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樂享”故事匯,聚焦專注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音樂新課程標準的頒布,以及國際先進教育理念的不斷引入,越來越多的音樂教師開始運用情境教學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對于如何將情境教學與一年級孩子常規、專注力培養相結合,許多教師還心存困惑。本文使用教育敘事的方式,記錄了筆者親身經歷的教學案例,并針對一年級音樂課堂中如何通過情境教學塑造學生專注力等問題進行了反思和分享。
  【關鍵詞】情境教學;一年級;音樂課堂;專注力;教育敘事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一次失敗
  三年前的我初次踏進小學教育的大門,第一次接觸一年級的小豆丁就被他們的可愛和溫暖所感染,決心一定要用自己全部的愛和理想去呵護、培育他們。但經過幾周的相處,我發現事情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一年級孩子剛剛離開幼兒園,個體穩定性、專注力和持久度都處于較低水準。初為人師的我對于他們的課堂常規培養常常找不到抓手。每每遇到孩子們不聽講,學習專注力不足時,總會有種難以言喻的無力感襲上心頭。往往會采用大聲喝止、嚴厲批評等方式來告訴孩子“你不要……”“你不可以……”。這樣的課堂管理方式,雖然能在一瞬間讓學生的專注力被猛然拉回來,但要不了多久,孩子又會立刻恢復原狀。學生就像提線木偶,老師一聲“坐直”,孩子們“蹭”一下挺直了腰,老師一開始授課,他們就又像泄了氣的皮球縮了回去。還記得一次校級公開課中,我選擇執教《小螞蟻搬米?!愤@一課,雖然我精心設計了許多音樂游戲、舞蹈律動、生活情境,鋼琴伴奏和歌曲范唱也基本到位,但才二十分鐘就有不少孩子開始左搖右晃、搖頭擺尾、兩眼無神,甚至出現了起身游離在教室內的情況,我憋著一肚子火,終于在快下課的時候徹底爆發,當著諸多聽課老師的面兒嚴厲地批評了孩子們。不出所料,收效甚微,孩子們只是被突然嚇到,并沒有真正理解課堂中他們究竟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為什么要遵守課堂常規,不遵守常規會有什么后果,于是安靜只保持了短短三分鐘,整節課都蔓延在一種嘈雜而無序的氛圍中。課后,我不禁反思,如果連基本的課堂常規都不能保障,那又何談專注力?沒有專注力,又何來的有效學習?學生許多時候只是跟著老師和能力強的同伴進行模仿,依葫蘆畫瓢、小和尚念經。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也就無從談起。
  二、重新出發
  時隔三年,重新出發,再次執教一年級,三年的教學實踐和理論學習使得我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思維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變與提升。在面對活潑好動、對任何事情都充滿好奇心的一年級小娃娃時少了一些簡單粗暴,多了幾分教師機智。
  上周,得知要承擔一節市級公開課的任務,思緒瞬間被拉到了三年前,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課題《小螞蟻搬米?!贰V匦聵嫾艿慕虒W設計,在教學方法和教育技術方面相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這次教學,我決定將情境教學貫穿整節課,從秋天緩緩飄落的黃葉出發,激發學生對于自然景觀和日常生活的關注;通過謎語引出團結勤勞的小螞蟻;通過勞動的感性體驗感受兩個聲部合作的樂趣;在吆喝和故事中學會歌曲;最后在舞蹈和律動中感受了豐收的喜悅。整節課節奏緊湊,始終圍繞秋天、豐收等生活情境,教學內容的容量和難度對于剛剛入學一年級上學期的孩子說比較大,但我有信心在情境中把孩子們的注意力都聚攏到一塊兒,以故事為抓手將孩子們的專注力有效提升。
  三、初步實踐
