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方法的研究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形勢下,素質教育理念和新課程教學改革對小學音樂教學工作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做好基礎知識的教學引導,同時應結合相應的音樂內容引導學生增強對音樂思想情感的感悟,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促進學生良好發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提高音樂教學效果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展開了研究分析。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方法;研究建議;探究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促進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小學音樂教學的把握,采取多樣化的有效教學措施來提高學生對音樂內容的理解,同時提高學生對音樂內涵的感悟?;诖?,本文具體闡述了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重視基本知識和技能練習和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因勢利導,以及課程融合和強化學生的音樂記憶、豐富實踐活動等多樣化的音樂教學策略,希望對小學音樂教學有所啟發。
一、重視基本知識和技能練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往往需要做好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的練習,只有在學生理解和掌握基礎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才能夠讓學生感悟音樂學習的樂趣,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學生中來。所以,進行小學階段的音樂知識教學,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感性認識和音樂實踐活動開展音樂知識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基本音樂知識的理解和感悟,也能夠在進行音樂知識教學過程中增強對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和情感感悟,從而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領會音樂知識中蘊含的深厚內涵,加強學生對音樂的體驗感。比如在進行音樂歌曲《小動物的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組織學生有意識地留意生活中貓的聲音和狗的聲音以及鴨子的聲音的關注,引導學生進行模仿,通過這種方式加深學生對音樂的高低和長短以及強弱方面的思考,然后,教師將這些基本的音樂知識應用到實際的歌曲教學中,引導學生結合歌曲和生活中的聲音進行練習,可以提高學生對基本音樂知識的理解,也能夠促進學生更加快速地掌握相關音樂知識。當然,進行音樂知識的教學,教師應該讓學生獲取感性認識,可以為學生展示不同節拍的走步聲和跑步聲,然后讓學生使用拍手和跺腳的方式進行模仿,以此來開展音樂知識教學,實現音樂知識教學與實踐活動的有效結合,從而提高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
二、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因勢利導
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較為活潑好動,有很強的好奇心,同時也具有強烈的表現欲望。學生往往對唱歌比較感興趣,所以,在進行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的興趣和性格進行教學內容設置,不斷提高音樂教學質量。比如在進行音樂游戲《十六迷宮》的組織過程中,首先要求學生唱準音符,然后教導學生借助自然的聲音進行歌曲演唱。同時,在進行《春天舉行音樂會》的活動中,對課堂上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并借助校園的銀杏美景,讓學生借助聲音的強弱和速度變化表現出歌曲的情緒。
三、課程融合,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教師應該教導學生懂得人的情感,要把握好歡樂和痛快、困惑和驚慌以及羞愧等多樣的情感。為了加強學生對情感的感悟,應該在音樂教學中引導學生加強對音樂的欣賞,不僅要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同時要根據實際的音樂內容培養學生的聆聽和表達,并且表達出自身的內心感受,從而幫助學生增強對音樂知識學習的內驅力。
在《小紅帽》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感悟音樂中蘊含的森林寂靜和悠遠的意境,結合實際的音樂旋律的速度和強弱的變化來感悟音樂。當然,教師還應該將音樂知識與歌曲表演結合在一起,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音樂審美和鑒賞能力。學生的想象力對于開展音樂教學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師應該結合音樂欣賞教學為學生開發想象力和提高情感體驗。音樂知識不僅是簡單的音樂內容,而是蘊含在音樂內容中的深厚情感,其中就包括思維意識和情感體驗。當然,音樂還能啟發聯想,為了有效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聯想創造,教師需要對教學環節進行優化設計,以此強化學生的思想感悟,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四、借助音樂游戲,強化學生的音樂記憶
針對不同的音樂知識,教師應該強化學生的音樂記憶,只有學生了解和記憶了音樂知識,才能夠進行更加深入的情感感悟。在進行小學音樂教學中,往往很多音樂歌曲的歌詞有很大的相似性,結合這種音樂教學,教師應該首先向學生教導歌曲的唱法,在學生掌握歌曲唱法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參與歌詞接龍小游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只唱出歌曲中相同的歌詞,然后其他歌詞由教師唱出來,這樣進行歌唱幾次之后,然后進行換唱,師生進行互換,由學生唱其他的歌詞,教師只唱一句相同的歌詞,這樣一來,學生就會發現,只需要記住不同的歌詞就可以掌握整首歌曲歌詞,從而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
五、豐富實踐活動,強化學生音樂體驗
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往往涉及到多樣化的音樂知識和內容,開展音樂教學,教師不能夠僅僅局限于音樂知識和歌曲教學,而應該結合實際的音樂內容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強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音樂往往具有陶冶情操和啟迪心靈的作用,所以,應該結合音樂知識和內容開展多方面的音樂知識教學。在進行基礎音樂內容教學基礎上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需要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中進行滲透教育,讓學生感悟出音樂中蘊含的思想情緒和人文內涵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學生應該在教師的帶領下,增強對音樂作品的感悟和理解,從而提高自身的思想品質和審美情趣。小學階段的音樂作品,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思想情感,所以應該做好引導,比如針對《國旗國旗真美麗》的音樂教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動手制作一面國旗,通過實踐活動來加深學生對國旗知識的理解。比如,學生可以了解五顆星代表的含義,也能夠懂得為什么國旗是紅色的,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而且當學生唱起“我愿變朵小紅云,飛上藍天親親你”時,肯定會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制作的國旗,更好地激發出學生的愛國情感。在進行《小動物的歌》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制作動物頭飾,讓學生加強對動物保護的認識,從而引導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養成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更好地強化學生情感體驗。
六、結語
總體來說,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對于提高學生音樂素養,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開展小學音樂教學應該結合音樂教學內容,采取多樣化的有效教學措施提高學生對音樂內容的理解,強化學生對音樂內涵的感悟。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基本知識和技能練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因勢利導;同時要做好課程融合,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當然還可以借助音樂游戲強化學生的音樂記憶,采取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強化學生音樂體驗,不斷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黃雪云.節奏和節拍的聚散離合——小學低年級音樂節奏教學的有效方法[J].當代音樂,2018(4):56-57,60.
[2]吳浪花.淺談小學低年級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方法[J].基礎教育研究,2011(4):46-47.
[3]張紅卉.淺析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的唱游教學方法——以《小烏鴉愛媽媽》為例[J].黃河之聲,2016(8):45.
[4]趙悅.關于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方法的探討[J].音樂時空,2016(3):175-176.
[5]吳浪花.淺談小學低年級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方法[J].現代教育科學,2011(4):158-159,3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0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