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婦產科患者綜合護理的危險感染因素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根據我國臨床數據顯示,婦科疾病患者正在急劇上升,對于婦產科患者的護理工作不斷的增加難度,因此對于護理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護理人員能夠分析出院內感染因素,并且有針對性的進行制定護理計劃,然后進行實施護理措施,爭取有效的減輕患者的痛苦,并且能夠降低婦產科患者的感染率,以此來維護婦產科患者的身心健康,從中進行探查婦產科綜合護理過程中危險感染因素,從而研究解決對策,以此來降低婦產科患者感染率,有效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為我國婦產科護理事業做出貢獻。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因素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婦產科中隨機抽取患者,對其進行調查,在調查之前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在其中婦科患者四分之三,產科患者三分之一,患者年齡在25~60歲之間,平均年齡約為40歲,經過跟蹤調查發現,所有患者均是在住院期間發生感染,經過實驗室檢查,檢查結果完全符合國家發布的相關標準規定。
  1.2 研究方法
  將感染的婦產科患者進行統一檢查,研究感染情況以及感染部位,主要包括手術切口感染檢查、呼吸道感染檢查、泌尿系統感染檢查、腹部感染檢查和宮腔感染檢查,將檢查結果進行詳細記錄,并采取相關治療措施,如常規縫合、按時手術切口換藥、嚴格按照無菌操作進行清洗手術切口、定期更換手術輔料等,同時要求護理人員對于婦產科患者進行優質護理服務,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如對婦產科患者進行會陰部位清潔、遵醫囑使用抗生素類藥物、加強營養飲食護理等,同時注意病房環境,定時進行通風、嚴格消毒,確保婦產科患者在感染期間能夠有舒適的環境進行恢復健康。
  1.3 觀察指標
  在對患者進行護理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的住院時間、年齡、感染部位、感染情況。然后進行詳細記錄,并進行保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最新統計軟件將得到的數據進行統計,以此來體現本次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研究的婦產科患者中發生感染情況的患者一共是總人數的一半,其中呼吸道感染者為五分之一;尿路感染者五分之一;手術切口感染者五分之一;宮腔感染者六分之一;腹腔感染者六分之一,其中大多數都是年齡較大,住院時間較長的患者,因此證明患者年齡越大,住院時間越長發生感染幾率越高。
  3 護理對策
  3.1 呼吸道感染患者護理措施
  呼吸道感染發生的原因大多是術后或者分娩后抵抗力較低,未能定期通風,使病房空氣不能流通,家屬探望時會帶來大量病菌,因此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同時,在手術過程中氣管插管和全身麻醉均會造成呼吸道感染,所以護理人員應該定期在病房通風,每天至少兩次,每次十五分鐘,還要調整病房的溫濕度,使其在患者適應范圍內,加強病房管理,減少家屬的探望次數,對于手術室及其醫療器械進行嚴格消毒。
  3.2 手術切口感染患者護理措施
  大部分患者發生感染都是手術切口感染,因此要有效的預防手術切口感染就要在術前了解患者的病情,將疾病的具體情況講解清楚,在術中嚴格消毒患者的皮膚,降低血腫的產生機率,術后進行常規縫合,避免出現死腔的情況,在手術之后的護理工作中,要求護理人員定期進行手術切口的檢查并更換輔料,然后進行清潔消毒,以此來降低患者手術切口感染的機率。
  3.3 尿路感染患者護理措施
  尿路感染發生的原因一般都是導尿管留置時間太長,對尿道粘膜造成刺激,因此發生尿路感染,要減少尿路感染的機率,護理人員要針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實施護理措施,在患者住院期間減少對于陰道及其肛門的檢查,每天進行指導患者家屬清潔外陰,在進行護理工作時,保證無菌操作,對于刨宮產、胎膜早破的患者遵循醫囑使用抗生素治療,對于婦科患者減少侵襲性操作,同時將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術進行提升,減少對于婦產科患者住院期間的傷害。
  綜上所述,婦產科患者在綜合護理過程中出現感染因素會比較危險,對于年齡越大的婦產科患者傷害越大,能員在進行護理工作時還應加強對于患者的心理護理,使其在住院期間能夠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周燕飛.院內感染在婦產科綜合病房中發生的危險因素及護理研究進展[J].中外醫學研究,2017.
  [2]雷彩紅,杜云.婦產科患者綜合護理過程中的危險感染因素和解決對策[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145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