  課的基本設計和理論構架初步建立,如何落地是個難題,對于老師而言檢驗教學設計最好的方式就是反復試上。沒想到,第一次試上中的第一個環節就讓我備感受挫。我先讓讓孩子們通過圖片和音樂體驗秋天的意境,通過提問和交流找尋身邊最美的秋天,接著通過唱起歌曲《葉兒》營造教室中秋天的情境,然后踮起腳讓紙片制作的樹葉一片一片的跟著音樂的節奏緩慢飄落,最后孩子們根據歌詞的寓意去感受自己是一片片小樹葉在教室里飄落、分散又聚攏。原本的設想中這是一副美妙的秋日落葉情境,沒想到實際卻變成了一片混亂景象。當黃色紙片精心繪制成的樹葉從空中緩緩飄落時,孩子們瘋了一樣的爭搶,將紙片撕了個粉碎;當歌聲讓孩子們像樹葉一樣緩緩飄落時,有些孩子卻“撲通”一聲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當老師唱到“落滿大街和小道”的時候,孩子們在教室跑呀、跳呀亂作一團?!巴O拢 蔽遗鸬?,臉漲得通紅,小朋友面面相覷,不明白發生了什么,搖晃的小腦袋似乎委屈地在說:“我們明明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在感受呀,我們錯在哪兒呢?”我也很懊惱,時隔幾年又一次的失敗讓我對自己的教學設計和課堂駕馭能力產生了巨大的懷疑。
  四、反思教學
  就在迷茫之際,我的師父南京市音樂學科帶頭人王老師,一語點醒夢中人?!澳阌X得你營造了情境沒錯,可是孩子并不知道需要做些什么。學生不應該是在看演出而是要在真實的情境中體驗學習,只有在情境營造后根據情緒和作品的需要,合理地給學生提出要求,學習才能真正有效的發生。”
  師父的話語讓我猶如醍醐灌頂,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是呀,樹葉飄落時為什么不能爭搶,是因為這會破壞秋天美好的風景;坐下的時候要安靜,是因為樹葉飄落是緩緩的柔柔;樹葉散開時不能跑跳,聲音要柔美,是因為如果我們想象小樹葉一樣慢慢飄落到“大街和小道”上比起跑跳更合適的方式是舒服的歡歡走動。但在課堂中最大的失誤和問題是在于,孩子們出現無序、混亂的情況之后我并沒有根據問題運用情境的方式去解決,簡單的一句“停下”只會打斷之前創造的畫面感,更會讓學生好不容易感受到的音樂情緒蕩然無存。
  五、再次起航
  原來,所謂的情境教學,不僅僅是將“真、善、美”簡單地呈現給孩子們,更重要的是要將情境貫穿于整節課的語言和情緒中去,通過情境體驗孩子們可以更加直觀、深刻地理解為什么要專注地聽講、課堂中應該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因此,我們應該更加深挖情境教學中的語言藝術,尤其是對一年級的孩子,要用他們聽得懂、愿意聽并且有意思的方式引導他們充分獲得情感體驗和情感滿足。
  通過反思,我對教學設計進行了修改,在教學過程大框架不變的基礎上,對教學語言的細節進行了較大的改動。并再次在學情不同的班級中試教了數次,在音樂課堂中孩子們逐漸發現了身邊秋天的美好,體會了樹葉飄落的悠閑,感受了金黃滿地的大街,最重要的是,他們明白了如何體驗音樂、學習音樂、表達音樂。
  在這樣一次次的教學研究、教學實踐的磨礪中,我漸漸領會了情境教學的細節之美。正式公開課時,我看到孩子們有序、投入地沉浸樂享在我們共同創造的音樂故事情境中,從他們閃爍的眼神和由心而發的笑容中我知道此時的他們一定無比的專注。
  參考文獻
  [1]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吳躍華.音樂教育自傳[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
  [3]顧明遠.李吉林和情境教學學派研究[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4]秦德祥,杜磊.音樂巧堂教學的經典方法[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5]馮衛東.情境教學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0.
  作者簡介:趙驍彤,男(1990—),漢族,江蘇南京人,碩士,南京瑯琊路小學音樂教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07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