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農村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需求現狀及其成因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我國人均年齡也不斷延長,人口老齡化成為目前我國非常突出的社會問題,做好老年人健康保障、維護社會穩定發展工作尤為重要。特別其在我國農村,由于年輕勞動力流向城市,空巢老人不斷增加,而農村衛生保障、社區服務以及社會養老等體制機制并沒有發展完善,很多農村老人的生活狀況以及精神健康服務需求現狀成當前社會熱切關注的重點,所以要重視農村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需求現狀及其成因的研究分析。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相關從業經驗并結合廣泛的社會實踐調查研究,就農村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需求現狀及其成因展開相關探討,望能提供借鑒。
  [關鍵詞]農村地區;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發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D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03—0099—01,
  隨著我國老齡化的發展,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如何做好老年人健康保障及滿足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需求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老年人精神服務及老年健康保障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解決老年化加劇帶來的問題。而且和城鎮地區相比較農村地區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服務問題的解決更為急切,農村地區老年人基數大、增長較快、有精神障礙問題的老人概率更多,加上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水平較低,老年人精神健康問題突出,所以要重視農村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現狀及其原因研究分析,以期有效解決農村老年人健康服務問題,滿足農村地區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需求。
  1 農村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發展現狀
  1.1 農村地區老年人對精神健康問題認識不夠
  據對我國農村地區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需求現狀調查可知,我國農村地區老年人普遍存在對精神健康問題認識不夠,且出現精神問題對其重視度不夠的問題。農村地區老年人在獲取精神健康服務相關知識的了解渠道不夠,農村地區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水平不高,相關調查數據顯示農村地區的人們除了對重度精神障礙有所認知外,對其它相對較為輕微的精神問題了解不夠,比如老年癡呆、抑郁癥等精神疾病引發的一系列情緒變化問題了解不夠,對相關治療藥物的了解也不深,農村地區人們普遍認為長期的失眠、情緒失控、失意等不屬于精神疾病的范疇,對精神健康問題的認知不夠,這會給老年人精神疾病治療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
  1.2 農村地區老年人精神障礙患病概率相對較高
  農村地區老年人精神疾病障礙患者率主要是指農村地區在一定的時間內總人口中,患有精神障礙疾病老人占農村地區總人口的比例。一般農村地區老年人精神障礙患者率的觀察方法會因觀察時間并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劃分為時期患病率與時總患病率兩種,時總患病率較為常用。根據對我國老年人精神障礙患者的調查報告可以,較之城鎮地區,農村地區老年人精神障礙患病率更高,農村地區老年人精神健康問題更為嚴峻。
  2 農村老年人精神服務需求現狀成因分析
  2.1 經濟、制度發展不完善
  當前我國農村地區基本上已經實現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全覆蓋,農村養老保障制度也日趨完善,但是醫療保障和養老保障都有一定的條件限制,只有滿足相關條件的才能享受,比如只有大病醫療費用才能享受這種政策,而且只能報銷一部分費用,大部分費用還得由患者自己支付。而大多數農村老人的經濟來源非常單一,收入不高,生病一般費用都由子女承擔,這就造成很多老人為了減輕子女經濟負擔而瞞病的情況出現,進而導致錯過最佳治療時間,而花費更多的費用。而且一般很多農村地區老人對精神健康問題的關注也不夠,老年人普遍對精神健康方面的疾病認識不高,所以發生精神疾病問題,不會主動尋求就醫,更不會告知子女,只有在實在忍受不了的時候才會告知子女。因為農村地區經濟發展不夠完善,相應的精神衛生醫療水平十分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著農村老年人精神服務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滿足農村老年人精神服務需求。
  2.2 農村地區精神衛生服務水平較低
  較之城鎮地區,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比較落后,所以精神衛生服務水平遠不及城市。農村地區精神健康服務水平較低主要有如下表現,首先是農村地區精神衛生服務網絡發展不夠完善,覆蓋面不廣。其次,雖然醫療保障體系雖然日趨完善,但是農村經濟水平較低,所以造成其經濟可行性比較差。另外,因為農村地區精神衛生知識普及度不高,而農村地區對精神障礙者又比較歧視,一定程度上也制約著農村地區精神衛生服務水平的提高。就目前我國精神健康發展現狀來看,我國城市精神健康服務網點比較多,但是城市地區的精神健康服務網點也沒有形成真正的三級防護網,特別是在農村地區還沒有發揮作用。總體來說,農村地區特別是比較偏遠的地區,精神健康服務水平比較低,精神健康服務資源相對匱乏,所以農村地區老年人如果要尋求精神健康服務,必須到更遠的地方或是大城市才可以,這就意味著農村地區精神健康障礙患者要付出比城市居民更多的經濟成本,才能獲取同樣的治療資源。
  2.3 農村地區老年人家庭精神健康服務能力不夠
  就目前我國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發展現狀來看,農村地區老齡化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主要表現如下:(1)農村地區老年人口數量比較大,所占比重比較高,農村地區老齡化問題明顯比城市地區更加嚴重,農村地區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能力不夠。(2)農村地區空巢家庭比城市多,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很多農村青壯年都到城市發展,尋求更好的發展,老人、小孩會留守農村,所以農村地區老年空巢家庭非常多。(3)農村地區失去勞動能力或半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更多,在醫療衛生水平發展較低的情況下,很多農村個人家庭很難承擔醫療費用的重擔,而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農村地區老年人對待精神健康服務的態度以及其就診行為。
  3 提高農村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水平的措施   3.1 重視精神衛生管理組織及制度體系的發展完善
  要促進農村地區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水平的提高,要重視農村地區精神衛生管理組織以及相關制度體系的發展完善。根據我國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水平的現狀來看,很多地區的精神衛生組織、精神衛生專職管理人員、財政投人等都有一定發展,但是農村地區精神衛生管理組織以及制度體系發展和城鎮地區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農村地區發展不夠完善,所以我國農村地區對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滿足,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水平仍有待提高,要重視農村地區精神衛生組織及相關制度體系的發展和完善,地方政府要重視利用公權力,促進農村地區衛生領導機構、專職管理人員、精神衛生制度以及精神健康服務的財政投入等,促進農村地區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水平的有效提升。
  3.2 重視縣城地區精神健康服務組織的規模建設
  我國農村地區老年人人口數量多的,且其發展速度非???,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發展的影響因素也非常多,例如農村地區老年空巢家庭比較多、農村半失勞動能力及完全失去勞動能力的人口比較多,這造成農村地區老年人精神障礙患病率比較高,進而造成農村地區對農村精神健康服務需求更高,潛在需求非常大。但因為農村地區經濟水平比較低,精神健康相關知識的普及度不高,行動范圍也受到一定限制,導致其對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的利用能力不高。所以要重視縣城地區精神健康服務組織的規模建設,進而促進縣城地區帶動農村地區精神健康服務水平的提高,促進農村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
  4 結語
  總而言之,農村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的發展直接影響到我國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發展,要重視農村地區老年人精神健康障礙相關知識的普及,提高農村老年人精神健康認知水平。要重視農村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相關設施的發展完善,進而促進農村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艷,馬婧.農村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務需求現狀及其成因[J].長沙大學學報,2018(6):38—40.
  [2]馬穎,胡志,朱敖滎,etal.農村社區老年人精神衛生服務需求與利用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3,33(5).
  [3]陳艷,劉飛躍.農村老年人精神衛生服務中的政府責任缺失與彌補[J].湖南社會科學,2016(2):85—89.
  [4]游岸.農村老年人更需要精神關愛[J].人民論壇,2017(3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874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