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開啟學習的金鑰匙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近年來,學前兒童的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其中不乏對學習品質中的專注力的探索。良好的專注力的形成對兒童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和個性至關重要。專注是通往學業成就的必經之路,專注是養成良好個性的有效支撐—專注是開啟學習的金鑰匙?,F實生活中,培養學前兒童的專注力主要存在以下問題:誤區化的觀念,無秩序的環境?;诖?,我們應該采用科學的方法訓練學前兒童的專注力,如:提高學習效率,創造學習空間。
關鍵詞 學習品質 專注力 金鑰匙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專注力是學習品質中學習行為與習慣的重要內容,兒童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專注,集中精神努力完成一定的活動任務,對于兒童良好的個性的形成和發展至關重要。近年來,成人越來越重視兒童的教育,其中包括對兒童學習品質中的專注力的培養。但是,成人缺乏對兒童專注力的科學認識,所以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诖?,我們需要加強對兒童專注力的科學認識,采取科學的方法,讓兒童的專注力得到有效的發展和鞏固。
1體察意義:關注專注力的價值
荀子在《解蔽篇》中提出的思想:虛壹而靜,強調個體要專心致志去體驗和實踐“體常而盡變”的大道,最后通往治學、治身、治國等層面的“大清明”境界??梢妼W⒃谌说膶W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專注表示心理活動對特定事物的高度集中,專注的程度越高,注意的范圍越小。兒童的專注力以有意注意的成分為主,是注意的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形式,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是幼兒能按自己或者他人設定的目標,通過調控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認真積極地投入到達成目標的一種品質?;诖?,良好的專注在兒童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1專注是通往學業成就的必經之路
專注力就好比一扇門,從外部到靈魂的東西必須經過這扇門才能進入。人類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在幼兒階段就培養了聚精會神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方法。擁有良好專注品質的學前兒童可以不受外界打擾,專心做自己的事;擁有良好專注品質的學前兒童可以持續一段時間,堅持做自己的事;擁有良好專注品質的學前兒童可以形成自己的目標,實現自己做的事。學前兒童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同伴、成人、虛擬環境、現實環境等外界因素的干擾,如同伴不時的打擾、成人過度的關心、電子產品的過于炫目等都會造成幼兒注意力不集中。研究表明,成績優異的兒童通常都是具備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很好的專注力。大量的科學實踐也證明世界知名大學的優等生之所以學習成績優異,與他們做事情的時候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有很大的關系。
1.2專注是養成良好個性的有效支撐
擁有良好專注力品質的兒童幼兒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獲取滿意的學習成績,給自己帶來成就感,進而有較好的自我定位,能夠形成積極的情緒,養成樂觀的性格。而擁有較差專注力的兒童經常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取得不滿意的學習成績,給自己帶來挫敗感,時間長了可能會自我否定,形成消極的情緒,養成悲觀的性格。專注力較好的幼兒通常會受到老師的喜歡,而專注力差的兒童可能會被老師或者同伴冷落。研究表明,很多患有心理疾病的青少年或者成人都是小時候沒有得到認可。專注力較差的幼兒自控能力也比較差,喜歡干擾其他幼兒,較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擾,這些對良好個性的形成百害而無一益。
2直面問題:洞察“冰山”下的誤區
成人都希望兒童在游戲或“工作”的時候能夠專心致志、心無旁騖,但是由于成人對兒童的專注力缺乏科學而全面的認識,在培養兒童專注力的時候主要存在以下問題:誤區化的觀念,無秩序的環境。
2.1誤區化的觀念
