等,這些因素會導致老人心情的不穩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下降。在反應能力這一方面會表現為對刺激的察覺更加遲鈍、動作變慢。在記憶,上會出現明顯的衰退,對近期發生的事情和得到的信息都會轉眼就忘,難以保存下來。在情緒方面,情緒的不穩定性和敏感性都會增加,老年人會變得更加脆弱,也常會因為很小的事情而生氣,同時因為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的改變,地位權利的變更,收入的減少等都容易使老人出現情緒上的問題,再伴隨著各種身體機能的衰退,與外界的溝通減少,都會使老人出現孤獨感。但他們的內心中仍然希望能融入社會、得到重視與支持,希望自己即使年邁但還能發揮作用。所以,給老年人提供社會交往活動是很重要的。
3 進行社會交往活動的方法及作用
廣義上的交往,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社會交往活動與多種人際交往方式有關,能夠給參與者帶來正面的情緒和認知刺激,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發展。結合老年人生理與心理上的各種特點,加強老年人對于健康保健等幫助身體的科學意識,多了解相關的知識,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積極參與社會交往活動,也要適當進行鍛煉,增強自身身體素質,處理身心健康問題,以下是本文提出的相關措施:
3.1 調節自身心理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衰退比生理功能衰退來的要慢,心理的健康對老年人有很大影響。老年人需要有寬廣的胸懷和樂觀向上的態度,保持良好情緒,充滿信心,結交更多的朋友,多接納新的思維方式,融入社會。對于體力或者精神上的突變,老年人應該保持穩定的情緒,進行心理建設,調節心理狀態來適應環境。還可以積極參加社會交往活動,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來選擇,通過這些活動,可以減少老年人孤獨、失落的情緒,增加生活的豐富程度,預防疾病。就比如老年人可以結伴去戶外郊游,加入廣場舞等團隊活動,增強體質的同時還可以調整心態。
3.2 進行規律的生活作息和鍛煉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活動量減少,睡眠時間也相應減少,而充足的睡眠對身體而言又非常重要。所以老年人需要保證正常的作息時間,7—8小時的睡眠時間是關鍵,中午也可以進行短暫的午體。同時,還應該避免過度用腦,情緒過激,禁止飲用咖啡和濃茶。在飲食上也要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盡量不喝酒抽煙,少吃辛辣食物或口味過重的食物,保持排泄的暢通。健身方面也應保證規律,比如在鍛煉過程應該循序漸進,從低量低強度開始,不要過于疲勞,進而慢慢的增加鍛煉量,同時還要堅持運動,無論是功能的康復還是身體鍛煉都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短暫的鍛煉產生的效果并不明顯。
3.3 進行適量體育活動
老年人要勤于鍛煉。根據不同的季節選擇不同的鍛煉方式。適當的運動利于心臟、降低膽固醇,減少高血壓疾病,防止骨質疏松等問題。在運動時要結合自身的能力情況,選擇適合的種類,控制好時間和運動的注意事項,達到幫助身體的目的?;顒硬灰诉^激,量力而行最好。有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的老年人則最好選擇散步,避免過度運動對身體產生的不良影響。結伴運動也是很好的選擇,能更好的避免老年人孤獨感的產生和運動帶來的疲勞感。
3.4 參與社會活動
有研究指出,長期進行諸如看電視之類的休閑活動會降低老年人的滿足感,減少老年人的社交,對身心產生不良影響。石永秀等的研究認為集體活動項目利于老年人情緒的放松與愉悅。凌文杰等利用碰碰車進行的研究認為團隊游戲的訓練優于個體訓練,像碰碰車這樣的集體活動可以鍛煉參與者的思考、觀察、反應等能力,也提供了與他人交流的機會,避免個體消極情緒的產生。
4 結語
對于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最重要的是整體功能的增強,身體和心理都要進行恢復,使老年人適應社會發展,提高生活水平。社會交往活動可以滿足老年人身心上的需求,預防疾病,提高社會參與度,避免老年人不良情緒的產生。
參考文獻
[1]馬愛琴,葉秋云,姚晚俠,等.社區“居家不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會交往的干預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14):1019—1023.
[2]李文川.身體活動干預與老年人健康促進研究進展[J]中國體育科技,2010,46(6);129—137.
[3]郝樹臣.論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自我調適與社會干預[J].學術交流,2014(8):197—201.
[4]邢采,杜晨朵,張昕,等.老年人社交網絡對健康影響機制的研究健康型社區建設的探索[J].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5(1):50—6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87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