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海風陣陣愁煞人》和《節日歡歌》的藝術特征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上世紀,受到“五四”運動的影響,出現一大批去歐洲學習的音樂家,西方音樂開始傳入中國,開啟了中國民族音樂發展的另一篇章。中國藝術歌曲紛紛涌現,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中國也開始創作民族歌劇。本文圍繞歌劇《珊瑚頌》其中的唱段《海風陣陣愁煞人》和《節日歡歌》兩個截然不同的音樂作品以民族唱法為基礎來展開研究。
  【關鍵詞】歌劇;珊妹;民族;節日歡歌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一、選曲依據、目的和意義
  筆者是學習聲樂的,平時學習和演唱的大都是中國民族風格的作品,其中不乏一些歌劇的選段。中國的歌劇中也有很多優秀的作品,如宋祖英老師的歌劇《珊瑚頌》里的插曲《海風陣陣愁煞人》曾經遠赴維也納演出,由“中國舒伯特”之稱的印青老師所作,由王瑩老師演唱的《節日歡歌》,這次選曲也是根據筆者自身的能力和意愿選擇了一首民族歌劇選段和一首中國藝術歌曲。
  《海風陣陣愁煞人》是在歌劇《珊瑚頌》的選曲,是劇中主人公珊妹的亮相時的重要唱段。其中珊妹的聲音是未經雕琢的純凈樸實。歌曲節奏變化多,音域寬廣,戲劇張力大,其中歌曲淋漓精致地表達了女主角珊妹遭遇漁霸壓迫和家庭不幸、愛人遠走后的悲憤、復雜的內心情感世界,讓筆者對這首歌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首詠嘆調《海風陣陣愁煞人》所包含的藝術地位顯而易見,揭示了珊妹為代表的勞動人民對漁霸等舊社會壓迫勢力的痛恨,以及對革命和新生活的向往。筆者非常喜歡主人公珊妹堅忍不拔,即使歷盡磨難也不向惡勢力妥協的少女形象。
  由“中國舒伯特”印青作曲、賀東久作詞的《節日歡歌》,是隨著新時期改革開放創作出來的一首集時代性與通俗性、藝術性為一體的新時期藝術歌曲。作曲家印青老師在這首歌中締造出了充分的音樂美,然而這種音樂美不是妖艷的美、浮華的美,而更多的是一種淳樸的美、純潔的美。徐沛東老師以其熾熱的熱情贊美人民、贊美民族、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他的音樂風格醇厚而幽美、熱情又不失穩重。《節日歡歌》是一首典型的具有中國風格的藝術歌曲,并且結合了通俗作品風格,使聲樂歌曲與通俗歌曲融合在這首歌曲里。毫不吝嗇地歌頌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旋律簡潔、流暢且富有個性,讓聽者有耳目一新感覺。
  歌劇選段《海風陣陣愁煞人》中,珊妹的演唱者聲音應該是純凈、樸實的,筆者聲音與珊妹聲音比較吻合。以往聲樂訓練中筆者對于作品中的倚音,顫音,波音等裝飾音都是一大弱項,想通過這首歌曲的練習讓筆者演唱技巧能夠飛躍提升。另外這首歌曲情感非常細膩,復雜,這也是筆者演唱過程的不足之處,希望通過這首歌曲復雜細膩的情感,豪邁有力的旋律,激情四溢的感召力,加深筆者以后對歌曲情感的理解程度。充分發揮民族女高音的聲部特性,把這個聲部的聲腔充分地展示給觀眾,讓這個勇敢、堅韌的女性生動、具體地呈現在舞臺上。
  而《節日歡歌》是一首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歌曲,歌曲主要表現了中國土地的壯麗與秀美,表達了詞曲作者對于祖國山河和人民的熱愛,歌頌和贊美了中國廣大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此歌曲情感豐富、內涵深厚、創作手法純熟、伴奏大氣優美。演唱這首歌曲時自己也能感同身受,從自己的內心唱出歌曲表達的意境。這兩首歌曲風格明顯不同,一首控訴舊中國的不公,一首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一首是中國歌劇代表性的選段,一首是中國藝術歌曲典型的代表。