3-4歲兒童的注意力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可以持續5分鐘,4-5歲兒童可以持續10分鐘,5-6歲兒童可以持續15-20分鐘。首先,很多成人尤其是家長不了解學前兒童專注力發展的階段性特點,以為兒童能堅持一件事情越長越好,往往去強迫孩子完成一件事并堅持很長時間。其次,兒童很多的學習都是在“玩”中進行,在玩的過程中兒童能夠聚精會神,而成人往往認為這是玩物喪志。最后,兒童在玩游戲或者進行其他活動時,成人往往喜歡去打擾幼兒。會去提問幼兒,認為這樣會幫助幼兒思考,其實這是打斷了兒童的思維過程。
2.2無秩序的環境
無秩序環境的干擾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客觀環境如室內環境的干擾,一些幼兒園中的閱讀區沒有被安排在安靜的地方,玩具材料被胡亂的堆在一個框子之中,沒有按照大小或形狀的順序被分類,活動區之間沒有界限等,這些導致了學前兒童在閱讀時會被外界因素干擾,在取放玩具和使用玩具的時候很隨意,在沒有界限的活動區胡亂走動,思維處于分散狀態。其二,主觀環境如成人無秩序的示范,當兒童在學習一件事的時候,成人如果沒有提前做好準備,在講解或示范的時候沒按一定的順序。兒童理解的也不會那么透徹,在自己操作的時候便會產生很多疑惑。成人示范的過快或者語言描述過多且示范太簡單讓兒童無法注意到每個細節,導致了兒童在學習過程中喪失了信心。
3實踐回應:呼喚專注力的回歸
如上所述,專注力是兒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具備的品質。但是在成人的不科學認識下,導致了一些不夠理想的效果。這意味著,在幼教環境下為了培養兒童良好的專注品質,成人應該通過適當的方法提高兒童的學習效率,給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空間。
3.1提高學習效率
我們在訓練兒童的專注力的時候,應當注意兒童的工作效率,可以采用短時快速訓練法。例如,讓大班兒童在短時間內快速精準地投籃。用類似的方法也可以訓練兒童視覺、聽覺、觸覺的反應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兒童逐漸形成自我控制的好習慣。到了固定的時間兒童自覺的就去完成自己的任務,并且完成任務的質量會有所提高。此外,可以用游戲的方式訓練兒童的專注力。兒童生來喜歡游戲,他們能在游戲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沉浸于所玩的游戲,所以我們可以讓學前兒童在游戲中學習,不要讓兒童感覺學習是一件任務。還需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要合理的安排兒童的學習和休息時間,例如,不宜讓幼兒玩體育游戲過長時間。
3.2創造學習空間
建設良好的學習空間其一是要創造一個有秩序的環境,產生一種“催學”的氛圍,創造一個有秩序的環境。秩序是幼兒的一種內在需要,當他們對秩序的需求得到滿足時,快樂由此產生,專注開始萌發。當兒童處于無秩序的環境中時,兒童由于受到雜亂環境的干擾,很難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具體事物或活動上。成人要有規則地設置工作區域。如在蒙氏教育實驗班中,以區域形式設置了日常生活區、感官區、語言區、數學區、自然人文區。各區域中擺放著可移動、開放式的工作柜,它們將活動室分割成若干個相通的空間,使幼兒往返取放工作材料,自動放慢腳步,避免發生碰撞等現象。其次,有步驟的展示操作程序。如成人將“倒”的工作,按倒玻璃珠、豆子、米、沙子、水的順序排列,是這些工作材料好似課程自助餐,吸引著不同水平的幼兒自由選擇,并全神貫注地投入工作。創造良好的學習空間其二是給學前兒童創造一個其感興趣的環境。如創造一個“幸福活動室”,讓學前兒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成人主要扮演觀察者的角色。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兒童會把全部專注力投入到感興趣的事物中。兒童對自然界充滿好奇,喜歡和同伴交往,喜歡探索社會上的事物。我們要做的就是尊重兒童,讓兒童在探索中發展自己的興趣,讓兒童把專注力集中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
?。ㄍㄓ嵶髡撸盒炀辏?
作者簡介:徐娟(1993- ),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17級研究生,專業方向學前教育;吳玲(1967-),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學前教育研究。
參考文獻
[1] 賈衛紅.3-6歲幼兒結構游戲中專注力表現的特點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6.
[2] 林傳鼎等.心理學詞典[M].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35.
[3] 鄢超立.學前教育評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
[4] 賴薇.實踐蒙氏教育理念培養幼兒專注能力[J].現代特殊教育,2001(10):3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72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