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評價體系上的鋼琴小組課改革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鋼琴專業課是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其對于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和藝術修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生鋼琴水平參差不齊,如何保證教學質量,有效提高不同層次水平學生的專業素養,促進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是當前高師鋼琴教育中的一項重任。本文將針對鋼琴小組課目前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研究,擬從建立鋼琴小組課評價體系的基礎上探索鋼琴小組課改革的可行性。
  【關鍵詞】評價體系;鋼琴小組課;探索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鋼琴小組課教學逐漸成為各大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主要模式,但是,在長期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單一簡單的小組課教學法暴露出了眾多弊端,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的教學特色得不到體現,小組間的專業差距越來越大等,根據學生的鋼琴專業水平進行分組,將水平相同或相近的分為同一組別,再運用評價體系進行分層次的教學和考核,組內的成員是一個動態的組合,根據每個階段的教學效果和考核成果進行更替,以真正達到提高學生鋼琴學習水平,實現“利用個體差異,促進全體發展”的教學目標,同時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一、音樂教育專業鋼琴小組課存在的問題
  現今,許多音樂院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課程的設置已經從傳統的一對一的單獨教學模式轉變到兩個人或三個人一組的的小組課授課方式,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因為學生水平的差異,一部分老師還是只能繼續沿用一對一的教學方式單獨講解,每個學生所彈奏的不同曲目,這樣的方式只是把原來的上課時間分解成三個部分進行單獨授課,反而增加了老師工作量,沒有發揮小組課互相學習交流進步的優勢。
  學生入學前的專業水平取決于學習鋼琴時間的長短和學習目標,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導致學生進校后專業水平參差不齊,教師為每個學生布置的作業也就不一樣,小組課教學內容的不一致容易導致教師在教授課程的時候重復教學內容,水平高的學生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指導,水平低的同學教學效率得不到有效地提高,學生之間的專業水平差距逐漸拉大。
  音樂教育專業學生考核方式一貫采用學期末固定曲目考核,僅憑考試彈奏的作品評價學生的專業程度和進步幅度不夠客觀,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評價也不夠公平,而且容易造成學生“一曲走天下”的不良學習風氣??己藘热輿]有細化到各個環節、各個專業學習階段,僅以期末考核時老師憑主觀評價給出一個籠統的成績,難免以偏概全,反映不出學生專業學習的真實狀況。
  二、音樂教育專業鋼琴小組課改革實踐方案
  小組學生分配方式以專業水平為根據,按高、中、低進行分組,進行分級教學。目前,鋼琴小組課的分配方式基本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每個小組的學生專業水平參差不齊,這樣的教學也就只有進行針對性的單獨授課,這樣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拉大學生專業水平的差距,體現不出教師教學成果,有悖于課程改革的初衷。首先,以學生的綜合水平為依據,有目地進行主觀分組:程度相近的幾個同學為一組,或者根據學生側重演奏曲目類型來分組,每一組學生以5人為最佳,分組完成后還要進行級別分類,比如,專業程度從高到低分為A組、B組、C組,每一級別組建立等級淘汰制,即每一等級組的最后一名降級進入下一組學習,中、低級別組的第一名進入高一級別組學習,成績十分突出者可以提前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以這樣動態組合方式形成良性競爭機制,這樣不僅便于教師展開教學,同時也能促進學生專業學習的興趣。
  統一小組課教學內容,相互交流,比較學習,讓小組的專業水平得到共同提高。當前,音樂教育系鋼琴課教學內容主要以全國普通高等院校音樂專業教材《鋼琴》為主要教學參考內容,彈奏的曲目數量不定,這樣容易造成學生學習怠慢,沒有目標;彈奏的曲目不一樣容易封閉學生學習狀態。本課題建議在原有教材和通用教材常用曲目基礎上再追加一些現代優秀新作品,不斷擴充教學曲目數量;每一學期對學生彈奏作品的數量做一個具體的規定,比如,第一學期要求彈奏練習曲5首,那么每一組同學都彈奏5首一樣的練習曲,上課的時候就會暴露這個學期練習出現的不同問題。教師教學首先進行重難點集體講解,再針對不同問題分別進行講評,學生觀察別人彈奏同樣曲目的課堂學習,比較分析,課后交流,糾正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優點。這樣,每一組同學都能達到共同學習,分別糾正,共同進步的效果。同時,在教學上既能讓每個學生都能接受教師的親自指導,又節約了教師重復教學的過程。
  小組課考核形式應多樣化,考核內容更加細化、量化。傳統的考核方式主要以單獨彈奏一首固定類型作品為主,小組課建立后,考核方式可以采取獨奏、協奏、小組音樂會相結合的演奏形式進行考核,既滿足了學生鋼琴演奏形式多樣化的需求,也增強了學生共同演奏的合作意識;考核內容從音樂技能向音樂思維轉變,考查學生對作品的音樂理解,到簡單講解,到最后進行演奏的思路改變;考核曲目可以通過抽簽抽取該學期演奏過的一首或兩首作品,一周時間進行恢復演奏,然后考核;考核頻次也可從原來固定每學期考核一次改為按月或按周考核,定期抽查與小組課學生互查相結合的考核形式;曲目考核內容要量化到每一個演奏環節,比如,復調作品考核,可以把考核內容用一個表格細化,具體內容包括演奏技巧、聲部層次、演奏完整性、音樂表現力等,并給出一個評定檔的分數段,按一定比例分配總分,各項成績相加得出成績。
  三、小組課改革實踐方案與教師教學評價體系的動態結合
  鋼琴小組課的實踐方案必須與教學評價體系相結合,促使學生專業水平得到提高,這才是對音樂教育專業教師工作的唯一評價標準。
  堅持小組課改革與評價體系實踐性原則相結合,教學評價體系從實際教學出發,鋼琴教學開始之前先對學生進行測評分組,記錄下當時水平,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再回來比較反饋,將學生專業水平的階段性提高作為教師教學能力評價的主要依據,形成階段性評價與實踐性原則相結合。
  小組課改革與評價體系多元化原則相結合,從以往的教學評價工作來看,教師在教學評價中占據主導地位,評價形式也比較單一,基于這樣的情況我們需要加入多元化的評價標準,評價依據始終以學生專業水平提高為唯一標準,評價內容應細化到專業學習的各個方面,把鋼琴教學評價的內容滲入到平常的教學工作中去,比如,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度、課后交流討論的積極性、小組成員互評、師生互評等,綜合評價學生學習能力和教師教學能力。
  小組課教學改革的進行,教師通過不定期的抽查考核,對已有的課堂教學方式進行修改、增減和補充,從而使教學評價體系從量變到質變,從粗糙到精細,從不完善到完善,從而引導小組課教學與評價體系的動態結合,促進小組課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結合評價體系進行的小組課改革是對鋼琴教學新環境下的教學模式的新探索,這種教學模式可以保證鋼琴教學的教學質量,使每一個小組不同層次的學生專業水平得到持續的提高。這種教學模式也給鋼琴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加強自己的教學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層次,以此可以對整個教學過程及教學結果做出全面反饋,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老師上課的積極性,實現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對于學生鋼琴綜合素質及能力的提高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丁娜.高校鋼琴小組課教學模式探討[J].現代交際, 2013(7):218.
  [2]林碧煉.高校鋼琴“小組課”教學的探索[J].內蒙古藝術,2012(1):4-5.
  [3]呂呂莉.分層次教學模式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運用[J].家教世界,2012(12):52.
  作者簡介;宋麗(1983—),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學系講師,研究方向:鋼琴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03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