  對于學習民族唱法的學生而言,學習民族歌劇能迅速提升自己的演唱技巧和對歌曲情感的理解度,作為演唱者除了要擁有美妙的聲音外,還要能駕馭各種聲音和音色變化的能力?!逗oL陣陣愁煞人》是一首歌劇中的選曲, 表達的是人物內心細膩的情感變化,而且融入很多戲曲元素,其中的變化音和倚音還有音域的跨度都是歌曲中的難點。而《節日歡歌》則是美聲唱法代表作,要求歸韻快且字正腔圓,以及歌曲的流動感筆者通過對這首歌曲的背景的學習和技巧分析,充分了解與民族唱法完全不同的演唱技巧,體會歌曲中包含的與《海風陣陣愁煞人》完全不同的思想情感。
  二、作品簡介、作品分析、表演體會
  《海風陣陣愁煞人》是歌劇《紅珊瑚》的選曲, 它吸收了民間小調與中國戲曲的元素, 是中國歌劇中的經典曲目之一,于1959年冬由海政歌舞團的劇作家們構思而成, 劇本還未全部完成就把劇本的部分臺本與主要演員的劇詞唱段交于王錫仁負責作曲。當中吸取了河南鄭州的地方性戲曲音樂特色, 并借鑒地方戲劇的音樂特色匯入作品中, 使本部歌劇創作更加富有個性化的特征。王錫仁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完成劇中主人公珊妹的重要唱段《海風陣陣愁煞人》的初稿。
  基本圖示:
  《海風陣陣愁煞人》是三部并列式詠嘆調,以民歌體為主、新詩體為輔的歌曲。此曲是民族調式中的清樂D 宮調以4/4、2/4混合拍子為主,由女聲獨唱。此曲可分為四個部分。
 ?。ㄒ唬┮樱?小節)
  此段開始是一段自由的散板,借鑒了戲曲的寫作手法,唱段自由著重于抒發內心仇恨,運用了一個八度大跳把仇恨的情緒“喊”出來。最后一個五度大跳,形成了明顯強烈的對比,“強弱強”一句里充滿內容飽含各種情緒。
 ?。ǘ〢段落(2-30小節)
  接下來運用了中國傳統作曲手法魚咬尾和承前啟后的創作手法將自己凄苦的境地娓娓道來,一環扣一環,既有銜接的作用,又為后續發展奠定了感情基礎,鋪墊尤為細膩。運用縮進和擴張的手法和六度跳進,表達作者心情無比沉痛,揭開傷疤,再次浮現出在封建勢力壓迫下的苦難的勞動人民艱苦生活的場景。
 ?。ㄈ〣段落(33-55小節)
  這一段仍然是描述自己凄苦的處境,強弱對比明顯,節奏轉快,裝飾音多次出現有抒情進入進行曲,如此強烈的音樂沖擊下,令曲子顯得更加打動人心,將自己的仇恨、苦惱、痛恨完全融入樂曲中,節奏的變換也為此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ㄋ模〤段落(58-89小節)
  擦凈淚,為救父,扛上擔子,勇敢面對。盡管心情如此沉重,也只能咬牙跺腳忍受。旋律速度紛紛加快, 預示主人公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旋律中詞曲結合得相當默契,與第二段落一樣的果斷干脆。速度急轉,過渡到突慢,在整體速度上形成了較大的對比。
  中國藝術歌曲《節日歡歌》由何東久作詞,印青作曲,該歌曲歌詞的意境遼闊優美、層層遞進、具有深刻的含義。其旋律優美,歌詞內容也非常簡單,使人通俗易懂。“啊,美麗的土地,”這幾個字始終貫穿于整個歌曲中。歌詞是從人們生活的角度體現著祖國富有的生活景象和人民安居樂業和睦相處的平和心態,通過演唱者的演唱,這種具有詩情畫意般的壯麗的景象仿佛就展現在聽眾的眼前。該作品結構嚴謹,歌詞樸實,蘊含了深厚的情感。
  基本圖示:
  《節日歡歌》整首歌曲為不再現單三部曲式,屬于印青創作的社會題材的聲樂作品,歌曲雖然短小,但它內容豐富,旋律優美,歌詞也朗朗上口,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在通透的聲音下,將質樸的民族演唱風格展現的淋漓盡致,使這那首充滿歡慶的歌曲具有穿透力和感染力的同時,又具備了民族語言,民族風格的親切感。生動細致地演繹使歌唱和整個音樂融為一個整體,充分表達了廣大人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ㄎ澹〢段落(3—16小節)
  引子共有六小節,節奏由6/8轉入9/8再轉回6/8,用旋律上用三拍子的律動感和八度過渡,曲風舒緩流暢,讓演唱者能夠迅速的被這首喜慶的歌曲感染,沉入其中隨著旋律一起進入歌曲的情感世界。
 ?。〣段落(17—33小節)
  第二部分承上啟下,將音樂過渡到高潮。歌詞中描繪出大家一齊歡聚一堂慶祝這美麗的時刻生動場景。每樂句一直采用T—S的模式進行簡單的和弦重復,采用了一個排比句式的描寫方法,使歌詞讀起來朗朗上口,將快樂的場景細致地描繪出來,層次清楚,形象深動。
  (七)C段落(34—49小節)
  整首歌曲的高潮部分,已兩個分別八小節的再現樂句組成,更強調的是祖國在我們心中的意義和為祖國默默奉獻人民流出的汗水,整旋律上也著重采用D—T的和弦重復。此段為再現段,兩段不同的歌詞第二段歌詞為第一段歌詞的升華。
  歌劇《珊瑚頌》的《海風陣陣愁煞人》里塑造女主角珊妹時就強調要重點突出她勇敢、堅韌不拔的鮮明的個性,充分表現出人物情感的真實性和形象的生動性。所以我們在演唱這首作品的時候,技巧上要做到咬字清楚,整個歌唱狀態要流暢起來,要深刻體會到作曲家的創作這首歌曲時所要表達的情感,還要了解這首歌的唱作背景:珊妹向大海感嘆,受地主壓迫,吃不飽穿不暖,父親臥病不起,他們還要逼債,唱出了這首詠嘆調《海風陣陣愁煞人》,表達了珊妹悲憤的心情和對舊社會的控訴。
  在演唱者接入伴奏的第一個字“?!币笠徊降轿?,情感聲音狀態要馬上出來,再到“愁煞”二字要非??隙ǖ某?,以此表現出珊妹對舊社會的憤恨之情,“人哪”的“人”要弱進表現出一種恨又無可奈何的復雜情感。
  “風聲緊”開始需要娓娓道來的去敘說珊妹的不幸,“不憐”這二字要多幾分無奈?!暗局夭 边@里要把珊妹的悲傷演繹出來,總的來說演唱前半部分時,節奏是比較自由的,要把自己代入珊妹,把珊妹悲憤無奈憤恨舊社會的情感表達出來。
  “聽說”這開始要改變情感,節奏開始歡快起來,因為珊妹看到了希望,解放軍要來了,她的苦日子終于有了盼頭。整個曲子要根據《海風陣陣愁煞人》內容和音樂形象,盡量啟發音樂的想象力,在頭腦中化為一幅活動的畫,就要向戲劇演員進入角色一樣去身臨其境,設身處地的把角色扮演好,把自己也變成作品的主人公珊妹,在家人遭遇不幸之際還被逼債,那樣表達時就會很真實、生動,才能富有感染力?,F實的社會環境與當時差別很大, 再也找不到過去的情景重演,所以只能自己主動切換角色幻想畫面來構造虛擬世界,當自己完全融入情境中才能在演唱時把主人公當時的情感表達。進后本曲達到最高潮。聲音運用上要親切優美,輕快,表達對解放軍到來的向往。演唱時要把結尾是的情緒處理妥當,因為表達的內容情感不同,所以需要運用不同的感覺去演唱。
  《節日歡歌》這首歌曲在演唱的過程中,要充分運用美聲唱法的管道和腔體,又要結合民族唱法咬字清晰,此曲演唱特別講究字頭、字中、字尾和歌曲中的流動感。
  歌曲中“美”字歸韻要快,迅速歸韻在“ei”上,這樣才能更好的唱出。如果直接唱“Mei”,腔體是無法打開的,演唱者會感覺都憋在了里面,聲音沒出來。
  “旗”和“立”唱的時候一定要由弱漸強,又推出去的感覺,為副歌部分坐上一個鋪墊,拍子一定要唱滿,才會達到好的效果。
  這首《節日歡歌》具有很強的民族風格,演唱時胸腔共鳴和頭腔共鳴用得較多,這首歌曲演唱方法是同上一首《海風陣陣愁煞人》完全不一樣感覺的歌曲。這首歌曲在演唱過程中應注意速度、力度的變化以及音色的處理。演唱這首作品時,應滿懷對祖國的摯愛之情去詮釋,在歌唱時的咬字一定要是在氣息支持的基礎上,打開牙關,避免舌根后縮,做到氣息飽滿、位置統一、語句流暢、高音不禁、低音不松。
  兩首歌曲風格完全不一樣,反差之大,讓筆者對歌曲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了更深的理解,演唱技巧的完全不同,給筆者在演唱技巧上帶來更多的認識。演唱者情感與技巧完美結合的重要性,也讓筆者感受到今后的學習道路還很長,筆者將不斷完善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
  參考文獻
  [1]朱虹.王佑貴的抒情創作及演唱藝術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2.
  [2]尹藝蓓.漂亮美聲的桃花源——淺談王瑩的歌唱藝術[J].東京文學,2013.
  [3]劉琰.探究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共融性問題[J].大舞臺,2014.
  作者簡介:謝靖誼(1994—),女,漢族,江西萍鄉,廣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方向:音樂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49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